很快时间就到了霜降这天,安阳城外的田野铺满了金色的稻浪。
叶明站在田埂上,弯腰捻起一穗沉甸甸的稻谷,指尖传来的饱满触感让他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今年全府推行新耕作法,如今看来,成效远超预期。
\"大人,东屯的亩产出来了!\"陈瑜小跑过来,手里账册翻得哗哗响,\"平均五石二斗!比去年多了近七成!\"
周围的农人们闻言,纷纷跪地叩谢:\"青天大老爷啊!\"
\"这辈子没见过这么肥的稻子!\"
叶明连忙搀扶起最近的老农:\"快请起,这是大家辛勤劳作的成果。\"
他转向陈瑜,\"通知各屯,今日开始收割,府衙派人协助。\"
回城的路上,叶明的马车不时被满载新谷的牛车堵住去路。
道旁农舍前,妇女们忙着编织新草席晾晒稻谷,孩童在刚割过的田里拾穗,欢声笑语不断。
这种丰收景象,在边关重镇实属罕见。
\"大人,今年赋税...\"陈瑜小声提醒。
\"按之前公告,新垦地免税三年,熟田减半。\"叶明毫不犹豫,\"余粮由府衙按市价收购,充实常平仓。\"
陈瑜快速记下,又补充道:\"周掌柜问,能否多拨些稻秆给纺织区?新研制的'稻绢布'需要大量原料。\"
叶明眼前一亮。这是铁手先生上月提出的新构想——将稻秆处理后与麻混纺,制成一种价廉物美的\"稻绢布\",专供平民百姓。
若能成功,安阳纺织业又将多一个招牌产品。
\"优先保证口粮,余下的稻秆全部供给纺织区。\"
马车刚入城,叶明就听见一阵熟悉的\"咔嗒\"声从纺织区方向传来,但节奏比平日更加急促。他临时改变行程,决定先去看个究竟。
纺织区东侧新建的\"稻绢坊\"内,二十台特制织机正全速运转。
与普通织机不同,这些机器结构更简单,梭子更大,适合纺制较粗的稻绢线。铁手先生蹲在一台机器旁,正用铁手套调整某个部件。
\"先生,听说'稻绢布'试制成功了?\"叶明高声问道。
老人头也不抬:\"自己看。\"他指了指旁边堆放的布匹。
叶明拿起一匹细看。这\"稻绢布\"质地比麻布柔软,比棉布挺括,呈现天然的米黄色,手感出奇的好。
\"这...真是稻秆织的?\"
\"七成稻秆,三成麻。\"铁手先生终于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碎屑,\"经过特殊处理,稻秆纤维变得柔韧。虽然比不上棉布,但胜在成本低廉,一匹布成本不到二十文。\"
叶明迅速盘算起来。这个价格,普通农户也买得起,市场潜力巨大。
\"量产了吗?\"
\"已经开始。不过...\"老人突然压低声音,\"稻秆处理需要一种特殊酵素,目前只有乌云会配制。\"
正说着,乌云抱着一摞新织的布匹从里间出来。见到叶明,她微微一愣,随即行礼:\"大人来得正好,这是最新一批样品。\"
叶明接过布匹,发现这批\"稻绢布\"比刚才看的更加细腻,甚至织出了简单的条纹花纹。
\"改良了工艺?\"
乌云点点头:\"加了一道捶打工序,让纤维更柔软。\"她犹豫了一下,\"大人,能否用些新收的糯米秆?纤维更长,织出来的布更光滑。\"
\"当然可以。\"叶明爽快答应,\"需要多少,直接跟陈瑜说。\"
离开纺织区,叶明的马车又被堵住了——这次是一支商队,满载着江南的丝绸和瓷器。领队的商人认出了知府车驾,连忙上前行礼:
\"叶大人!小的是苏州林家的管事。东家特意嘱咐,要当面谢过大人上次的'白鹿锦',在江南卖疯了!\"
叶明微笑还礼。安阳织锦如今已打出名声,不仅\"白鹿锦\"供不应求,连新出的\"稻绢布\"都有人提前预订。照这个势头,年底的税收怕是能翻上一番。
回到府衙,叶明发现顾慎正在后院练剑,动作虽不如往日迅捷,但气色已好了许多。
\"顾兄,医生允许你活动了?\"叶明打趣道。
顾慎收剑入鞘,额头渗出细汗:\"躺了两个月,骨头都锈了。\"他指了指石桌上的信笺,\"父王来信,北燕使团下月要来议和。\"
叶明眉头一挑:\"这么快?\"
\"内忧外患啊。\"顾慎压低声音,\"黑狼部突然反水,在北燕边境烧杀抢掠。据说还盗走了几件重要兵器图纸。\"
叶明心头一动。莫非是...
\"震天雷?\"
顾慎点头:\"所以北燕急着与我们修好,想联手对付黑狼部。\"他冷笑一声,\"打得一手好算盘。\"
二人正说着,赵德匆匆跑来:\"大人,不好了!西屯打起来了!\"
叶明和顾慎立刻赶往西屯。到了地方,只见田埂上两拨农人手持农具对峙,中间几个壮汉已经扭打在一起,周围满地都是散落的稻谷。
\"住手!\"叶明一声厉喝。
众人见知府亲至,纷纷跪地。问起缘由,竟是争抢收割先后——西屯地势低洼,收割需趁晴天,而近日阴雨不断,大家都怕自家稻子烂在地里。
叶明沉思片刻,做出裁决:\"以抽签定顺序。府衙派衙役监督,若有强割者,没收当年收成。\"他又补充道,\"今日参与斗殴者,罚没一成收成充公。\"
众人心服口服,各自散去。叶明正欲回城,忽见田边站着几个陌生面孔,衣着像是游商,却对农事异常关注,甚至偷偷丈量田亩。
\"那几人...\"叶明低声问屯长。
\"说是收山货的,来了三四天了,整天在田里转悠。\"老屯长啐了一口,\"鬼鬼祟祟,不像好人。\"
叶明使了个眼色,顾慎立刻派亲卫悄悄跟了上去。
回城路上,顾慎若有所思:\"叶兄,你说这些人会不会是...\"
\"北燕探子。\"叶明沉声道,\"来摸我们粮食产量的底,好在和谈时讨价还价。\"
顾慎冷笑:\"让他们看个够!安阳今年丰收,不怕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