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百七十六年……两百七十六年……
徐达喃喃自语,念叨着这个不可置信的数字。
多少次出生入死,以命相搏,最后却只换来了两百七十六年的江山么?
唉!
蓦地,徐达想到刚才秦枫曾经提到,大明后世有个皇帝,年号是万历的,据说曾经三十多年不上朝?
岂有此理!
徐达强忍着冲动,让自己的目光不狠狠瞪向太子。
他知道,这个什么万历,不管有多么荒唐可笑,责怪太子也是没有道理的,太子唯一的儿子今年也才几岁,聪明伶俐,行为从没有任何出格的地方。
按理说,他当然不可能是那个万历!
莫非,是大明的末代皇帝?
三十多年不上朝,所以导致大明灭亡,这才止步两百七十六年?
若是如此,那么这个万历,简直该千刀万剐!
徐达脑子里乱哄哄的,忽而想到大明江山,忽而想到朱氏子孙,竟是没有一丝一毫,是关于自己这个魏国公的身家性命,或是后世传承。
秦枫看到了这一幕,心中亦是微微感慨。
这徐达,当得起一个忠字。
“魏国公。”秦枫主动说道:“后世百姓,哪怕在七百年后,依然传颂你北逐残元,筑城戍边的功绩,大明虽然亡了,但有道的明君,或是济世的名臣,历史不会忘记,百姓更不会忘记。”
啊。
徐达这才哎呀一声,想到自己,却很快苦笑一声。
大明都不复存在,自己身后的那些声名,又算的了什么呢?
“明太祖奋自滁阳,戡定四方,虽曰天授,盖二王之力多焉……”秦枫神色微微沉肃,念诵起了《明史》里的段落,果然让包括朱元璋在内的众人都微微一惊。
随即醒悟到,这必定是后世对于魏国公徐达的评定了。
不止是徐达,其他人也立刻好奇起来,不知道这位大明无可争议的第一名将,开国功臣,后世会如何评价他的一生功绩。
“中山持重有谋,功高不伐,自古名世之佐无以过之。开平摧锋陷阵,所向必克,智勇不在中山下;而公忠谦逊,善持其功名,允为元勋之冠。身依日月,剖符锡土,若二王者,可谓极盛矣。”
“顾中山赏延后裔,世叨荣宠;而开平天不假年,子孙亦复衰替。贵匹勋齐,而食报或爽,其故何也?”
“太祖尝语诸将曰:为将不妄杀人,岂惟国家之利,尔子孙实受其福。信哉,可为为将帅者鉴矣。”
好高的评价!
众人都是眼前一亮。
这其中提到的开平王,是已经英年早逝的常遇春,而中山王,正是魏国公徐达。
现在,眼前站立的国师秦枫,来自七百年后的另一个时空。
在那个时空中,大明早已不复存在。
一开始听到这个消息,众人都是心有戚戚,但既然历史不可更改,众人便纷纷想到后世评价之事,毕竟“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深浅身后名”,乃是历代臣子最为重视的东西。
现在,听到秦枫如此评判徐达,众人又是羡慕,又是感慨。
一双双晶亮目光的注视下,秦枫顿了一顿,随即想到一些野史中关于徐达最后的结局记载,心中微微感叹,提醒道:“魏国公岁数大了,以后可以多吃些清淡,不要贪吃烧鹅。”
烧鹅?
徐达莫名其妙,不知道这其中有什么深意,只觉得国师大人真是莫测高深,令人难以捉摸。
“国师大人。”
听到徐达的后世评价,信国公汤和脸色变了变,似是有些忐忑,小心翼翼地问道:“老、老夫的结局呢?后世之人,又是如何评价老夫的?”
呃?
这可就不太行了。
秦枫微微有些尴尬。
他只是个明史爱好者,远谈不上明史专家,能随口背出来明史之中对于徐达的记载,已经算是难能可贵,但汤和这一块,多少是有点为难他了。
最多……野史还能记得一点。
但愿这野史不太野,能够蒙混过去吧。
于是,秦枫略一思忖,微笑道:“信国公高寿七旬,儿孙绕漆,尽享天伦之乐。只是……”
“只是什么?”汤和的脸色刚刚好一些,一听秦枫这么说,不禁又紧张起来。
“只是您家那九房的姨太太,哈哈……”秦枫看着汤和忽然涨红的脸色,估摸着野史也没野到哪里去,应该是对得上的,便更加笃定地说道:“数百年后出土的《汤氏家训》,乃是后世研究明代宗法的重要文献。”
啊?
汤和先是一愣,随即泛起哭笑不得的脸色。
好家伙!
这对吗?
大家都是并肩打天下的弟兄,的确老徐他更加厉害一些,咱们也都佩服。
可是,后世评价,在老徐那边,极尽溢美之词,什么“持重有谋”,什么“功高不伐”,说他是“自古名世之佐无以过之”!
陛下更是亲自评判,说他可以作为将帅的表率。
咱不是嫉妒人家徐达。
但到我这里,怎么最大的贡献,就只剩了一个家训?
像话吗?
咱汤和,好歹也是戎马一生,火里血里不知滚过多少回的!
能流传后世的,竟然是治家调理一众姨太太的经验?
这个这个,多少有点丢人呢!
汤和的尴尬,落在众人眼中,各自都有不同的情绪变化。
原本徐达之后,很多人都想上前来询问秦枫,关于自己的身后之评,这份急切根本压抑不住。
可是汤和这一遭,直接让众人裹足不前。
如李文忠等人,表情古怪,心想可别跟老汤似的,到头来被后人津津乐道的,只剩下娶了一堆姨太太这点事,实在不上台面。
御书房里的气氛,竟是再次安静下来。
“国师。”
忽然,一个年轻的声音,打破沉寂,也吸引了众人的目光。
是太子!
太子朱标,终于开口了,他目光炯炯,射出奇异的光彩,平常温润如玉的气度,这会儿竟是消散了大半,脸上泛起焦急的神色,甚至连呼吸都微微急促,咬了咬牙,这才问道:“刚才提到的万历……真的以皇帝之尊,却三十年不上朝?”
“是。”秦枫看了看一脸郁闷羞耻的太子,不禁有些好笑。
但这个秘密,目前也只有他和朱元璋知道。
“他、他怎敢如此荒谬!!”朱标的脸色微微涨红,代入感很强,毕竟这不着调的皇帝,不管是谁,总是他的不肖子孙,于情于理,他这个当祖宗的,也有一份责任。
定了定神,朱标继续追问道:“这万历皇帝,是……是第几代的大明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