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2章 石猴起道心,出海求长生(1 / 1)

且说那山间灵石所化的灵猴,天生一股跳脱不羁的野性。

饥时摘取枝头花果,渴了便俯饮涧中清泉。与林间狼虫虎豹同戏,同崖畔獐鹿猕猿共游。

夜幕垂落,随意寻一处山崖石凹便能安眠;

旭日初升,又在峰峦洞穴间追逐嬉闹,自在逍遥。

山中岁月悠长,浑然不觉时光流逝。

这一日,暑气灼人,热浪滚滚。

灵猴与一群同族聚在古松巨荫之下,躲避那毒辣的日头。

猴儿们耐不住性子,玩闹一番后,又纷纷跳入山涧清凉的水流中扑腾起来。看着涧水奔涌不息,撞击岩石溅起雪白水花,发出哗然巨响,煞是壮观。

一只机灵的小猴忽然嚷道:“喂!你们说,这股活水究竟从何而来?左右无事,不如我们溯流而上,去探探这水的源头,岂不有趣?”

“好主意!”

“同去同去!”

群猴立时响应,呼朋引伴,扶老携幼,喧闹着沿陡峭的涧壁向上攀爬。

一路艰辛,终于抵达源头。

只见一道匹练似的巨大瀑布,自绝壁飞泻而下,轰鸣声震耳欲聋,激起漫天水雾。

“好壮观的瀑布!”“这水定是连通着山脚的大海吧!”

群猴看得目眩神迷,拍爪赞叹。

兴奋之余,一只老猴捋着胡须提议:“嘿!你们当中,可有胆识与能耐兼具的?若能钻进这瀑布,探明源头所在,再安然无恙地出来,我们便奉他为王!如何?”

这提议连喊了三遍。

话音刚落,猴群中一道敏捷的身影“嗖”地跃出,正是那灵石所化的灵猴!

其双目炯炯,扬声应道:“我去!”

此一去,正应了:灵根今日显,福缘此地生;洞天终有主,运至自功成。

只见灵猴深吸一口气,闭目凝神,腰身微弓,随即猛地发力,如一道金色的箭矢,径直射入那轰鸣咆哮的瀑布激流之中!

穿破厚重的水幕,眼前豁然开朗。

预想中的汹涌水流竟消失无踪,只有一片清朗天地。

一座天然形成的石桥赫然横亘眼前,桥身坚固如铁。

他定了定心神,仔细观察。原来瀑布之水,是从桥下无数石窍中奔涌而出,倒悬垂落,恰好形成了一道遮蔽入口的巨大水帘。

灵猴按捺住好奇,小心翼翼地踏上桥头。

举目望去,桥那边竟俨然是一处精心布置的居所!奇花异草点缀其间,石桌石凳光滑圆润,更有石床、石灶错落分布,一切都像是天工造设。

按捺住激动,快步走到桥心,左右环顾。

目光扫过,只见中央立着一方古朴的石碑,碑上灵光流转,刻着一行遒劲的大字:

“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

“天赐宝地!真乃天赐宝地!”

灵猴心头狂喜,再难抑制。他立刻转身,依着来时之法,闭目聚力,再次纵身,冲破水帘而出!

“里面如何?可有凶险?”

群猴早已等得心焦,立刻将他团团围住,七嘴八舌地追问。

“无碍!无碍!”灵

猴朗声大笑,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里面非但无水,更有一座天生石桥!桥的那边,竟是一处老天为咱们备下的现成洞府!”

“洞府?快说说!”

群猴的好奇心被彻底点燃。

灵猴眉飞色舞地将所见一一描述起来。

一番描述,听得群猴心驰神往,抓耳挠腮,急不可耐:“快!快带我们进去瞧瞧!”

灵猴欣然应允,再次闭目凝神,纵身跃入水帘,高声呼唤:“都随我来!”

胆大的猴子紧随其后,毫不犹豫地冲入水幕。

胆小的则在水边探头探脑,吱吱乱叫,互相推挤着犹豫了半晌,终究抵不过那仙府的诱惑,一个个硬着头皮,闭眼跳了进去。

一过石桥,踏入那宽敞明亮的石府,猴群顿时炸开了锅!天性中的顽劣与兴奋彻底释放。

你争我夺石碗,他抢我占石床,为了一处石灶推搡打闹,将石盆搬来挪去,偌大的洞府瞬间被喧闹和混乱充斥,直到一个个累得气喘吁吁,才渐渐平息。

灵猴早已跃上洞府中央最高处的一方天然石座。

环视渐渐安静下来的群猴,声音清朗,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诸位!方才尔等有言在先,能探明此洞安然归来者,便尊其为王。今日我不但探明此洞,更为我族寻得此等仙家洞府,使大家得以安居乐业,永享清福。此诺,尔等可愿兑现?”

群猴这才想起先前的誓言,再无半分犹疑。

在老猴的带领下,纷纷伏身于地,依照年岁长幼排列整齐,朝着石座上的灵猴恭敬叩拜,齐声高呼:

“拜见大王!大王千秋!”

自此,灵猴隐去出身之“石”字,被尊为“美猴王”。

美猴王遂统领山中猿、猕、马猴等众,排定长幼尊卑。

从此,朝则畅游花果灵山,暮则安宿水帘仙府。

自成一方天地,不归飞禽之属,不受走兽之辖,逍遥自在,快活无边。

不过猴群中,一只年长的通背猿猴,毛发已见灰白,眼神却格外深邃。

看着石猴(如今的美猴王)带领群猴整日嬉闹,虽也欣慰于猴群的安乐,但心底却藏着一丝隐忧。

“大王如此天性烂漫,玩心甚重,长此以往,恐荒废了天生的灵根异禀…若有朝一日那位存在问起,我该如何交代大王这般光阴虚度?”

其口中的“那位存在”,口不能言,却让通背心存敬畏。

一日,天气晴好,猴群又在山涧边的一片开阔草地上玩闹。

石猴正与几只健壮的猴子比赛力气,互相推搡,引得众猴哄笑叫好。

通背猿猴坐在不远处一块大石上,静静看着,忧思更重。

突然,嬉闹声中传来一声短促的惊呼。

众猴循声望去,只见一只毛发稀疏、动作早已迟缓的老猴,刚才还在树荫下慈祥地看着小猴们玩耍,此刻却无声无息地倒卧在地,手中的半个野桃滚落一旁。

它双目紧闭,胸膛再无起伏。

欢乐的气氛瞬间凝固。嬉笑声戛然而止。

所有猴子都围了过去,推搡着老猴,呼唤着它的名字,试图将它摇醒。

石猴也挤到前面,他学着其他猴子的样子,用爪子轻轻拍打老猴的脸颊,又凑近去听它的心跳。

没有回应,没有声息。

只有一种冰冷的、彻底的沉寂笼罩下来,与方才的生机勃勃形成刺眼的对比。

“它…它怎么了?” 一只小猴怯生生地问。

“它不动了…它死了吗?”

另一只猴子带着哭腔。

“死?”

石猴第一次如此真切地感受到这个字的分量。

看着老猴安详却毫无生气的脸,想起它平日里的温和,想起它也曾矫健地攀爬,心中涌起一股巨大的、难以言喻的悲伤和茫然。

死亡,第一次如此冰冷地横亘在他欢乐的世界里。

通背猿猴心中叹息一声,知道时机到了。

其缓缓走到老猴遗体旁,用低沉清晰的声音说:“它走了,去幽冥地府,归阎王老子管了。这是所有生灵的归宿,无论你是力大无穷的虎王,还是敏捷如风的豹子,抑或是我们…终有气血衰败,油尽灯枯的一天。那时,魂归地府,前尘尽忘,再入轮回,不知托生为何物了。”

其刻意将声音传遍整个寂静的猴群,目光则紧紧锁定了石猴。

石猴浑身一震,猛地抬头看向通背猿猴,眼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惊惧和困惑:

“归阎王老子管?油尽灯枯?轮回?所有生灵…包括我?包括你们?”

通背猿猴沉重地点点头:“是,大王。包括你我,包括这山中所有飞禽走兽。此乃天地法则,无人可免。除非…”

“除非什么?!”

石猴急切地追问,死亡的阴影让其感到窒息。

“除非是那跳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佛、仙、神圣!此三者,超脱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庚!”

通背猿猴的声音带着一种奇异的韵律,仿佛在揭示一个惊天秘密。

石猴眼中的惊惧迅速被一种灼热的光芒取代,那是对生的无限渴望,对未知力量的强烈向往:“佛?仙?神圣?他们居于何处?”

“就在这大荒世界,古洞仙山之中!”

“好!”

石猴猛地站直身体,环视悲伤的群猴,声音斩钉截铁,再无半分玩闹之意:

“我明日便下山!走遍天涯海角,踏遍古洞仙山,定要寻得那长生不老之仙,学成那躲过轮回之法!我们猴群,再不受这生死簿束缚!”

此言一出,群猴虽悲,却也看到了一丝希望,纷纷应和:“大王!我们定当备好盛宴,为大王送行!”

次日饯行宴毕。

美猴王来到海边,群猴已按吩咐备好一只结实的枯松木筏,筏上堆着些新鲜果品,一根长竹做篙。

石猴正要登筏,通背猿猴上前一步,深深一揖,低声道:“大王此去,路途艰险,万望珍重。天道酬勤,心诚则灵。或许…冥冥中自有护佑。”

话语模糊,眼神却别有深意。

石猴只当是祝福,点头谢过,纵身跃上木筏,竹篙一点岸边礁石,木筏便借着风势,晃晃悠悠飘向茫茫大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