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四章 恩宠(1 / 1)

繁花笺 夜纤雪 1100 字 10小时前

沈太后的指尖轻轻划过沈朝雾鬓边的海棠绢花,“你这么想倒也没错,只是朝雾啊!”

她看着案上袅袅升腾的茶烟,语调愈发凝重,“这宫墙里的情分比琉璃盏还脆弱。皇上的恩宠如同这盏中茶,凉了便要换新的。后宫女子最要紧的不是情情爱爱,而是能攥住一生荣华的‘子嗣’。”

沈朝雾双颊泛起红晕,手不自觉地抚上平坦的小腹:“姑母,朝雾没有忘记。只要能多侍奉皇上,定能早日开枝散叶。”

“这后宫步步皆是刀光剑影。”沈太后按住侄女的手,冰凉的护甲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道,“越是受宠,越要如履薄冰。你如今位分尚浅,去启元宫请安时,万不可与皇后起冲突。余少云表面端庄大度,实则睚眦必报。”

见沈朝雾认真点头,沈太后仍不放心,话锋一转:“就说昨日,绰嫔陷害佳嫔不成,余少云虽然惩处了绰嫔,却对受委屈的佳嫔不闻不问。朝雾可知道其中缘故?”

“皇后是在嫉妒佳嫔受宠?”沈朝雾试探着开口。

沈太后露出赞许的笑意:“正是如此。身为六宫之主却如此狭隘,日后......”她突然收紧手指,目光灼灼地盯着侄女,“朝雾,你断不可学她。得宠时更要广结善缘,既要让皇上惦记,也要让众人挑不出错处。唯有如此,才能在这后宫站稳脚跟。”

沈朝雾脊背挺直,郑重地道:“姑母教诲,朝雾铭记于心。日后定以皇后为戒,既要圣眷绵长,更要周全稳妥,既让皇上看重,也让后宫众人信服,绝不让您失望。”

“好孩子。”沈太后满意地道。

沈太后留沈朝雾用过午膳,才让她回朴韵宫景莲苑,并赏赐了一个姓田的嬷嬷,琴音和棋理两个宫女去她身边伺候。

这天午后,王福全去了寿昌宫,萧浔宣魏静伊晚上侍寝。

魏静伊的人缘要比沈朝雾好,众秀女纷纷向她道喜,“静伊妹妹好福气!这可是天大的喜事,日后必定圣眷不衰!”

“今夜过后,妹妹指不定就能步步高升,可别忘了姐妹们啊!”

此起彼伏的恭贺声里,夹杂着羡慕与讨好的笑意。

魏静伊面上浮起赧然之色,指尖轻捻绣着并蒂莲的帕子,半垂的睫毛在眼下投出蝶翼般的阴影:“姐妹们莫要打趣我了,不过是陛下初次召见,哪敢肖想什么圣眷不衰?”

顿了顿,又道:“陛下广纳贤淑,这宫里的好日子,才刚刚开始呢。姐妹们姿容出众,这恩宠自然会来的,说不定明日此刻,我便要向姐妹们道喜了。”

对于萧浔让魏静伊第二个侍寝,后宫里聪明的都看得明白,皇帝这是想让贵妃和贤妃之争,延续到沈朝雾和魏静伊身上来。

魏静伊在侍寝前,同样喝了一碗燕窝羹,侍寝后,萧浔依例晋封她为选侍,但没有赐住所。

“到底还是不如我的。”沈朝雾洋洋得意。

但这份得意,只持续到午后,随着王福全再次前往寿昌宫,再次宣魏静伊晚上侍寝,沈朝雾面上的得意瞬间被嫉妒和不甘取代,“凭什么她可以连续两天侍寝!”

田嬷嬷赶紧安抚她:“小主莫气!陛下连召同一人侍寝,未必就是宠爱。您想啊,若真是看重魏静伊,头回侍寝后怎会连个像样的住所都不赐?说到底,不过是看在方家的面上,暂且抬举罢了。”

说着,将茶杯奉给她,“这连续侍寝又算得了什么?您可还记得恭贵嫔?当初她多受宠,连着好几日承欢,可一朝失了圣心,被厌弃后,不过半年就郁郁而终。这陛下的恩宠最是无常,魏静伊这点风光,指不定哪天就没了。小主您沉住气,以您的才貌,还怕没有出头之日?”

“你说的对,我没有必要与她相争。”沈朝雾傲然道。

而第二次侍寝的魏静伊,获得住所:翊坤宫的襄睦馆。

就在后宫猜,魏静伊是会连续三天侍寝呢?还是皇帝另外宣召秀女或后宫嫔妃侍寝时,皇帝却连续三天没有宣召人侍寝,让人无法揣测皇帝的心思。

五月的阳光照在皇宫红墙上,树影在砖石地上轻轻摇晃。

谢知意去慈宁宫给沈太后请了安,回到清极院,刚进院门,就见陈育琳疾步走了过来,行礼道:“主子,陛下来了,在书房,已等了好一会了。”

谢知意忙快步朝书房走去,隔着门口隔着的竹帘,她就瞧见萧浔站在书案前,在翻看什么。

“妾身参见陛下。”谢知意掀帘入内,敛衽行礼。

“没想到朕的爱妃,这么有童趣。”萧浔扬了扬手中的《千童戏春图册》,嘴角噙着一抹揶揄笑意。

谢知意拿着团扇,半遮面,故意做出羞赧模样,语调却带着狡黠:“陛下,这《千童戏春图册》虽画的是童趣,却也藏着民间的烟火气呢!”

萧浔笑问:“哪呢?朕怎么没看出来。”

谢知意走到他身边,随手一翻:“陛下看,这巷口卖糖画的老汉,摊前围着七八个垂涎三尺的孩子,有个穿红袄的女童踮着脚,手里攥着的铜板都被汗浸出了印子,是不是挺有趣的?”

“还有这个。”谢知意又翻一页,“这竹筐里卧着的小黄狗,许是被孩童们的喧闹惊着了,耷拉着耳朵往筐底缩呢。”

萧浔看谢知意说起来眉飞色舞,笑道:“爱妃心细如发,朕竟不知这画里藏着这么多鲜活意趣。”

谢知意睫毛轻颤,“陛下日理万机,那有闲情雅致细细品鉴,妾身闲暇,还发现,这绘本还有个妙处呢。”

“哦,还有何妙处?爱妃莫要卖关子?快告诉朕。”萧浔笑问道。

“每幅画里都藏着字谜,解出来便是一首童谣。陛下整日看奏章劳神,不如换换脑子,陪妾身猜一猜?”谢知意指着画中骑竹马的孩童,“不如就从这幅开始?”

“朕看看。”萧浔俯身细看,“这骑竹马的孩童头戴斗笠,手中竹枝挑着一串铃铛,脚下踩着的刻着花纹的砖石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