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4章 雨过天青云破出(1 / 1)

“也不知道小白那边怎么样了?”

苏莺儿仰头望着外面阴沉的天空,不禁想起了江月白。

她现在有些后悔,早知道就不回来了。

在江月白尝试第10次烧制柴窑无果后,她们便返回了姑苏的清筠园,只留下江月白一人。

由于江月白自己也说不清要多久才能够成功,所以便让她们先行回去。

但回到清筠园没几天,她们一个个就开始想念江月白。

“怎么,这才回来没几天就想小白了?”龙战抱着龙知夏在一旁笑道。

“我才没有。”

“呵呵。”龙战笑笑不说话,有没有想,她们自己心里最清楚。

“看这天气好像要下雨了吧?”王诗晴望着窗外的景象说道。

“是啊,听说最近一段时间,南方都会下雨。”

“要是小白在就好了,他应该会很喜欢这种天气。”宋浅云趴在桌子上有些有气无力。

“这个你不用担心,瓷都那边也是南方,他们那里应该也会下雨。”龙战摆摆手。

“你们说,要不我们再去一次瓷都?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苏莺儿提议道。

此话一出,周围瞬间安静下来,没有回话。

她们这才回来不到三天,这个时候再去瓷都未免有些太尴尬了。

……

雨滴纷纷扬扬地洒落,青石板铺就的小道被浸湿,溅起小小的水花,诉说着千年的瓷都故事。

古老的制瓷作坊和窑房在雨中静默伫立,窑砖墙在雨水的冲刷下更显古朴厚重。

江月白坐在屋内,看着外面的雨景,此刻却无暇欣赏。

这要是放在以前,他肯定会静下心来,好好享受着宁静的一刻。

但现在的他,一门心思全部放在了柴窑的烧制上面。

这段时间,他和赵德柱已经烧制了12次,每一次都是满怀期待地入窑,却又满心失望地结束。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

既然系统已经给了柴窑的烧制技艺,没道理给的是假的啊,可怎么就是烧制不出来呢?

难道说真正的柴窑就是他们烧制出来的样子?

那也太逊了吧,根本达不到古人传下来的“瓷皇”的美誉。

“哎……”

江月白难得叹了一口气,他感觉这柴窑烧制陷入了无尽的困难之中。

“怎么唉声叹气的?之前可没见过你这样。”一旁的赵德柱放下手中的瓷器问道。

“没什么,就是没有头绪。”

“很正常,放平心态,柴窑要是那么容易烧制出来,也不会失传一千多年了。”赵德柱的心态倒是放得很开。

能烧制出来最好,烧制不出来他也不会有什么损失。

“起码我们现在的方向是对的,可能只是哪个步骤出了问题。”赵德柱安慰道。

“可能吧。”

江月白微微点头。

“来,喝点茶暖暖身子。”赵德柱沏上一壶茶,给江月白倒了一杯。

江月白拿起茶杯吹了几口,热气氤氲中,他的思绪慢慢平静下来。

茶香袅袅升腾,弥漫在两人之间,驱散了屋内些许的沉闷气息。

江月白喝着茶,看着窗外的雨景,心里终于舒缓下来。

“柴窑,柴窑……”

“青如天、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磬……”

“雨过天青云破出,这般颜色做将来……”

江月白口中不时地念叨着,希望能够想出什么法子。

“月白,你这最后一句在说什么?”赵德柱在一旁听到不禁问道。

“我说的是这柴窑啊,雨过天青云破出,这般颜色做将来,哦对了……”

江月白说到一半,这才想起来现在似乎没有这句古诗。

“什么意思啊?”

“其实就是用来形容柴窑的,大致就是瓷器的颜色如同雨后初晴的天空一样,呈现出淡淡的青色,将来的瓷器都要按照这个标准来做。”

说完这一句,江月白立马激动地站起身来:“对啊,我怎么没想到呢!雨过天青云破出,原来是这样!”

“怎么了?你想到什么了?”赵德柱被江月白吓了一跳。

他这么大年纪了,还要被人吓。

“赵师傅,我们走。”

“走?去哪?”

“去烧制柴窑。”

“啊?可是外面在下雨哎。”赵德柱望向窗外,他们就是因为下雨才闲在这办公室里的。

一般来说,下雨天他们是不会烧制瓷器的。

在潮湿的环境下,瓷器的坯体成型后容易变软走形。

而且下雨天湿度大,坯体的干燥速度会变慢。

不仅如此,下雨天还会出现各种情况,这样会影响瓷器的釉色发色。

综上各种因素,下雨天烧制瓷器极其容易出现瑕疵,从而大大降低成品率。

因此,他们基本上不会在下雨天去烧制瓷器。

“就是要下雨才行。”

江月白丢下一句话,没有丝毫停歇地跑向外面。

赵德柱听后若有所思,紧接着立马跟上。

跑在雨中,江月白终于明白了哪个地方出了问题,既然所有步骤都是按照记载的来,那说明他们并没有出错。

唯一没有考虑的,可能就是这天气因素。

也就是说,这柴窑,很大概率要在雨天才能烧制出来。

虽然这只是他的猜测,但直觉告诉他,这就是真正烧制柴窑的关键所在。

雨水噼里啪啦地打在他身上,寒意渐渐袭来,可他心中的那团火却烧得愈发旺盛。

来到坯房,他便马不停蹄地开始制作坯体。

赵德柱来到后,也跟着一起。

虽然他还是有些不明白,但既然江月白这么有信心,说明他可能真的搞懂了这柴窑的烧制方式。

在这番动力之下,两人很快制作出了一批坯体。

这一次,江月白做的格外认真专注。

坯体制作完成后,两人将坯体送去干燥。

这一次,他们没有通知任何人,而是自己在坯房做着这一切。

江月白则在屋中来回踱步,眼睛不时望向窗外的细雨,心中暗自盘算着时间。

他对这一次柴窑烧制有十足的信心,他相信这一次一定能够烧制出举世无双的柴窑。

“你就那么肯定是下雨天的缘故?”

“赵师傅,我们尝试了那么多次都失败了,除了这个原因我想不出还有其它什么原因。”

可能别人会质疑烧制方式的正确性,但江月白不会,因为这是系统给他的,不可能出错。

赵德柱听后没有说话,只是默默地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