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挖眼案(七)(1 / 1)

无声之证 禹陵后裔 1460 字 3小时前

此话一出,在场所有人无不大惊失色。

张旭反应迅速,“第二、第三被害人分别出现在第一、第二被害人被发现的三天之后,而今天是第三被害人发现的第一天。也就是说,我们距离第四被害人出现只剩下不到72小时了。”

李睿听完之后,“啧”了一声,说道:“其实我怀疑,已经有了第四个被害人。”

张伟江开口道:\"这个丧心病狂的凶手,简直是在向我们宣战!我命令,立即成立特别行动组,不惜一切代价将其缉拿归案!\"

\"是!\"全体警员齐声应答,声音在密闭的会议室里回荡。

张旭坐在指挥中心,墙上电子钟的红色数字不断跳动——距离预测的下一起凶案只剩69小时。这位从警近三十年的老刑警,久违地感受到了肩章沉甸甸的分量。上一次让他如此紧张的,还是李睿联手抓捕上任局长周明的时候。

此刻,会议室里只有他和滕艳兰两个人。滕艳兰手中拿着一份经过严格筛选的名单,上面只保留了全市刑侦系统最精锐的几名干将。

\"报告!\"门外传来洪亮的声音。

张旭抬头,看见门口站着一位身材挺拔的年轻警官,警服笔挺,目光如炬,浑身上下透着一股稳健的气息。

“南岭分局刑侦大队李璋前来报到。”

\"进来吧。\"张旭微微颔首。

滕艳兰对李璋并不陌生。这位毕业于省警察学院的年轻警官,最擅长的就是足迹追踪技术。这项家传绝学曾帮助他破获多起疑难案件,其父是业内着名的刑侦专家,退休后仍在警校授课。

三人落座后,滕艳兰调出了案发现场的监控视频。画面中,一个全身黑衣的神秘人带着受害者出现在世纪金源购物中心,停留片刻后悄然离去。

另外两段视频是茂业新天地垃圾中转站和地铁检修通道的监控,内容几乎相同。

三段视频拍摄都在晚上,所以画质十分模糊。而穿着黑色带帽长衫的凶手戴着口罩和墨镜,全程都没有抬头,似乎知道这里有监控一样。只有在最后要走的时候,起身朝着监控看了一眼,做出了一个怪异的手势后消失。

\"根据你的专业判断?\"滕艳兰问道。

李璋仔细观察后分析:\"嫌疑人男性,身高约178cm,体重75-80kg,年龄25-35岁之间。长期伏案工作导致轻微驼背,左利手特征明显。\"

张旭赞许地点头:\"看来你老子已经把毕生所学倾囊相授了啊。有时间也来给我们这里讲讲课,也让我们取取经。”

“您过奖了。”李璋略显羞涩,憨厚地一笑。

这时,门外传来清脆的女声:\"请问这里是‘10·12’专案组吗?\"

一位扎着高马尾的女警站在门口,圆圆的娃娃脸上架着一副黑框眼镜,手里还拿着一根棒棒糖。

\"网络安全专家鲍文婕?\"张旭露出难得的笑容。

\"高新分局网安科鲍文婕前来报到!\"女警慌忙收起糖果,郑重敬礼。

滕艳兰听说过鲍文婕,但没有见过,她起身和鲍文婕握手。鲍文婕显然对滕艳兰十分崇拜,碍于张旭在场,只是简单地寒暄了几句。

鲍文婕落座之后,李璋的脸色变得很难看,鲍文婕还悄悄地冲着他做了一个鬼脸。显然两人早就认识。

陈志明向大家介绍:\"鲍文婕同志是去年'雷霆'网络诈骗案的主要侦办人,这次负责专案组的技术支持工作。\"

正当鲍文婕准备入座时,会议室的门再次被推开。李睿双手插兜走了进来,自然地坐在了鲍文婕旁边的空位上。

\"师兄!\"鲍文婕惊喜地小声叫道,\"有你在我就放心了!\"

滕艳兰的脸色瞬间阴沉:“李法医,我记得你并没有接到调令。\"

李睿平静地与她对视:\"查案。\"

他的目光和之前一样,没有任何波澜,透露着一丝慵懒和迷茫。

\"专案组成立需要严格审批程序。\"滕艳兰强压怒火,\"你的擅自行动已经不止一次了。\"

李睿的目光依旧波澜不惊:\"情绪会影响判断力。\"

眼看气氛剑拔弩张,张旭适时介入:\"林法医,我需要一个合理的解释。\"

李睿从容地从内袋取出一份文件。张旭浏览后,老脸上露出了一抹不易察觉的微笑。他咳嗽了一声道:“省厅和市局的命令。”

当下,所有人都起身立正。

张旭严肃地说道:“‘10·12’专案组正式成立,代号‘暗箭’。我宣布,我担任组长,滕艳兰担任副组长。务必要在一个星期内侦破此案。”

“保证完成任务。”滕艳兰虽然心有不满,但军人的天职让她选择服从。

待其他人都离开后,张旭单独留下了滕艳兰。窗外,城市的霓虹灯开始次第亮起,而一场暗夜追凶的行动,才刚刚拉开序幕。

张旭起身推开了会议室的窗户。

窗外大雨滂沱,远处花池里的灌木被狂风骤雨打得左右飘摇。夹杂着雨雾的湿润空气冲入会议室,让人精神一振。

张旭熟练地从暖气罩子里找到了一根香烟和一个打火机。点着烟,用力地抽了一口,然后闭上眼将烟雾吐出了窗外,一脸的享受和惬意。

过了一会儿,张旭睁开眼睛,带着几分尴尬笑道:“我有三高,老婆管得严。”

“李睿的纸条上写着什么?让您这么快就改变了主意,是张局的命令?”滕艳兰似乎已经接受了李睿成为专案组成员的事实。

“跟张局没关系,是省厅的命令。”

“省厅?”

张旭看着滕艳兰一脸不解,笑着说道:“你别看李睿平时不招人待见,在省厅人家可是香饽饽。”

“我没有质疑他能力的意思,只是这个人……”

“你别总是拿老眼光看他,”张旭说道,“他的故事,你肯定多少知道一些吧。”

“您是指他的爸?”

“没错,他父亲是我的老领导,我是他一手培养起来的。”张旭回忆道,“二十年前,李睿的父亲因‘护城河工程’贪腐案含冤下狱,这个案子在当时造成了很大的轰动,也对他造成了很大的打击,一定程度上成为了他的心结。”

“但是这件事不是已经平反昭雪了吗?”滕艳兰问道。

“虽然如此,但他为此足足等待了二十年。”张旭说道,“这种煎熬,不是旁人所能理解和体会的。”

“原来是这样。”滕艳兰恍然大悟道,“难怪他去年非要死咬着林家的那个案子不放。”

“你说得不错,去年二大队破获的那个案子,线索和情报几乎都是李睿提供的。李睿也通过自己的努力,证明了他父亲是无辜的。”张旭说到这里,烟已经抽到了烟屁股。他狠狠地吸了一口,才恋恋不舍地将烟头捻灭。

“那您当时为什么要冒着这么大的风险帮他?”滕艳兰好奇地问道。

“老李是我的引路人,你说我能不帮他吗?”张旭笑了笑,“而且李睿这小子身上有种与生俱来的气质,脑子跟我们正常人不太一样,他总能想到我们所想不到的问题,我还是蛮欣赏他的。”

张旭说完,坐回座位上说:“我知道你的顾虑。李睿有他的缺点,经常不服从命令。他在专案组对侦破工作是一个很大的变数。这些我都同意。但有一点我们得承认,李睿是一个好法医,技术过硬。常言道好马配好鞍,李睿确实是一匹好马,而且是匹烈马。但是他也需要一副好笼头来控制他的方向,我相信你有能力管理好他。”

“是。”滕艳兰起身敬礼。

张旭笑道:“好了,去工作吧。”

滕艳兰走到门口又停下了脚步,回头问道:“李睿的纸条上到底写着什么?”

张旭故作神秘道:“等破了案,我告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