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8章 安阳公落败(1 / 1)

人在陷入绝境的时候,往往会爆发出巨大的能量。

安阳公的禁军居然突破了虎贲军地包围,开始向内城逃窜。

一路上收拢了不少部众,等快到东安门的时候,又有了将近万余人的规模。

安阳公的心中稍稍安定!

“统领,出了东安门,要不让弟兄们发泄一番?”有人向安阳公提出建议。

“本统领正有此意!”安阳公面露杀机。

他没有妇人之仁,但是也并不嗜杀。

之所以同意这让世人唾弃的办法,是因为安阳公逐渐悟透了皇帝的谋划。

他以为关闭皇城的大门,就可以阻挡外城的军队前来救驾,谁料到外城的两支军队根本就没有任何动静。

换个说法,这恰好正中皇帝的下怀。

皇帝根本就没有想过用太子的军队来解决这一场叛乱。

皇城内有什么?

有勋贵宗室和朝廷重臣的府邸。

有内务府。

还有内阁和六部的衙门。

就算禁军将皇城搅得天翻地覆,都只能算是顶层的政治斗争,对京城的百姓几乎没有影响。

安阳公想用一场杀戮,吹响朝代更迭的号角。

宽阔的大街上,有人拦住了安阳公的去路。

只有一人!

安阳公脸色阴沉,打马上前。

“兵荒马乱的,大司马为何独自出现在此处?”

勒住缰绳时,安阳公距那人不过丈余。

大司马,是兵部尚书的雅称!

“太平盛世,哪来的兵荒马乱?”兵部尚书的表情十分严肃。

“你想阻拦本公?”安阳公脸色一沉。

简短的试探,已让他明白兵部尚书的用意。

“本部堂为何要阻拦你送死?”兵部尚书神色不变。

听到‘送死’二字,安阳公的脸上浮现出淡淡的杀气。

“你们这些文官,就喜欢危言耸听。”

很快,安阳公又神色如常。

“你曾经也在六部为官,怎么,想同我们划清界限?”兵部尚书捋了捋自己的胡须。

“你们从未将本公放在眼中,本公也从不在乎。”

“下马说话吧,本部堂年纪大了,头仰得太久,容易晕。”

“本公着急赶路,你将就一下。”安阳公没有下马的意思。

此时禁军上前,已站到了安阳公的身后。

“你们也想跟着他一起送死?”兵部尚书的目光缓缓扫过。

“大司马,从我们追随统领的时候开始,这条命就不是自己的了!”有人笑着开口回话。

“你们的母亲十月怀胎,拼死将你们生下;你们的父亲日夜操劳,将你们养大成人。结果,面对安阳公给出的一点蝇头小利,你们就将家中的老父母抛在脑后。”

“你们——就没想过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惨状?你们就没想过你们的父母会在耻辱中苟延残喘?”

对面的都是一群丘八,兵部尚书尽可能使用他们能听懂的词汇。

“统领,时辰不早了,快走吧!”有位副统领开口提醒。

他明白要论口才,自己这群人加起来也不是兵部尚书的对手。

安阳公点头,随即双腿轻轻一夹。

谁料到下一个瞬间,他再次勒住了缰绳。

两侧的墙头,涌出了无数的人头。

兵部尚书的身后,也响起了整齐的步伐。

在这空旷的街道上,整齐的步伐给禁军造成了极大的压迫感。

“兵部哪来的军队?”安阳公面色一变。

“兵部掌管天下的军队,你居然问本部堂哪来的军队?”

“他们怎么会出现在皇城之中?”安阳公纠正了自己的问话。

“你说呢?”兵部尚书故意拉长了声调。

略一思索,安阳公突然脸色大变。

他想到了一种可能,那就是东安门已经被攻破。

皇城十分坚固,这不可能啊!

“你派去守东安门的那位副统领,主动打开了城门。”

天色渐暗,兵部尚书不想再浪费时间。

安阳公听后,如坠冰窟!

如果说马副统领的背叛,是狠狠的刺上一刀,那么东安门的打开,就是正中要害。

看服饰,兵部尚书身后的军队,是太子的江东军。

安阳公身后的禁军,怎会是他们的对手?

更何况安阳公还不清楚,这些追随自己的将领,到底有几人真心?又有几人打算用自己的人头换取家族的富贵?

“投降吧,悔罪的态度好一点,说不定还能留下一条血脉。”

说完后,兵部尚书发出了一声轻叹。

安阳公准备张口说话,却吐出了一口鲜血,然后坠下马来。

禁军的将领急忙上前将他护住。

江东军没有趁势发难,在他们的眼中,禁军还不配引起他们的重视。

“放下兵器,本部堂保你们性命无忧。”兵部尚书提高了音量。

对面沉默不语!

兵部尚书再次重复了一遍,声音更加响亮。

等了片刻,终于传来兵器落地的声音。

这声音是会传染的,才一会儿功夫,就有多半的将士准备束手就擒。

兵部尚书右手一抬,江东军开始缓缓压上——

乾清宫内,礼亲王得到了超出预期的赏赐,已是笑得合不拢嘴。

皇帝身旁的十四皇子见礼亲王笑得开心,也跟着嘿嘿笑了起来。

皇帝有些厌恶的看了一眼,命太监将他带去后殿。

“陛下,这——十四殿下——”

犹豫片刻,礼亲王还是问了出来。

此时赵院长已经告退,殿内只有这兄弟二人。

皇帝在殿内踱步,没有立即替礼亲王解惑。

礼亲王的目光追随着皇帝的身影,心中已涌起了浓浓的悔意。

皇帝要如何处置十四皇子,关自己屁事?

想到此处,礼亲王抬手就赏给自己一记响亮的耳光。

皇帝看了礼亲王一眼,嘴角突然浮现出淡淡的笑意。

“臣不该多嘴!”礼亲王躬身请罪。

皇帝命他直起腰来说话。

“老十四和老十五,朕打算交给太子教导。”

终究,皇帝还是回答了礼亲王的问题。

礼亲王暗地里松了口气。

太子仁厚,这两位小皇子只要将来不作死,一世富贵还是有的。

“今日过后,皇城内至少会空出两成的府邸,要不,你出来帮帮太子?”皇帝貌似随意的问出一句。

“臣才疏学浅,恐误了陛下的大事!”

礼亲王的心中警铃大作,冲皇帝拱手弯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