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6章 永恒的利益(1 / 1)

回宫后,太子直接去了乾清宫。

乾清宫内,皇帝正在逗弄粉嘟嘟的十四皇子。

此时的皇帝,如同寻常人家的慈父,只不过眼中偶尔闪过的寒光,看得杜公公心惊肉跳。

这家伙虽然站一旁纹丝不动,不过有着一段修为的他,身边的一切都尽在掌控之中。

听到太监的禀报,皇帝命杜公公前去迎接。

等到太子入内,十四皇子已经被人带到后殿玩耍。

“用瓜子收买人心,你就不怕朕的猜忌?”

吩咐平身后,皇帝温和的问出一句。

“瓜子虽然稀罕,不过那几位学士还没有放在眼里。”太子表现得十分镇定。

“说吧,到底什么事情?”

皇帝的心中十分清楚,太子在这个时辰求见,一定是有要事禀报。

“父皇,儿臣有一事不明,想请父皇解惑。”太子态度恭敬。

皇帝微微一笑,冲太子轻轻点头。

“侍卫营的余副统领,是谁推荐上来的?”太子的措辞简单直白。

“你终于问出来了!”

皇帝注视着太子,满脸的欣慰。

太子心中惭愧,不自觉的将腰往下弯了弯。

“余茂东掌管四门,职责重大,朕心中一直都有些纳闷,为何你会对此视而不见?”

“儿臣让锦衣卫查过,他并无问题。”太子如实回话。

“那你为何今日又想到要问及此事?”

“安国公认为他升得太快,背后一定有人向父皇举荐。”

“安国公老成持重,没有证据,绝对不会主动向你提起此事,你为何当时不直接开口询问?”

“父皇,这些老狐狸,不该说的,一个字都不会透露。”

“老狐狸?你是太子,不可如此措辞!”皇帝语带责备。

太子弯腰请罪。

挥一挥衣袖,皇帝命太子直起腰来回话。

“向朕推荐余茂东的,是敦郡王。”

皇帝缓缓起身,在殿内踱步。

太子心中一惊!

“朕还是太子的时候,敦郡王就坚定不移的表达了支持,他的面子,朕还是要给的。”皇帝语速平缓。

太子神色不变,沉默不语。

“朕知道你在查敦郡王,查了这么长时间,有没有发现什么?”皇帝看了太子一眼。

“儿臣没有证据!”太子面露无奈。

“你啊,有时候就是疑心太重,对敦郡王如此,对礼亲王也是如此。”

太子没有争辩,依旧用沉默应对。

“想要四门?可以!不过——你最好手段高明一些。”

没有犹豫,太子立刻弯腰谢过。

太子告退,皇帝不允!

“听说礼亲王今日入宫给太贵妃请安,杜芳,派人去将他请来,再派人去将广德公请来。”皇帝沉声吩咐。

杜芳应下,无声的退下安排去了。

“父皇这是——”太子面露不解。

“朕已经没多少日子了,你留下来陪朕打打麻将。”皇帝的语气中没有丝毫的忧伤和不舍。

太子弯腰应下。

“交化那边,如今是什么情况?”

那两位赶到御前还需要些时间,皇帝问起关心的话题。

“越军已经围了交化,城外已经处于越军的控制。”

“按照你的计划,烟云谷的人应该快要行动了!”

“父皇圣明!”

“能在走之前看一眼传国玉玺,朕也算是不枉此生。”

“史书上会记载是父皇找到了传国玉玺。”太子献上了自己的孝心。

皇帝龙颜大悦!

“父皇,桐国有使者在梁陈一带活动,恐怕他们打算要参与进来了。”

说完这两句,太子随即将锦衣卫的情报如实禀告。

皇帝听后微微皱眉。

“对桐国,你知道多少?”

良久,皇帝的声音终于响起。

“几乎是一无所知!”

“那就往最坏的方向去想!”皇帝神色凝重。

“放弃吴国,退守东川!”太子说出设想的最糟糕的结局。

“倒也不至于!”皇帝并不认同。

太子的目光追随着皇帝的身影,听得十分认真。

“虽然你现在对他们一无所知,不过等他们上了岸,你就知道了。”皇帝看待问题的角度与众不同。

“刚开始,或许会让你措手不及,甚至可能会吃上几场败仗。不过没关系,让出一部分城池又如何?”

“用你收拾吴国的方法来对付他们,将消灭军队放在首位,就算他们有数十万大军,也总有杀光的时候。”

说完后,皇帝的眉头依旧没有舒展开来。

对皇帝的推断,太子部分赞同。

如果桐国有十万人登陆,朝廷的军队可以用这种方法,不过如果有超过二十万桐军上岸,朝廷就不得不退回到东川。

桐国有没有二十万军队?

太子认为远远不止!

在得知梁、徐二国的实力后,桐国依然没有放弃争夺天下的野心,说明他们的实力肯定比这两国要强出许多。

不过这一切都只是猜测,想要知道桐国准确的情况,还得等锦衣卫将桐国的使者请到京城。

没错,太子已经命令在吴国境内活动的锦衣卫,布下了天罗地网。

“记住,桐王姓赵,这是最棘手的地方!”皇帝差不多是一字一顿。

太子的眼中,透出了浓浓的不解。

“他姓赵,就少了许多顾忌,至少,他能将造反,宣扬成宗室内部的争斗。”

太子恍然大悟!

他其实也这样想过!

“如果梁桐结盟,你就得考虑缓和与徐国的关系。”皇帝继续开口提点。

没有永恒的敌人,只有永恒的利益!

太子躬身受教。

“如果徐国以吞并宋国作为合作的条件,你要如何应对?”

“儿臣暂时还没想到此处,不过终归能开出徐王无法拒绝的条件。”

“宋国是屏障,轻易不要舍弃!”皇帝的叮嘱语重心长。

“儿臣明白!”

“朕说的这些,其实你都懂,朕只不过是想打发一下时间,顺便同你聊上一会。”

皇帝看向太子,语气中多了一丝伤感。

“父皇的每一句教诲,儿臣都铭记在心!”太子心中一痛。

“有时候,也可以将朕的孙儿带来,免得朕还要时常前往坤宁宫。”皇帝拉起了家常。

“父皇多去母后那里坐坐,也是件好事!”

“放肆!”

虽然是在呵斥,不过倒也听不出不悦。

太子不慌不忙的弯腰请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