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1章 没有议政权(1 / 1)

“同鲁王一道的是谁?”

回程的途中,太子开口问道。

“蓬莱阁的阁主。”

回话的,是叶天。

“你俩聊了些什么?”

太子对两位尊者之间的谈话,微微有些好奇。

“我劝他暂时不要同吴国合作。”叶天嘿嘿一笑。

蓬莱阁的补给全部来自于鲁国,如果吴国占据了鲁国的土地,蓬莱阁势必会向吴国靠拢。

“他怎么说?”

“一年,他说蓬莱阁的物资,最多只能坚持一年。”

一年?

应该够了吧?

太子微微一笑。

刚刚回到营地,太子就凑巧遇到了高尚书。

好吧,也不是凑巧,高尚书一直在营门口等候。

高尚书这只老狐狸,怎能看不出李朝是在替太子掩护?

“敢问殿下去了何处?”

高尚书冲太子拱手,面无表情。

“四处走走!”太子语气温和。

他清楚高尚书心中的担忧,所以大度的原谅了高尚书的态度。

“殿下可知身在何处?”

“帝国境内!”太子慢慢朝中军帐的方向走去。

此时叶天早已消失,太子估计他已经在帐内泡茶。

“帝国境内,也有危险的地方!”

太子突然停下脚步,转身冲高尚书拱手,谢过高尚书的提醒。

高尚书慌忙跪下磕头,口称不敢。

等到抬头,太子早已走远。

第二日!

韩王准时出现在太子面前。

复杂的礼仪就不赘述,总之,温和的太子邀请韩王上了自己的马车。

回京,一路谈天说地。

唯一让韩王诧异的,是陪太子用膳的时候,总会出现一衣着朴素的老头。

太子向韩王介绍,这是他的朋友。

朋友?

韩王找刘昌打听,刘昌弯腰低头,从嘴里吐出了三个字:

不知道!

韩王心中有愧,不好继续追问。

当初韩王如果听取刘昌的建议,抢在康王前请求入朝,待遇会大不相同。

至少一个议政王,是跑不掉的。

如今只求能在京城安度余生。

韩国的世子,也就是刘昌的长兄,将这怪罪到刘昌的身上。

他认为刘昌没有提供更加完善的信息,以及更加强烈的建议。

是的!

这世上总会有一些极度自私,又极度无耻的家伙。

世子甚至想用自己的三弟,取代刘昌在詹事府的官职。

当他故作关心的提出想让刘昌打理韩王府的产业,然后用三弟顶替刘昌的官职时,刘昌被气笑了。

“就算弟弟辞掉詹事府的官职,也不可能落到三弟的头上。”

刘昌冲世子拱手,礼数上半点不缺。

“有你的推荐还不行?”世子满脸的不信。

“不行!”刘昌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

没能达成心愿,世子心中烦躁,挥挥手命刘昌退下。

可能有人会认为世子愚蠢,其实,这家伙不但不愚蠢,还十分精明。

他清楚詹事府官员的含金量,也清楚太子对刘昌的看重,可越是这样,他就越想将刘昌毁掉。

为何?

他担心一旦刘昌成长为朝中的大佬,会觊觎韩亲王府的爵位。

刘昌清楚兄长的忌惮,还没等队伍抵达京城,便请求分家。

分家,不但意味着刘昌将来得不到韩王府的半点支持,还与爵位无缘。

韩王命刘昌慎重考虑!

韩王府的家事,瞒不过无孔不入的锦衣卫,太子听说后,发出了一声轻叹。

腊月十二,队伍抵达京城,皇帝在金銮殿设宴,迎接韩王入朝。

韩王奉上礼单,皇帝面露微笑。

密亲王神色不变,心中涌起了浓浓的喜悦。

虽说韩王入朝的请求要晚于自杀的密王,不过密王是迫于无奈,韩王却是主动请求。

二者之间,还是有着巨大的区别。

不过韩王的吝啬,彻底断绝了议政的可能。

果然,等到宴席结束,韩王也变成了韩亲王。

不是议政王!

换句话说,除了大朝会和重要的节庆,韩王都不太可能出现在金銮殿上。

走出金銮殿时,韩王笑得十分勉强。

将韩王迎入京城,太子算是完成了任务,宴席结束时,他不再理会这位富贵闲王,急匆匆朝东宫赶去。

太子妃早已得到消息,带着爪牙在东宫的大门外迎接。

太子下车,直接朝太子妃奔去。

众目睽睽之下,太子将太子妃拦腰抱起。

四周的太监宫女,立刻将脑袋深深的埋了下去。

一夜春光!

清晨,太子准时起床,神清气爽。

对太子的表现,太子妃虽然觉得有损自己端庄的形象,但是心中十分甜蜜。

等到太子出现在乾清宫中,皇帝问起太子对韩王的印象。

“幸亏韩国与鲁越两国相邻。”太子的回答十分委婉。

“如此不堪?”

太子一向厚道,皇帝对他刻薄的评价有些意外。

太子提及韩王父子对刘昌的算计。

“你打算替刘昌撑腰?”皇帝的嘴角露出了一丝笑意。

“韩亲王府的家事,儿臣哪有插手的余地。”太子欠身回话。

“韩亲王刚刚入朝,要注意分寸!”皇帝开口叮嘱。

太子护短的性子,皇帝可是清清楚楚。

“儿臣明白!”太子心中一喜。

告退!

等从乾清宫退出,杜公公面露焦急,请太子前往角落说话。

“奴婢让殿下陷入险境,请殿下责罚!”杜公公一揖到地。

太子笑着将杜公公扶起,表示何罪之有?

“请殿下将那几个混账交给奴婢,奴婢保证他们一定会后悔来这人世一遭。”杜公公咬牙切齿的说道。

“你那里已经清理干净了?”太子问出一句。

“没有!”

“那就算了,孤将他们关在锦衣卫里面,打算请刘总管出手。”

太子的脸上,依旧带着淡淡的微笑。

听到刘总管出手,杜公公的脸上露出了残忍的畅快。

“老杜,他们的口供,孤会让人给你一份,若是能查出主谋,许多事情都会水落石出。”太子拍了拍杜公公的肩膀。

“殿下并不看好?”

从太子的语气中,杜公公听不出浓浓的不确定。

“那人实在是太过狡猾,所有能查到的线索,都被他提前掐断。”太子轻轻摇头。

杜公公冲太子拱手,深以为然!

“不过也并非全无好处!”

太子看向铜辇的方向,目光深邃。

“等到将那些坏种清除,他将再也无法摸清奴婢的安排。”

顺着太子的目光看去,杜公公同样神色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