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6章 理想与现实(1 / 1)

回去之后,朱国明就给师兄打了电话,随后来和苏家父女说:

“我师兄叫石国伟,也是阿四师兄的师兄,老家是在安州,很早就来沪市了,也是他把我带出来了。

他说正好今晚想请你们吃饭,那我们晚上再详谈。”

暮色如轻纱般缓缓笼罩外滩,万国建筑在霓虹灯的映照下,宛如一幅流动的油画,流光溢彩。

苏渺三人抵达石国伟预定的餐厅时,雕花玻璃门内飘出醇厚的黄酒香。

“师兄!我们来了,这就是苏老板和渺渺。”

“欢迎欢迎,快请坐!”石国伟闻声起身,笑容满面地相迎。

他长相周正,气质儒雅,听朱国明说他已经51岁的,但是苏渺觉得他看起来像是只有四十来岁的样子。

他金丝眼镜后的目光在苏渺身上多停留了半秒,随后带着歉意说道:

“元正兄弟,真是抱歉,早就接到阿四的电话了,但我工作抽不开身,现在才得空接待你们。”

既然他称呼苏元正兄弟,那意味着双方关系可以往比较随意放松的方向走,苏元正便也回道:

“真是麻烦石大哥了,你这么忙,还要抽空来见我们,本来我们是没想这么兴师动众的。”

石国伟爽朗地说:“哎呀,这说的什么话,我们都是桂区老乡,出门在外,就是要抱团互相帮助的,哪有麻烦这一说。

况且啊,我听国明说,你家出了个懂股票的高材生,也很好奇,想来见一见,现在一看,果然不同凡响。

渺渺啊,我比你爸爸年纪大,你喊我石大伯就可以了。”

石国伟已经点好了菜,苏渺他们到的时候,就让服务员通知上菜,所以几人没聊几句就吃上了。

众人围坐在装饰精美的高级餐厅包间里,一切都十分精致,大大的盘子少少的菜,亮晶晶的酒杯,还有专属的包厢服务员,一切都彰显着奢华与格调。

看着眼前的一切,苏元正不禁有些恍惚。

在这之前,他一直以为京城便是全国最繁华的地方,在那里生活的半年,他见识了不少新鲜事物。

然而此刻,身处这间装潢考究的沪上餐厅,品尝着标价千元的美酒,他才真切感受到什么是真正的纸醉金迷。

千元啊,一瓶酒就喝掉了别人半年的工资,这个贫富差距,即使是已经做了五年生意,赚到了不少钱的苏元正,也觉得无所适从。

相较之下,苏渺显得淡定许多,因为她知道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未来这样的差距还会不断扩大。

用餐过程中,石国伟热情地为父女俩介绍着每一道菜。

苏渺注意到,他手腕上戴着一块金光闪闪的劳力士,举手投足间透着成功人士的从容。

服务员倒酒时,他微微颔首的姿势都透着优雅。

\"石大伯,听明叔说您开了一家服装厂?\" 苏渺好奇地问道。

“是呀,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大家对于美的追求也更高了,我们做服装的也迎来新的春天了。

现在我已经和上头、外头在接洽了,要是能做出口贸易,给国家挣外汇,是有政策扶持的。”

苏元正竖起大拇指,由衷赞叹道:

“石大哥,你可真是这个呀!做的都是高端生意。”

“害!其实没有什么高端不高端的,做生意嘛,跟着政策走,总不会错的。”石国伟谦逊地摆摆手。

苏元正深以为然地点头,对对对!渺渺以前就和他说过这句话,果然聪明的人都有一样的眼光。

“石大伯,您做外贸的话,是做原创定制还是代加工呢?”苏渺继续问道。

石国伟笑道:“哈哈哈!你懂得还挺多,现在能出得去就已经是卖出第一步了,哪里能做什么高级定制,就是做一些很普通的衬衫牛仔裤。

我们出去的衣服,比如一件卖十块钱,我刨去成本就赚5毛,卖的就是个人工费,不过只要量大,我就还有得赚。”

他在说生意的时候,朱国明低着头吃菜不说话。

石国伟看了他一眼,叹了口气,语重心长地说:

“国明,你真的考虑好了?真的不来帮我的忙?我这里给你的待遇可是你现在的三倍。”

朱国明抬起头,扯了扯嘴角,说:

“师兄,我在现在这里都已经做熟了,我怕去你那里跟不上,也帮不了什么忙。”

察觉到苏渺和苏元正好奇的目光,石国伟解释道:

“我们这几个师兄弟,最开始跟着师傅学做衣服,做的都是手工定制,讲究一人一量,单人单裁。虽然也做大众尺码的成衣,但那不是我们的理想。

他无奈的摇了摇头,眼中闪过一丝怅惘,说:

“几个师兄弟里,我大概是第一个放弃理想的,可糖衣炮弹是真的很香甜。”

苏渺听出了意思,石国伟现在的服装厂主要生产款式较为大众普通的成衣,而其他师兄弟还在坚守高级定制的道路。

而朱国明虽然没有能拥有自己的产业,但是做的工作应该也是相关,所以并不想放弃。

苏渺思索片刻,斟酌着说道:

“时代在进步,以后有很多道路可以走,其实理想与牛奶面包并不冲突。

就像阿四伯,他现在是两种模式并存,也做得风生水起,可见一件事情其实能有很多可能性。”

石国伟和朱国明听到她说的话,皆是眼前一亮。

石国伟连连点头,激动地说:

“对对对!我就是这个意思!哎呀,还是得多读书啊,高材生说出来这意思就是正!国明,你要不要再考虑一下?”

“我……师兄,那我再想一想。”朱国明犹豫着说。

这个话题,在无形之间又拉近了几人的距离,石国伟主动提到了他们想购股的事情。

“听说你们想买股票?你对这个有研究?”

苏渺微笑着说:“研究谈不上,其实就是您刚才说的那句话,跟着政策走,准没错的。

既然现在上头已经提出了‘发展证券市场,服务经济建设’,我们自然要顺应趋势。”

“前段时间,倒是有人问我要不要买玉园的股票,我也拿不准,所以没买,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他手上。”石国伟若有所思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