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人物志传的开篇……(1 / 1)

穆豁正拿着一卷竹简,目光呆滞地看着洛眠二人。

手中的笔头在简上摇摆不定,密密麻麻的字迹,却突然在某一句上停住了。

魏霖再次开口。

“你……你不是当谏议大夫去了么!”

“怎么又抱起竹简来了?!”

穆豁眨了眨眼,喃喃回道。

“这不是……‘本性难移’么……”

“我只是想着来替宫史录个大婚流程,哪成想……”

他停顿了一下,脸色微妙,声音压低。

“——这么劲爆?”

魏霖瞳孔微缩。

“你不会也听到了吧?”

“你……你不会全记下来了吧?!”

穆豁抬手挠了挠脑袋,一副理所当然的模样。

“当然听到了。”

“我可是史官出身,耳朵若不比常人灵敏,还做什么史官?”

穆豁说着着低头看向竹简,只见笔迹工整,清晰落在一行。

——“猫儿要主人系铃铛。”

魏霖咂舌。

“你写这个干嘛?!删掉删掉!”

穆豁立刻护住竹简,一本正经地说。

“这是历史名场面,怎能删!”

“现在记录下来,总会有用处的!”

“万一日后立传——”

“传?”魏霖瞪大了眼睛。

紧接着像是突然反应过来什么似的,脸上浮现诡异的光,整个人眉开眼笑地凑近穆豁。

“记!记!能记多细记多细!”

“画面描写多一点、情绪渲染再拉满些!”

“日后还请你把这场流程记录,借给我用用。”

听到魏霖这话后,穆豁也想了起来。

——魏霖前几日向陛下递了奏折,说是要攥写人物志传。

传洛眠!

“好啊!”

穆豁一口答应,眼睛亮亮的。

“那……编纂者署名的时候,能不能也加上我的名字?”

魏霖摆摆手,毫不在意。

“当然能!你帮我记这么重要的一段,署名当然有你。”

穆豁一听,顿时满脸郑重:“那我得再用心点记——”

魏霖嘿嘿一笑。

“其实我之前还真没想好怎么开头。”

“总不能一上来就写‘摄政王之英姿,冠绝天衍’吧?太老套了。”

顿了顿,眼中渐渐浮出一抹“文思泉涌”的灵光。

“但现在,我想好了!”

“就从这一场大婚写起,从他弯腰为猫儿系上铃铛那刻——”

“红绳一缠,半生情锁。”

“铃响一声,惊动天下。”

“从今往后,谁再提摄政王,就得先想到那一声——‘叮铃’。”

穆豁听得满脸古怪。

“朋友,停!”

“你这是正经志传?”

魏霖认真点头。

“当然!”

“贫道自有贫道的道理……”

——

“宁儿……”

熟悉的声音落下,沈父沈母携手站在门口。

沈母眼眶红红的,沈父环着沈母的肩膀,看着沈如宁。

“来,宁儿,再让母亲抱抱。”

沈如宁鼻尖一酸,眼眶也泛了红。

“父亲……”

“母亲……”

沈如宁轻轻一应,情绪再难忍住,扑进了二人怀里。

三人静静相拥……

沈礼看着沈阔。

沈阔看着沈礼。

那我们两个走?

片刻后,三人依依不舍的分开彼此。

皇帝也悄然走近。

——

沈父沈母反应过来,连忙欲行大礼。

“臣——”

“臣妇——”

皇帝抬手止住。

“今日大喜,不必多礼。”

话音一落,转而来到沈如宁面前。

扫了一眼洛眠发冠上的红绸花,唇角弯了弯,随后又从怀中取出一枚同样的红绸花。

“来,朕替你戴上。”

沈如宁微怔,有些受宠若惊,一时间竟不知该如何回应。

身旁的洛眠轻轻推了她一下,像是提醒。

她这才反应过来,连忙屈膝颌首,轻声道谢。

“谢陛下厚恩。”

皇帝微笑,亲手将那枚红绸花簪入了沈如宁的发间。

他的动作不快,甚至刻意慢了半拍。

仿佛是要让天下人都牢牢记住这象征皇家认可的仪式一般。

簪花落定,皇帝语气一转,肃然而庄重。

“往后,你是皇家亲眷,是朕认下的摄政王妃,也是——朕的亲弟妹。”

说罢,又意味深长的喵了洛眠一眼。

“欺负不得。”

洛眠迎着皇帝的目光。

躬身拱手,声音不高,

“哥哥说的话,眠儿都记下了。”

随后嘴角上扬,微微偏头,看向沈如宁。

“谁都不能欺负她……哪怕哥哥你也不行,”

皇帝一愣,随即失笑,抬手拍了洛眠一下。

“你倒是个会借题发挥的!”

“哈哈!”

话锋再转。

“愿你们琴瑟和鸣,比翼并栖,护好彼此,也同朕……护好这天下。”

沈如宁抬起头,眼中映着天光与人影,眸中盈满坚定与柔情。

而洛眠,将她的手牢牢握住,指尖交扣,掌心温热。

“从今往后……”

洛眠低声在沈如宁耳边道,

“宁儿你……可就是只属于我的……”

“王妃了啊……”

而后另一只手,缓缓的,轻轻的拨弄了下沈如宁颈前的小铃铛。

‘叮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