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擒贼先擒王(1 / 1)

罗香玲咬碎了一口银牙。

她嫁给雷天铮这个莽汉糙老将军,可不是为了做丧家之犬,千里迢迢去逃命的!

再说,她还有爹爹娘亲和兄嫂侄儿一大家人呢,她逃了,罗家村那些亲眷怎么办?

罗香玲搂着雷天铮撒娇:

“将军,你别让我离开你好不好?人家从小在云州长大,从没出过西南境。

你让我自个儿带着母亲和宝儿去那么远的地方,路上谁知道会出什么事故?”

雷天铮被她缠得没办法,拍着肩膀安慰道:

“我把这些年攒的金银都给你带上,再派一队亲兵护送你们。

青州老家是我祖籍,族老和伯父叔叔都会照顾你们的,不用担心。”

罗香玲嘟着嘴,娇声道:

“将军……你还说给我金银,难道不知道,财帛动人心?

这一路上,不知道遇到多少歹人甚至土匪,兵乱……还有那些亲兵,你真的信得过?

若是他们抢了金银,杀了我们去投叛军,你连个消息都不会有……”

雷天铮不说话了,罗香玲说的不是没有道理。

除非他像那两位将军一样,带着家眷一起逃走。

可事到如今,林霄云暗地里派了死士盯着他们,他哪里敢走?

罗香玲把雷天铮哄住了,暗地里收拾了许多细软金银,找了个借口回了趟罗家村。

她如今知道深浅,不敢与她爹罗四叔说得太多,只把上了锁的檀木箱子交给他。

“这箱子可得保管好了,如今北边大乱,西南暂时还安宁,若有一日西南也乱了,这箱子里就是将军和咱们一家保命的东西。”

罗香玲这两年来,攒了了六百多两银子,还有些首饰。

她怕兵乱起了,银票不作数,箱子里放的是现银,齁沉的。

云州城里置办了两家商铺,地契商契也放里面了。

千叮嘱万嘱咐,又借着雷天铮的名义,威慑了好一番,不让她爹娘哥嫂动这箱子。

……

话说周飒等人领兵各奔一路,向北而去。

灵州府内还好,一路倒也绿意葱葱,庄稼长势喜人。

路过云定湖时,周飒特意去看了眼水位,果然开始下降了。

若是六月不降雨,她就得回一趟悬崖,再次开闸放水。

出了灵州府,沿途焦土灰烟,草枯树干,民不聊生。

饿得皮包骨头的百姓见了大军路过,不敢靠近,远远地匍匐在地,就像一堆堆的骷髅一般。

周飒终于明白,什么叫做饿殍遍野。

这景象,简直比末世丧尸还让她心惊。

因为丧尸充满斗志,见了活人就扑上来撕咬,从不放弃。

而这些饥民,却是静静地等死,豪不反抗,也无力反抗。

大军从云州出发,带了足够的粮食,沿途施粥,同时发放各种粗粮种子。

如今种水稻已经来不及,周飒等人让沿途官府组织灾民,开挖河道,预备六月洪涝时引流。

再种些粗粮,秋日里还能有所收获,老百姓只要能喝上口稀粥,便能撑到明年春天。

大军一路施粥放粮,帮着规划河道,不费一兵一卒,沿途各州县官员都领着老百姓跪地降服。

京城里皇上生死不知,北边几路叛军,眼前又灾民无数,这些官员们早就如丧家之犬一般,没了主心骨。

如今西南侯林家军派人来接管,他们求之不得!

按照都督吩咐,沿途每个州县留下一个副将,千夫长至少百夫长,领着几百兵士帮助当地开挖河道,安置灾民,种植粗粮。

等赵北辰等人到了渭水边江州,湖州和徐州,手下人马已经不足一万。

好在这三地的知县也未作抵抗,便归顺林家军。

这三地临近渭水,灾情不像沿途其他州县那么严重。

唐县令已经组织百姓开挖了五条河渠,至于支流,每个村落都有一两条,不胜其数。

他还派人知会徐州与湖州知县,告知旱灾之后十有八九,会连降暴雨。

恐有洪涝水灾,劝两位知县也未雨绸缪,沿着渭河开挖水渠。

水利工程耗费资财人力物力,又很难短期内见到获益。

徐州知县有一颗爱民报国之心,听了唐县令传信,特意到江州巡视了一番,回去也开始征徭役,挖河道。

湖州知县却不以为然,他还有一年就满任期,原本疏通关系,要升一升的。

如今京城变故,还不知自己前程在何方呢,哪有心思建什么劳什子水利工程!

张少武到了湖州,绑了那县令押入大牢,自己接管湖州政务民生。

下令手下兵士沿着湖州境内渭河段,开挖三条河渠。

“必须在六月前,让河道与西南境内几大湖泊连通。”

张少武又送信给蒋鑫和赵北辰,借调了几千兵士,去徐州帮工。

几处都热火朝天,挖河道的挖河道,安置灾民的安置灾民,开荒种田的开荒种田。

北方灾民不断过渭河南下,赵北辰等人来者不拒,都登记了分散到各地开荒。

也有身强力壮的男子,自愿从军。

从军能吃饱饭不说,如今乱世,说不定立了军功,就能翻身为官。

战乱年份,武官可比文官吃香多了。

谁也没有注意到,北方乱军中,异军突起,出现一支李家军,首领便是李蛮子。

渭河以北,灾情比南方要严重得多。

当初周飒赵北辰护着林二叔一行人南下,路上就已经有灾民易子而食。

只不过那时都还顾着伦理颜面,不敢声张。

如今北方两脚羊已经成了一个新名词,大家都心照不宣.

这李蛮子更是以俘虏为军粮,走到哪吃到哪儿。

于是所向披靡,起兵不过数月,便统一了京城以南,渭河以北的大片领地。

只是他恶名在外,所到之处,百姓畏惧其残暴毒辣,未见其人,只听得一句,李蛮子来了,便仓皇逃窜。

渭河以北,百里无人烟,李蛮子占了领地,却无百姓事生产,供差役,只能继续往南入侵。

赵北辰与周飒一直关注着李蛮子的消息。

第一次从难逃灾民嘴里听到李蛮子三个字,两人便决定过河北上。

擒贼先擒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