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世界的殡仪馆老板。】
“殡仪馆?”
“就是棺材铺的老板,不过他是怎么改变世界的?”
“谁知道呢,说不定身世不同凡响呢。”
“不知道,但有时候一些惊天动地的大事去追溯源头,结果还真就是一些小人物做的。”
“那倒是,就是不知道他干了些啥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用过或接触过那种手摇式的老式电话。】
【这种电话不仅体型非常巨大,而且在电话上并没有号码键,相反则是在侧面多了一个摇杆。】
【当你准备拨打电话时需要先转动电话上的摇杆,然后才能够通话。】
【而这摇动的过程并不是咱们现在的拨打号码,其实是在发电,而这通电话也并非直接拨打到对方的手中。】
【因为这种手摇式发电机打的原理是通过摇动手柄产生交流电,随后向控制中心发送信号,而控制中心的接线员接到信号后才询问你的要求。】
【是的,过去的电话是有一个中转站的,当你告诉接线员要将电话打给哪个地方的谁谁谁,这个时候接线员才会在电话簿上找人。】
【等找到后才将你的电话接过去,此时对方的电话才会响起,等他拿起电话后你们就能通话了。】
【如果对方此时正在和别人通话,接线员就会告诉你占线中。】
“等等,那这里面不就有一个问题嘛,如果那接线员不给你接通电话怎么办?”
“而且后世人那么多,如果或者搞错了又该怎么办呢?”
此时天幕之下有人提出疑问,感觉这种人工的方法似乎很容易出错。
如果这控制中心被有心人操纵,那岂不是所有的电话都打不出去,或者没法转到正确的人手中?
【而这种老式需要人工中转的电话缺点就是麻烦。】
【在早期电话肯定是一个奢侈品,能用的起的人很少,因此接线员们的工作也还算轻松。】
【可之后电话的价格逐渐平民化,越来越多的家庭能够用得起电话后,每天需要接通的电话越来越多,这也让这份工作十分忙碌。】
【1910时就有人曾开过玩笑称,再过十几年甚至需要每个适龄女性都去当接线员才能满足通话的需求。】
【虽然后来出现了共电式电话机,人们不再需要摇动摇杆而是拿起电话就能接通控制中心,但此时依旧需要人工中转。】
【而这种人工转接的方式人类一用就是百年的时间,直到一件有趣的事情发生才改变了这一切。】
“所以就是那个殡仪馆老板了呗。”
“就是他发明了不需要人工转接的电话。”
看到这里古人们也大概标题的含义了,可不理解的是为什么是殡仪馆老板?
一个卖棺材的为什么跑去研究电话了?这中间又有什么故事?
【事情要从19世纪末期,一个叫做阿曼·史端桥的漂亮国商人讲起。】
【他是一个殡仪馆的老板,由于业务熟练服务热情等原因,史端桥的生意非常好人们也都愿意找他谈丧葬生意。】
【而眼见他的生意这么好自然就遭了同行的嫉妒,于是另一个殡仪馆的老板便重金买通了电话话务员,只要有人人找史端桥,话务员便私下把电话接到贿赂者那里,使得史端桥生意逐渐低落。】
【相对的那位同行的生意渐渐就好了起来,一开始史端桥还很纳闷为什么生意突然就不行了,但之后他就明白了一切。】
【知道事情的真相后可把史端桥给气坏了,他发誓要用自己的方法彻底解决电话交换机的这种弊病。】
【在潜心研究了三年后,1889年,他发明出了步进制自动电话交换机,也就是“史端桥交换机”,同时也出现了人类第一台拨盘式电话。】
(然后接线员就因为俩殡仪馆的竞争而痛失工作。)
(哈哈,打败你的永远都不是同行。)
(其实接线员挺好的,至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就跟现在的AI一样。)
(你要明白时代是往前的,或许会留给你一段缓冲期用来适应,但绝不会因你而止步。)
(时代的浪潮永远是残酷的,但是没有办法。)
【史端桥发明的这种旋转拨号电话就是我们经常在民国电视剧里看到的电话。】
【在拨盘上有0—9十个数字键,只需要逆时针旋转拨动数字到指定位置后就能回弹。】
【只要依次拨出指定的号码,就可以将电话直接拨到对方那里,从而不需要信号员中转,】
【其原理便是当你旋转拨号盘时,内置的金属圆盘就会发送与数字相对应的信号,比如数字“3”就等于3次脉冲。】
【而不同的号码组合也就有不同的脉冲信号,这些脉冲信号会被交换机识别从而拨通指定的号码。】
“说句不好听的,那几百年间的西方人的确聪明,仅仅是因为被抢了客人,居然就能研发出这种东西。”
“华夏那百年时间落后于西方也没什么好说的。”
看到这里李世民也是不由感叹起史端桥的才华,如此一来比以往需要有人转接方便了不知道多少倍。
至于失去了工作的转接工?那珍妮纺纱机和蒸汽机出现时不也有人反对吗,可最后有用吗?
当新时代来临时一味的阻止是没有用的。
“那之后呢,我看小哥现在用的手机可没有那么大,也没有什么拨盘。”
“甚至只要对着那电话喊一句,就能自动拨打电话了,跟见了鬼一样!”
大汉,刘彻对于这种拨盘式的电话并不怎么感兴趣,他还是更喜欢刘宇的手机。
那么小巧拿起来也方便,而且能拍照,能看视频可比那黑铁疙瘩用起来方便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