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治疫(1 / 1)

铁盈袖好奇的目光在慕容英身上来回打量。

清清定了定神,心想是他反倒省事。至少她不必再费尽唇舌,说服旁人相信她的医术。

“把疫病相关的记录都拿来,再详细说说现在的情况。”清清直截了当。

慕容英眉梢微挑,想起她曾立誓不再行医,眼中闪过一丝诧异。

但转念一想,若有她相助,解决疫情便多了几分把握。于是微微颔首,转身吩咐:“去取疫病簿册来。”

不多时,几摞案卷便被呈上。

清清展开细看,铁盈袖也凑了过来。

“青阳城是疫病最早出现的地方,”慕容英的声音不疾不徐,“也是目前大齐境内最严重的疫区。”

清清手指在卷宗上划过,眉头越皱越紧。

这种病症确实奇特,初期只是乏力倦怠,极易被忽视。随后身上会出现黑斑,伴有心悸和癫痫症状。从发病到死亡,往往不超过三日。

更可怕的是,这种疫病前期隐蔽,传染性却极强,待官府察觉时,早已扩散开来。

“可知最初染病的是何人?”清清抬头问道。

慕容英摇头:“青阳城依山而建,是南北交通要道,每日往来商旅不计其数。”

他顿了顿,又补充道,“况且是多地同时爆发,并无固定源头。”

铁盈袖插话:“会不会是水源出了问题?”

“查过了。”慕容英指向地图,“城中七口水井,分布在东南西北各处,染病者并无规律可循。”

清清目光在案卷和地图间来回游移。这种无差别、无规律的传播方式,与她所知的任何疫病都不相符。

她心中隐约有了其他猜想。待细细翻阅记录后,猜想几乎成了肯定。

“这恐怕不是简单的瘟疫。”

慕容英目光一凝:“你已经知道是什么病了?”

清清摇头:“这种病并无记载,我也不知是什么病。”

“既然如此,你又何出此言。”慕容英眉头微蹙。

清清指向卷宗上的记录:“死亡时间或许不完全等同于感染时间,但也能作为大致参考。”

她指尖在几行字上点了点,“你看这几人的身份。”

慕容英接过卷宗,片刻后道:“这几人既不住在一起,甚至互相也不认识。”

他也曾怀疑过这些人有关联,派人查了却没有结果。再后来瘟疫日益严重,他心力便只放在了抑制蔓延,没有再深究。

“表面看是这样。”清清翻开另一页,“你再细看这些人的职业。商人、货郎、镖师、轿夫......”

慕容英神情渐渐凝重。

“他们难道真的没有关联吗?”清清抬起了头。

慕容英猛然抬头:“是客栈!”

唯一有可能让这些人产生交集的便只有那里,且除了小二以外,其余人常年四方游走,自然很快将病症扩散到了各地。

清清点了点头,慕容英当即拍案:“来人!”

不多时便有下属回报,只道这家客栈在掌柜死后就倒闭了,如今已是人去楼空。

且这店十分简陋,不过几间房,连水井都没有,实在看不出哪里有引发疫病的可能。

清清心中不解,便与慕容英一并去了现场。

破败的客栈内积满灰尘,她仔细检查了每个角落,连灶台缝隙都没放过,确实什么都没有。

“不可能,”她喃喃自语,“不可能凭空出现的。”

慕容英却不这样想。

一间寻常客栈爆发怪病,比起天灾,倒像是有人刻意为之。

话音未落,院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慕容英神色微变,快步向外走去。

清清与铁盈袖对视一眼,默契地跟上前。

门外聚集的人群让清清心头一紧。

那些拿着锄头、木棍的百姓中,不少人面色灰败,呼吸急促,更有甚者脸上已浮现出可怖的黑斑。

“快散开!”清清急得声音都变了调,“疫病最忌讳人群聚集,你们中已经有人染病了!”

人群中一个佝偻着背的老汉冷笑:“封城月余,又不让出门采买,横竖都是个死,还怕什么染病不染病!”

慕容英袖中五指收紧:“你们这是要造反?”

他背在身后的手悄悄做了个手势,手下们瞬间会意。

清清这才明白,为何他会亲自坐镇这偏远小城。疫病封城引发民乱,对新登基的女帝而言确实是个隐患。

“官逼民反!”人群后方蓦地响起个尖细的嗓音。

“女子登位,牝鸡司晨,才会天降灾祸!”

这句话像火星落入干草堆,本就群情激奋的民众顿时骚动起来。

有人开始推搡前排官差,木棍与锄头在空中挥舞。

铁盈袖立即将清清护在身后,白蛇从袖中探出头来,警惕地吐着信子。

慕容英眼神陡厉,巷弄里涌出两列披甲士兵,寒光闪闪的长枪将人群团团围住。

“全部拿下!”他冷声喝道。

就在士兵们上前之际,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妇扑到最前面。

“二狗子!你爹现在还躺在家里发着高热,你就要拿铁链锁你乡亲吗?”

被点名的士兵动作一滞,握枪的手微微发抖。

旁边几个本地征召的乡兵也都红了眼眶。

谁的亲人没有在这场灾祸中受苦?

慕容英眼中闪过寒芒,正要亲自动手,人群中忽地传来一声惊叫。

一个中年汉子直挺挺栽倒在地,口吐白沫,四肢剧烈抽搐。

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所有人吃了一惊。

“快封住他的神阙穴!”清清一把拽住慕容英的衣袖,“再用鹿衔草汤灌下去,能暂时保命!”

一时间,所有人都望向了这个身形单薄的女子。

她脸色苍白如纸,可那双眼睛却亮得惊人,带着不容置疑的笃定。

慕容英与她对视几秒,终是依她所言,蹲下身点在那人脐下三寸。

鹿衔草来不及熬煮,便被直接捣碎了塞进病人口中。

令人惊奇的是,那人呼吸竟真的渐渐平稳了下来。

“这只是暂时的,”清清眉头紧锁,“他需要十二个时辰看护。”

慕容英直起身,目光复杂:“你方才还说不知这是什么病。”

“病症千万,皆源于病因。”清清低声解释。

“只要循着病因,即便不能根治,也能缓解症状,争取时间。”

她说着转向慕容英:“单靠封锁解决不了问题,必须找出病源。”

说到这里,她眼前浮现出景深处理疫病的策略,继续道。

“先将城中大夫集中起来,再加紧调集军队和军医。感染者与未感染者分开安置,再对病患集中医治。”

慕容英瞳孔微缩。

他初识清清时,只当是个小镇来的野丫头。后来虽有改观,却没有料到她能说出这样一番条理分明的话,竟像是久经沙场的将领在排兵布阵。

“好。”他点头应下,目光却在她脸上多停留了一瞬。

心底泛起一丝异样的涟漪,既有几分欣赏,又带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探究。

清清转向骚动的人群,声音清亮,穿透嘈杂。

“瘟疫绝非天罚,染病之人更无过错。”

目光扫过那些带着黑斑的面孔,“世上没有天降的英雄,唯有众人齐心才能自救。”

她缓步上前,衣袂在风中轻扬。

“若想更多人活命,此刻最不该做的就是举刀相向。”

人群渐渐停息,无数双眼睛盯着这个柔弱的女子。

“即便要调军医,也非三五日可至。在此之前,能否暂且放下成见,先合力照料病患?”

一阵沉默后,有人冷笑:“我们凭什么相信你,又凭什么相信官府?我们早就被骗了一次又一次!”

清清迎着质疑的目光,神情平静。

“就凭我五日内会解开病症。”

这句话掷地有声,连慕容英都微微侧目。

铁盈袖在身后拽了拽她的衣袖,眼中满是担忧:“你忘了你现在......”

质疑的汉子嗤笑一声:“空口白话谁不会说?若五日后你解不开呢?”

“若解不开......”清清深吸一口气。

“我便留在疫区,与你们同生共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