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尤三姐(1 / 1)

红楼大当家 潭子 2374 字 2小时前

换了装,把自己装扮成重病妇人的黑岩奈美,一路走,一路咳着,到底又到了城门口。

她在城中转了一圈,好些人还对贾家昨儿的添喜,津津乐道。

哼~

当她是傻子吗?

沈氏这样弄,不过是想堵别人的嘴,接近两天一夜未回,她清白的名声早就没了。

装什么死里逃生?

黑岩奈美妄想听人说她名节有亏。

这要在江南某些地方,妇人这么久没回家,不是对外宣称死了,就是进佛堂。

谁像沈氏这么不要脸?

黑岩奈美在城门口转了一圈,可恨大家谈的最多的还是捡钱的盛况,根本没人提沈氏的名节。

呸~

还京城呢?

连江南都不如。

礼义廉耻都不要了吗?

黑岩奈美咬牙切齿,却又无可奈何。

甚至为防士兵怀疑,她又在外面等了好一会,才重新排队进城。

这一次,她往御史们常去的茶楼。

听说御史可以风闻奏事。

沈氏失踪那么久,他们就一点也不感兴趣吗?

黑岩奈美可是听说,有官员在酒楼多点几个菜,都会被弹劾说骄奢淫逸。

贾珍进了龙禁尉,她不相信他一个对头都没有。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

赖嬷嬷不行了,她就要另外想法子。

“我要申请参加问罪使团。”

年轻的御史跟身边的同僚说,“小小倭国,欺人太甚!”

“是,城外的那个人头,昨儿我也去看了。”

中年御史道:“听说,沈夫人脸上的伤,就是他打的。”

他也是一脸气愤。

自从沈夫人的十板子,为大昭在罗刹国那边争取了几个府的地盘后,他第一佩服的就是她了,“这些倭人不知天有多高,地有多厚,那明日我们不如一起联名,随同问罪使团一起出发的,还当有我们的大军。”

“加我一个!”

“还有我!”

走到窗下,佯装休息的黑岩奈美一下子懵了。

怎么是问罪使团?

他们……不是不征之国吗?

黑岩奈美的脸色渐渐发白。

前朝时他们是不征之国,但如今的大昭……

黑岩奈美听着里面义愤填膺的讨论,大热的天里,她居然忍不住的阵阵发冷。

去年,大昭太上皇还没倒的时候,国力远不如前朝。

朝堂上更是乌烟瘴气,怎么短短时间,就变成了这样?

横扫北边的罗刹国,说败就败了,忙了一场,反而让大昭强大了?

进京以后,她虽然查了很多,可总有些不真实感。

想当初,他们的使团和罗刹使团一起过来时,大家想的是在这边分一杯羹,再到罗刹那边分一杯羹,这才几个月,怎么突然就这样了?

她……

黑岩奈美坐不下去了。

她得马上回国,把这里的事情,报告给各位大人们。

黑岩奈美匆匆起身时,又很不甘心的多看了一眼说话最大声,对他们倭国有最多不满的小年轻。

翌日,天还没亮,应该起身上朝的大人始终没有动静,小厮打着灯笼来敲门,却没想,推门的瞬间,看到的却是他们大人怒目圆睁的头颅。

嘀嘀嗒嗒的鲜血,正顺着宽大的书桌往下流,浸湿了写满了字的折子。

……

宁国府,沈柠半闭着眼睛,听着兴儿汇报外面的消息。

朝堂上迅速通过的问罪使团,以及要陪使团随同一起的大军,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兴儿汇报完所有,又想起一事,“对了,太太,今儿一早,今年才从翰林院转御史台的段御史,被发现在书房身首分离,死状极惨。”

“他得罪什么人了?”

“暂时还不知道,顺天府正在查。”

兴儿道:“不过,听说皇上有意他为问罪使团的成员之一,其入御史台以来,连着弹劾了江南官场十一人,那十一人都被贬官或者撸职了。”

是个很能干的年轻御史。

皇上能把他从翰林院调到御史台,还让他加入问罪使团,就有提拔之意。

可惜,这么早人就没了。

“送份上等祭礼去。”

兴儿都能想到的,沈柠自然也能想到,“顺天府有消息,马上报来。”

“是!”

兴儿点头。

“徐州府那边,再让人好生查一查。”

坐牢的重犯,居然假死脱身了。

徐州新任知府一个失职是跑不掉了。

“另外,你亲自去天津一趟,问问坐牢的倭国使团,认不认识黑岩奈美。”

沈柠的脚还没好,“不管认不认识,都想法子,把他们给我捶一顿。”

她就是小肚鸡肠。

“再告诉他们,所有在大昭的倭国人,都要因为黑岩奈美,多倒霉倒霉了,必要的时候,可以告知问罪使团以及随行的大军。”

“是!”

沈柠摆摆手,“去见见青橙吧!”去年就答应了他们的婚事,“从天津回来,就把你们的事办了。”

“是~”

兴儿的声音一下子洪亮了不少,“多谢太太!”

“……”

沈柠看他兴冲冲的离开,心里很有些不舍。

青橙的离开,意味着青字辈的丫环们,都要陆续离开了。

“青竹,回头你问问青橙,成了婚后,愿不愿意到我的针线房做管事?”

她穿惯了青橙给做的衣服呢。

“她肯定愿意!”

青竹笑,“上次她还跟我说,她不想在家里待着。”

太太送了一个自鸣钟到针线房,每一刻半钟,那自鸣钟一响,针线房的人都要休息半刻钟。

为的就是她们的眼睛。

太太还教了大家做眼操。

青橙说,如今针线房的日子,可比以前好太多了。

“那你跟她说,回头我就给她写一份聘书。”

沈柠高兴,“还有你们几个也是,如果家里没什么事,就都回来,不管是到玥儿屋子里做管事,还是我这边做管事都可的。”

贾玥渐大,她这边也危险,她想给女儿分院了。

那天女儿要是跟她一起……

沈柠无比庆幸,那天太累,贾玟帮着把女儿抱走了,要不然,母女两个一起被抓,她是绝对逃不出来的。

“多谢太太,太太放心,大家没什么事,肯定都愿意回来。”

外面很自由!

但是外面再好,其实也没府里好。

青竹中间回家过两次,爹娘对她,只有客气,哥嫂兄弟对她又只有羡慕。

他们盘算最多的是她在太太这里攒的银子、首饰甚至衣物。

恨不能她把什么都留下来。

而婆家那边……也是一样。

青竹有时候感觉挺没意思的。

那个考中秀才,原来感觉挺好的人,渐渐的,好像跟她想的也不一样。

他开始端上架子了,好像她配不上他似的。

可是她的字,都比他的字好看。

他所读的书,有好些都是她从府里帮忙借的。

但就这样,他还不足。

恨不得她能包揽他的所有笔墨纸砚。

说什么她的字好,是因为她的笔墨纸砚都更好。

嗬~

自己什么身份都不知道了吗?

“不方便回来,我这里也是你们的娘家。”

沈柠感觉青竹的眉宇间有些郁色,道:“有什么事,也都只管跟我说。”

“嗯!”

青竹点头,但她并不打算拿她的小事烦太太,“太太,《神雕侠侣》明天就会在大奶奶的书店正式出售了,这次印的比较多,若是大卖,还像以前那样每天限定数量的出售吗?”

现在这事,是她和青苹跟进呢。

“……若是大卖,让你们大奶奶多进些笔墨纸砚,捆绑出售。”

沈柠笑着道,“比如说,一本书,原本是六两,现在要九两,其中有三两是可以是笔墨纸砚。等卖的好了,我们跟她分这笔墨纸砚的分红。”

书的所有收益,会放到一些困难的慈幼局。

但她忙一场,不能就这么忙一场吧!

“大奶奶一定嫌您绑的太少了。”

青竹是知道尤氏的。

想到尤氏一副奸商样,沈柠也忍不住笑了,“没事,她要绑就绑,反正绑多了,我们跟着多赚。”

她们在这边说尤氏,尤氏却收到了尤老娘的信。

算时间,还有半个多月,差不多就是她临盆的时间,继母不放心她,想要带上两个妹妹过来呢。

尤氏很犹豫。

继母和妹妹虽然都不是亲的,但是那些年,大家相处的也还好。

当初家中困难,可贾家送去的聘礼,继母也全都做了嫁妆给她。

两个妹妹没有爹,是因为她们的爹,救了她爹。

如今不放心她,要来陪她生产……

尤氏私心里,其实想要她们来。

婆婆很好,贾珍很好,蓉哥儿和可卿也很好,但他们都不是她的娘家人。

父亲没了,继母和妹妹们,就算是她最亲的人了。

想了又想,她到底拿着信来找沈柠。

“亲家母要来?那好生收拾个院子出来啊!”

沈柠对红楼中的尤三姐倒是很喜欢。

虽然走了崎路,可是性子刚烈,勇于追爱。

而且,就书中所写,沈柠也不觉得,尤三姐真的被贾珍和贾琏得手过。

她压根就看不起这两人。

尽管放浪形骸,还和贾珍、贾琏夜宴,但是那天,她可是把这两个人都吓住了。

在沈柠看来,她是用那种另类的方式,保她自己的清白。

“对了,你还有两个妹妹,她们都多大了?要不再收拾两个院子出来。”

尤老娘住的地方,可以离贾珍、尤氏他们近一点,但是两个姑娘就不必了。

沈柠也怕贾珍糟蹋人。

红楼中的尤氏好好的,可是不代表她不伤心。

这一会,尤氏又处于关键时候。

沈柠一捶定音道:“假山后面的玉笙居也挺宽敞的,要不让你两个妹妹过去住着,那里离凝翠轩也近,偶尔和迎春她们玩玩也可。如果要上学,跟詹先生说一声,过去也方便。”

“嗯,都听娘的。”

尤氏的眼睛亮晶晶,她才开了个头,婆婆就说了这么多。

是一点也没嫌弃她家。

“至于要不要上学,回头我问问她们。”

两个妹妹,一个温柔,一个泼辣,其实都挺好的。

嫁过来几年,她们都只有书信往来。

但字里行间,尤氏能感觉出,性子都没变,三妹妹怕她被贾珍欺负,还在信里教她不要怕,她虽是继室,却是明媒正娶的,该当拿出主母的气势来。

“女孩子都爱美。”

沈柠道:“从库房里多拿些好的摆件,给她们摆上。”

她拍了拍尤氏的手,“你是姐姐,多照顾一些,珍儿不会说什么的。”

“嗯!”

尤氏大力点头。

她高高兴兴的去给继母和两个妹妹收拾屋子去了,沈柠这边马上让青竹也给她收拾几份见面礼。

尤二姐有点傻。

不过,她本身立身也不太正。

但不管怎么说,最后落得那样的下场,都太过了些。

沈柠记得她的婆家也不太好。

只是这些,得看到人,才能真正下评论。

此时,尤老娘带着两个女儿进京,主要也有投奔之意。

两个女儿渐大,都要说人家了。

指她自己,能说什么好人家?

倒是找她们的姐姐,以后的一辈子可能都不一样。

所以,这次过来,她也是变卖了好些东西。

如今的尤老娘根本就看不上当初在那个家时,给尤二姐指腹为婚的张家。

她早打听了,张家败的很。

曾经的皇粮庄头,遭了官司,败落了家产,弄得衣食不周。

她花骨朵一样的女儿,嫁到那样的家,能过什么好日子?

也正好,她又嫁到了尤家,张家与她有十数年音信不通了。

“姐姐那边也未必就过什么好日子。”

不同于尤老娘和姐姐的期待,尤三姐担忧的很,“人家是国公府邸,当初娶姐姐,又何尝不是因为,我们家好拿捏?”

有什么事,她们都无力给她伸头。

“胡说,你姐姐可是沈夫人亲自看上的。”

尤老娘还要奔波家中生计,对外面的消息,还是很灵通的,“她为她的孙儿考虑,选你姐姐不假,可也不是那等会搓磨人的人。”

这一两年,大姐儿的书信,字里行间都带着轻快。

“如今你们又要有亲外甥了,对他们家的人敬着些就是,我们只要管好你姐姐和外甥的身体。”

其他的,她都不强求。

人生过半,死了两任丈夫,尤老娘早已认命。

别人能不能看得起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能不能活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