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章 三清观道士应召(1 / 1)

将十三一行人送走后,周粥他们再次来到了白石山。

出门前,郭叔和找到她,说是黄连素的提取有进展了,但是绿矾油快要用完了,让她回去的时候再弄点回去。

周粥不知道上哪找绿矾,那就只能去白石山上的三清观了。

今日他们来得早,路上遇到了不少香客。

来到道观前,周粥还在思考自己要如何描述上次那个道士时,一旁就传来一个惊喜的声音:“施主,您可算来了!”

是那个小道童。

周粥有些惊讶,虽然上一次她给钱确实大方,但也应该不至于这么受欢迎吧?

那小道童眼里的星星都快冒出来了。

“你们有事找我?”周粥问他。

“非也。”小道童蹬蹬跑到周粥面前,认真地行了个礼,“师父他老人家即将远行,但还惦记着与施主您的约定,担心自己去了之后,您再来观里找不到他,这才让我一直在此处守着。”

“道长要远行?”周粥想到城门口的告示,问道,“可是要往京城去?”

“施主您也知道了?”小道童睁大眼,又行了个礼,“师父说,他修道多年,想去检验一下自己的道行,所以约了几位师伯师叔一同上京,若是您再来晚两日,他们就不在观中了。”

“你师伯师叔们都去了,观里还留人吗?”周粥问他。

“留,我与师兄们都在观里。只不过师父说我们道行浅薄,还不到炼丹的时候,炼不了绿矾油。施主这次也是为了绿矾油来的吧?”

“是。”

周粥点头,还想说什么,却见小道童转身就跑。

“我去叫我师父来,这下他们就不用担心盘缠的问题了!”

周粥:??????

她看了看眼前这座道观,虽然不大,但香火鼎盛,就算来上香的香客没多少钱,一人送个几文,也不至于拿不出上京的盘缠吧?

他们是几个人去京城,又不是几十个人,而且还会有官府组织的队伍,那能要多少钱?

一旁其他人因无所事事,也在打量这座道观。

王鹏举忽然道:“这观门好像修过,里边的三清像也重新镀了一遍铜,这道观果真是无本的买卖。”

其余人就道观来钱的速度讨论起来,而周粥也知道这些道士们的钱用到哪去了。

怎么说呢?

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吧!

不多时,小道童的师父来了,还有另外两个年轻的道士。

这一次,他直接把他们炼制的绿巩油都带了过来,足足装了八个罐子。

“姑娘,知道你需要,所以我们多炼了一些。你若是要不了这么多,我们便留作自用。”

“用得了,这些我们都要了。”周粥直接让丁大忠给钱。

因为丁大忠暂时负责店子的管理,所以周粥直接给了他一部分银子的支配权,这一趟出来,他们带的钱全在丁大忠身上。

“我听说道长近日准备进京?”周粥直接开口问他。

并不是她想多管闲事,实在是她没有硫酸的原材料,如果这些道士都折在京城了,她想弄出来的东西该怎么办?

很多化学实验都需要用到硫酸的。

重点是他们现在的关系还没有好到询问对方原材料的来历,若是失去这个供给商,下一次就得到更远的地方去找了。

道士皱起了眉头:“我那徒儿修行不够,净喜欢多嘴,回头看我怎么罚他!”

周粥笑着为小道童说话:“非也,其实是我们在城门处看到了告示,顺便问了两句。”说完,她正色道,“不过道长听我一言,如今京城形势复杂,只怕并非进京的良辰吉时。”

“多谢姑娘关心!不过我与师兄弟们并非冲着赏金去的,而是想借此机会,到京城与那些被圣上聚集到一起的道友们交流一二,验证自身修行成果,并不准备牵扯进这桩因果中。”

“道长这么想,反倒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姑娘此言差矣,圣上召集在先,我们决定动身前往京城在后,旁人生出这样的想法无可厚非,只要我们自己知道我们的目的即可。”

“那我在此先祝道长们此行一路顺风。”

周粥与道士聊了一会儿,便提出了告辞。

这次她带的人多,八坛硫酸,一人一坛,也不是特别难带。

等她下到半山腰时,这才想起她又忘记问这个道士的道号了。

不过现在也不重要了,对方即将远行,虽然说是借这个机会与其他进京的道士们交流,但人在很多时候都身不由己,周粥只能祝他心想事成了。

回到幸福村,轻松了几天,大家又开始忙碌起来。

村子中的建筑一栋一栋地增加,而且有了现成的木头,搭建起来的房子比最初的那些更加美观大方。

若不是周粥劝阻,他们都想把之前建来住的这些平房推平,重新建一批新房子来。

时间过得飞快,冰铺已经做好了所有的前期准备,冰也转移到了铺子的地窖中,就等选定的良辰吉时正式开张。

丁大忠用他走镖多年练出来的口才,结交了不少桂平县的权贵,有不少人都愿意来捧场。

也就是这时,王鹏飞的第二封信被邮人送到了店铺中,而周粥一直等待的甘蔗,也上市了。

“姑娘,王鹏飞现在到哪了?”

店铺后院,一群人围在周粥身边。

王鹏飞在村里的人缘很好,之前还跟着大家一块去打猎,个个都跟他称兄道弟的。

他乍一离开,好些人都不太适应,后来才慢慢习惯他的不在。

上一次十三来时,带来了他的第一封信。不过信中内容不多,只是说他安全抵达梅关,并且被十三邀请到寨子里做客,听说十三有来找周粥玩的想法,他就把村子的位置告诉了对方,并托她带了信。

而第二封信,则是他从广州寄来的。

从浔江平原到广州其实比到梅关近得多,不过王鹏飞记得自己此次出行的目的就是帮周粥送信,所以他先去了梅关,然后才折返广州找楚凌骁。

不过寄第二封信的时候,他已经在广州待了三天,但没能打听到楚凌骁的下落。

所以他准备在广州再待几天,如果还找不到人,就准备返程。

为了不让村里人担心,他先托人带了封信回来。

算算时间,如果顺利的话,他估计已经在返程的路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