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命案(1 / 1)

这段日子,京城里最大的事儿就是赵泽回京。但他进京不到三天又离开,仿佛没回来过一般。

不同的是,景王府没了萧条的模样,变得鲜活又有朝气。

一大早,卖花的就推着车等在门口,有娇俏的小丫鬟跑出来,选了大半车的花,然后喊人往里搬。

那花农心满意足,王府这次挑了不少,除去本钱还能赚上一笔,过年的时候,全家都能穿上新衣。

正搬着花,那小丫鬟跑出来笑吟吟地付了银子,“我们王妃说,既然拉来的是一车,那就收下一车,多花些心思都能养好的。”

花农喜出望外,千恩万谢地走了。

没一会儿,出门采买的也回来了,带回新鲜蔬果,柴米油盐,还接了裁缝来给府里下人量尺寸做新衣。

这次来的小裁缝是李冬花和张慧,她们在霓裳时就本分踏实,到了裁一阕只闷头干活,被孟庆娘看上带在身边。

凡是交给她们的活,从没出过纰漏,孟庆娘时不时提点一番,手艺更胜从前。

这次能到王府裁衣,是孟庆娘推荐的。府里仆从不少,容娴特意叫人收拾屋子给她们住,等全部量完再回裁一阕。

府里小丫鬟一波一波去量衣服,门口又来了拉货的马车,上面是杜氏锦瓷送来的摆件。容娴亲自出门嘱咐轻拿轻放,都抬到老太妃那边。

老太妃拉着杜春枝的手,笑眯眯说道:“总是挑最好看的给我,一看见这些,就觉得我是全京城最有福气的老太婆。”

杜春枝笑出了声,“自家就有瓷窑,当然要用最好的,您又是老祖宗,自然先往您这拿。”

老太妃道:“咱家瓷窑做得不比官窑差,有些花样连宫里都没有呢。等王爷平乱回来,咱娘俩也办个宴,叫别人眼馋眼馋。”

杜春枝上辈子帮姚知婉筹备过酒宴,王府的规格却是没碰过,于是大大方方道:“到时候您吩咐就是,有不懂的我就追着您问。”

老太妃哈哈大笑,“咱们办完宴席,别人再办时,就会觉得家里碗啊、碟啊、花瓶啊,都不如景王府的好看,就会去咱家铺子里使劲儿往回拉瓷器。”

杜春枝笑得停不下来,有丫鬟急匆匆走来,说大小姐的信到了。

杜春枝赶忙打开来看。

有她在京城主持大局,家里生意便不用玲珑出面。

再加上柳先生跟着赵泽平叛,不知什么时候能回来。玲珑突然闲下来,浑身的劲儿没处使,便跟着余庆回府城运货,顺便去看看杏花和舅舅。

玲珑信上说,二舅舅成了瓷窑的顶梁柱,他以前跟着东家做瓷器生意,见得多,对“美”的感知优于常人。再加上师傅老顾倾囊相授,技艺提升极快。

余庆哥在京城买了不少东西,大多是给杏花的,杏花已经在绣嫁衣了。

玲珑告诉二根叔,等杏花姐姐成了亲,娘要将他们一家接到京城。二根和巧娘深思熟虑一番,决定先让杏花过来,他们还想替杜春枝看着府城的生意。

二根说不着急,等有了得用的新人,再去京城享福不迟。

信上还提到了宋垚。

宋真卿失踪,听人说在府城出现过。毕竟是亲儿子,宋垚终于舍得出门了。

他带着老娘去徐家找宋慧慧,跟她要钱去府城,宋慧慧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嫌弃得不行。

“徐家生意已经不归徐兆管了,他好几个月没出门进货,还抬进来两房妾室。如今总往小贱人房里钻,连瞧我都不瞧。我手里这点儿家当都不够自个儿花的,哪里有银子给你们?”

到了最后,宋慧慧扔出五十个铜板,“就这么多,你们省着点儿花。”

宋垚老娘气得坐在门口大骂,说宋慧慧不孝,连亲娘都嫌弃,被徐家人撵了出去。

宋垚拿着那五十个铜板,和老娘走着去府城,千辛万苦终于到达。俩人四处打听,还真就找到了宋真卿。

宋真卿还跟着那富家子呢,他当然不会说实话,只说这小院是自己挣钱买的。宋垚老娘一听,住下就不走了。

那富家子自然不乐意,宋真卿便想了个法子,带宋垚和老太婆在城里走了一圈,看了杜春枝所有的铺面。

宋垚娘眼睛都直了,到了成衣铺就嚷嚷,说自己是杜春枝的婆婆,要铺子里拿银子孝敬,还要置办几身衣服。

成衣铺主管,还负责出门采购衣料的是四喜。这两年四喜被委以重任,越发沉稳干练,二话不说直接报官。

老婆子撒泼打滚,四喜也不怵,“我们大当家是有夫君的,凭你一张嘴就敢称婆母?你有什么话跟官老爷说,在我这一亩三分地,打滚脏了我的地面,也得拿银子来偿。”

老婆子撒泼不成,便催着宋垚和宋真卿去各个铺子闹事。宋垚本就是个废物,而宋真卿已经闹过了,可不想再被扔到砖窑去。

于是他撺掇老太婆说:我娘生意都做到京城了,你们若是能找到她,这辈子吃穿不愁,还有大把银子花。

宋垚娘一拍大腿,上京城!宋真卿巴不得他们离开,给了些银子,赶紧将人送走。

玲珑在信里提到这事儿,杜春枝不以为意。

这一路山高水远,路上也不太平,没有车马护卫,银子都未必能保住。想来找麻烦,能顺利到达京城再说吧。

家里的事情忙完,杜春枝出门去了自家货场。

这里本是霓裳成衣坊,收来之后,好的裁缝去了裁一阕,有用的物件也都搬了去。

杜春枝的大哥杜春隆出海归来,带回大量珠宝香料,杜春枝派人护送,直接将货拉到京城来。

这地方重新挂上牌匾,如今是“杜氏货场”。来自海外的珍惜货物运过来,在这里分类保存。

大哥拿回来的都是稀罕物,杜春枝不打算放在店铺,拿去拍卖比在铺子里标价售卖赚得多。

她在货场选了几样贵重货物,派人送到拍卖行,又去平阳侯府找姚知婉。

刚一进门,姚知婉便拉着她坐下,一脸严肃道:“林昭月犯了命案,被官府抓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