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和而不同(1 / 1)

离开春甫堂后,谢晚坐长途汽车回到安县。

坑坑洼洼的土路颠得谢晚昏昏欲睡,胃里翻江倒海。

一百公里不到的距离,车子开了四个多小时。

她脑子里很自然的就飘出了那句经典的标语——要想富,先修路。

安县没有自己的工业,但是安县有大量富余的劳动力,如果将这些劳动力组织起来,搞基建、搞运输,未尝不可。

谢晚一回到县里,就召集了县交通局的同志到县政-府来讨论。

一听到新来的谢副县长想将安县到南城的那条公路修成柏油公路,县交通局的局长张涛像看白-痴一样的看着谢晚问:

“谢副县长还不了解咱们安县的财政情况吧?

这事您跟庞县长和钟书-记商量过吗?

您知道要修这条路,需要多少钱吗?”

谢晚谦虚的说:“在这方面,交通局的同志们才是专业的,所以我先请各位过来,就是为了讨论修这条路的可行性、必要性和预算。

如果这条路修了能推进县里的经济发展,那么,咱们就做好预算,今年没有预算,不代表明年不会有。”

张涛完全没把谢晚的话听进去。

一个刚来的毛头副县长,好大喜功,开口就要修路。

谁都知道修路出政绩,但是那也得有钱修啊!

安县一个贫困县,温饱都没有解决,就要修路?

县里的一切基础建设,都要靠市市财政拨款。

她要是能将这笔拨款要下来,张涛觉得自己可以把脑袋摘下来给她当球踢。

尽管心里各种腹诽,但张涛明面上还是跟谢晚打着哈哈。

“谢副县长既然有着想法,那么咱们就讨论讨论……”

不过这事能不能成,毕竟是领导安排的工作,也算正事一件。

大家还是挺认真的讨论了起来。

必要性自然不用说,现在的那条老公路,已经是二十几年前修的了,好多地方都还是土路,一到下雨天,到处积水不说,车子还容易陷进去。

南城是市里,安县无论经济、行政各方面都依赖南城,如果有了这么一条路,肯定会极大的提高安县人民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

而且,安县的农产品,也能更快的往市里运输。

可行性嘛,从地质地理上考虑,都没有问题,归根到底就缺一样东西——钱。

讨论完后,谢晚说:“张局长,麻烦你们回去后,将今天的讨论内容,形成文字材料。

包括预算,都尽快的报上来。”

张涛满口答应。

出了市政-府的大门,几位交通局的同志一起哈哈大笑,彼此心照不宣。

张涛瞪着下属们骂道:“你们几个,给我闭上嘴,别让我在外面听到你们传领导的笑话。

这笑话要是传出去了,她肯定就知道是咱们县交通局的人在背后议论的。

官大一级压死人,到时候,挨批的可是我。”

公路管理科的李科长是刘副县长的小舅子,知道一点内幕,提醒大家道:

“这谢副县长来的第一天,就把我姐夫整了一顿,听我姐夫说,是个转业军人,很能打。

大家还是小心一些,她安排的事,咱尽快给她交上去吧?”

张涛拍着李科长的肩膀笑道:

“能打?我不信她还能打咱一顿。

我现在就犯嘀咕,她不会是想学部队那一套,发挥艰苦朴素的精神,让咱们都到路上去挖土修路吧?”

众人齐声哄笑。

李科长也不知具体的内情,只是听自己姐说,那天他姐夫去给新来的谢副县长接风,结果回家就生了很大的气,一直在家骂人家丘八。

李科长跟着大家笑归笑,不过他很聪明,他认为连他姐夫都犯怵的人,自己还是最好不要惹的为妙,所以提醒张涛他们,谢副县长安排的工作,最好大家还是认真完成。

可惜,其他人都没有将李科长的话给听进去。

谢晚把这事安排下去后,记入了自己的时间表,就放在了一边。

因为她回来得本来就挺晚了,已经快到下班时间,秘书方文斌进来提醒她:

“谢副县长,您到安县已经一个多星期了,还没有去向钟书-记汇报工作吧?”

谢晚问:“钟书-记不是出差去了吗?”

方秘书道:“已经回来了。

估计今天一天都在等着你去汇报工作呢。

您若是不去,怕是影响不好。”

谢晚一拍脑袋,立即问方秘书要了电话,打去了市委秘书处。

县政-府和县委其实就在隔壁。

谢晚一路小跑到县委,看见许多同志已经拎着包下班了。

谢晚心里知道,今天赶来见钟书-记和明天一-大早过来,很可能在一些人的眼中,性质完全不同。

她有些庆幸方文斌及时提醒了她。

“钟书-记,不好意思,还让您老等我了,是我的不对。”

谢晚一进办公室就开始道歉。

钟力勤是个五十几岁的老头,穿一身灰色的中山服,看上去有些老派学者的气势。

他正在写毛笔字。

并没有因为谢晚的到来,而停下了手中的笔。

也没有回答谢晚的话。

谢晚尴尬的打量着这间办公室。

墙上挂着一幅写着“人民公仆”的书法横幅,笔力遒劲,像是大家之作。

谢晚探头去看桌上钟力勤正在写的字,发现跟墙上的字体和笔意都很近似。

写完最后一笔,钟力勤放下毛笔,抬头冲着谢晚招手:

“小谢啊,你来看看我这几个字写得怎么样?”

谢晚看到宣纸上的“和而不同”四个大字,绞尽脑汁,将自己能想到的溢美之词组织了一遍,赞不绝口。

钟力勤挺高兴的说:“既然你喜欢,那这幅字,就送给你!”

谢晚忙奉承道:“那我可是赚了。

钟书-记您可是省书法协会的理事,我来之前就听说,咱们安县有一位王羲之。

能收藏安县书圣的字,我可要拿回去裱起来,当作传家之宝。”

这马屁拍得钟力勤浑身舒坦,脸上的笑容越发真切起来。

“小谢啊,我刚回来,就听说了一些关于你的传言,我还担心你是个不合群的,现在看来,是我多虑了!”

谢晚连忙做保证:“团结同志这一点,我还是时刻警醒着自己的。

只不过,碰到工作上的事,可能大家会有一点意见分歧,尽量求同存异嘛。”

这跟钟力勤刚送她的字,其实是一个意思。

谢晚明白那四个字,其实就是钟力勤特意写给她的。

估计是钟力勤回来后,已经有人告了她的黑状。

谢晚要想在安县开展工作,就必须得到钟力勤这位一把手的支持。

县委书-记在法理上虽然没有一票否决权,但是实际操作中,基本可以做到一票否决。

因为其他的常-委,升迁之路都捏在他手里。他如果否决的事,基本上半数以上的常-委,都会跟风否决。

谢晚还是希望能得到这位县委书-记的支持。

谢晚本来想跟钟力勤汇报一下自己一些近期工作上的打算,结果钟力勤却说:

“今天咱们是第一次见面,工作上的事,这周的常-委会上再谈。”

谢晚想着人家书-记也是才出差回来,忙点头称是,陪着钟力勤下班走出了县委院子。

看到门口停着庞明的车,谢晚识趣的打了一个招呼后,告辞避回了县政-府院子。

钟力勤上了庞明的车,看见其他几位副市长都在,叹了一口气说:

“我看你们也不能怪人家小谢不合群。看看你们几个,整天抱团,人家一个新来的,想合群也难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