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9章 意兴枝作剑,埋下一粒剑道的种子(1 / 1)

古老的泉眼被灰色的气息弥漫,十数日时间都没有恢复,万年寒潭最终凝结出岁月的冰霜,顾余生身上的暮气这才退去大半。

“顾先生!”

“你在哪?”

整个洞天内,都是孩童和村民寻找他的声音在回响。

流水潺潺过,一群孩童终于发现了在泉眼边的顾余生。

“顾先生,您在这里!!”

书院的孩童们呼呼喘着粗气,从涧涧溪水和崎岖的山路走来,顾余生睁开眼,看着那些孩童张开手臂欢呼着朝自己奔来,眼前的一幕与记忆深处的那些面孔逐渐重叠,现实与过往的交织,让顾余生身体内的岁月荒气迅速消退。

“你们怎么来了?”

顾余生脸上露出平静的笑容,打量着争先恐后跑来的面孔,他们脸上的汗水打湿了头发,单薄粗糙的衣服沾满青苔和溪水,光着脚丫子站在水里面,一个个脸红扑扑的,叽叽喳喳开心得不得了。

“我们到处找您,终于找到您了。”有学童鼻子一酸,扑在顾余生的面前,哇的哭出声来,“顾先生,我们还以为您不要我们了呢。”

“没有的事,我这几天为你们准备一些书,以后你们长大了,也还可以看一看,念一念。”顾余生目光扫过面前的孩童,那一双双干净无比的眼睛让他平静的内心泛起涟漪。

原本他已打算在了却心事后就悄然离开,可眼前的场景,让他内心又多了几分悲悯,世间的事,他终究无法断离舍,纵然还是会沾染因果,他亦无所畏惧。

“你们都到我跟前来。”

顾余生右手招了招,让每个孩童走到自己身前,用手摸了摸他们的额头,替他们擦掉额头的汗水,青苔和泥巴,悄然在他们的心里埋下一粒种子。

“今天我不教你们读圣贤书,教你们一些别的东西,能学多少学多少,回去后不要告诉大人,就当是我们之间的秘密。”

“是,顾先生。”

一众孩童脆生生地答道。

“嗯。”顾余生满意地点点头,目光移转,在泉眼旁边捡起一根树枝握在手上,“我手上握的是一把剑。”

“哈哈哈!”

顾余生话刚落,立即让孩童们下意识地大笑起来,他们并非嘲笑,只是内心单纯地觉得树枝就是树枝。

“假装……假装我手上的是一把剑,”顾余生面容带笑,他在寸光阴结界里总共修行了将近三百年,内心的寂寥可想而知,孩童们的笑声是最好的时间良药,他比任何时候都有耐心,“你们好好看,好好学,我只耍一遍。”

顾余生缓缓起身,将手中树枝一横一竖地慢慢挥动,每一次挥动,他都会刻意的放慢,让每个孩子都能够看得清清楚楚,他施展的,是剑道最基础的剑招,每一次抬手,移步,转身,曲臂,都像极了那年青萍山桃花缤纷的季节,那位候在山上等着学剑少年的苍影。

光透过高高的树林,斑斓的光在林间溪水石头上晃动,孩童们老老实实地站着,目光随着少年的身影不断转动。

良久。

顾余生将树枝收贴在手臂之后,轻轻吐出一口气:“就教你们这些吧。”

话落,地面的石板和墙面上出现一道道刚刚用树枝挥斩过的剑痕,每一道剑痕都似石匠的精心雕刻,可某些剑痕又如握笔如龙飞旋转,去势急,来势也急。

“若是你们喜欢练剑,以后就翻过山到这里来看一看,若是喜欢读书,我也会在书院给你们留一些。”顾余生摸了摸肚子,“我去给你们捉些鱼来烤了吃,你们不妨找些树枝当剑,练一练。”

“是,顾先生。”

孩童们恭敬回答,有人去寻找满意的树枝,攀爬上高高的树杈,要折一根笔直且美观的,有人从地上掰竹子,有人从林间随缘捡起一根干树枝就当剑,有孩童呆呆地看着墙上和石板上的剑痕,蹲下去用手触摸,也有孩童对捞鱼更感兴趣,屁颠颠儿的跟在顾余生身边,把水塘扒开,兴高采烈潜水摸鱼。

“先生,先生我抓到一条鱼了,哈哈哈!”

唰唰唰。

一个机灵的小丫头手握摇摇摆摆的鱼,脸上被溅了许多水渍,她眼睛明亮地问道:“先生,我以鱼为剑,可以吗?!”

“当然可以。”

顾余生并不强求每个孩童都走上剑道之路,也不想改变他们最纯真的想法,所以即便他在教孩童们读书,也没有问询他们的名字,只是那握着鱼的丫头不断在水塘里模仿着他刚才挥动树枝的动作,虽然有些柔弱,但顾余生还是忍不住多看了几眼。

“你叫什么?”

“姜小鱼。”小丫头凑到顾余生跟前,仿佛因为先生问她名字而无比激动,“顾先生,我请您吃烤剑……烤鱼!”

“烤剑?”顾余生一愣,忍不住笑起来,“好,烤剑的味道,我也很想知道,其实捉鱼、烤鱼和练剑也是一样,在于你心里是怎么想的和你心里不怎么想的,随心所欲。”

顾余生忍不住又多指点一句。

小丫头歪头想了想,若有所思,这时,她手上摇摆的鱼挣扎着重新掉进水里,小丫头果断地噗通一声扎进水里,片刻后重新抱起一大条鱼,鱼尾巴啪啪啪拍打在她脸上,“顾先生,满河的鱼都是我的剑……这条鱼大,烤……烤了吃!”

其他孩子见姜小鱼居然捞了一条大鱼,连忙欢叫着一起把鱼抱到岸边,等着顾余生教他们烤鱼吃。

顾余生看着那一条鱼被小丫头和小伙伴高高举起,带着笑容的脸上露出一抹沉思:满河的鱼都是我的剑。

这丫头,是个先天练剑的苗子!

泉眼边,顾余生为每个孩子都烤上一条滋滋冒油的鱼,让他们吃饱,村里的大人们很快也找到了顾余生,悬着的心这才放下,领着各家孩子回书院去了。

接下来的日子,洞天内恢复了往日的平静,各村的良田被稻穗染上金秋的色彩,后山泉眼奔流的溪水前几天还有不少孩童来,随着日子的平淡渐渐的也变得越来越少,毕竟随缘让小孩子们每天重复做一件事,日子久了也会枯燥。

每当夕阳落下之后,回到村北小院的顾余生都会在墙上留下一笔又一笔的印记。

这一夜,月上院枝,顾余生看着墙上的越来越少的笔痕,目光移转落在一排较长的‘一’字印记上,印记的上方,被他画了一条鱼。

姜小鱼。

这是顾余生在此方洞天唯一特别记住的名字。

“先生,明天开始我们不来书院啦,”篱笆墙探出个小脑袋,小丫头手上拎着一条大鱼,用力地挂在篱笆上,露出一排还没整齐完的洁白牙齿,“送先生烤了吃。”

小丫头说完,一溜烟哒哒哒的跑远了。

顾余生走到篱笆边,用手把鱼提过墙来,掂掂手。

这鱼挺沉。

顾余生没有把鱼烤了吃,而是走到村里的溪水桥上,把鱼放进河里。

如果小丫头心中的鱼是一把剑,那就先藏在河里。

但愿她有朝一日还记得。

顾余生低头看桥下河水不息地流向远方。

一条河,代表着不同的时间:

过去。

现在。

未来。

“原来是顾先生在教我家那丫头。”

桥头,少言的姜风静步走来,朝顾余生抱拳作揖,月光落在上了年纪的姜风身上,今夜的他比起往常有些许的不同,他的腰间配了一把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