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李积最辉煌的时刻,攻灭高句丽!(1 / 1)

“高句丽国内突发变故,

大唐帝国自然不甘心只做个吃瓜人。

唐高宗李治一直想建功立业,好向李世民证明自己的能力,

如此千载难逢的好机会,他怎会轻易放过?

就在唐高宗李治琢磨着怎么才能师出有名的时候,高句丽那边儿突然来人了!”

“原来,

战斗打响后不久,

渊男生便察觉自己竟然好像有点儿干不过弟弟们啊!

于是,他立刻派遣儿子渊献诚奔赴唐朝求援。

李治见到渊献诚后,心中兴奋不已,立马着手安排大军千里驰援!

十一月李治颁布诏书,

任命已经七十三岁高龄的李积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

李积召集了薛仁贵、契苾何力、庞同善、高侃、郭待封等国内几乎所有能征善战的猛将,

再率领五十多万大军,

以排山倒海之势压向了辽东。

李治的心思已经非常显而易见了,

他就是要趁着高句丽内乱之际,

一举将其击溃,覆灭!

历史上这一战,

是大唐与高句丽的最终对决,

也是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灭国战争!

最终,大唐胜利,高句丽覆灭!

唐高宗李治完成了隋炀帝杨广和唐太宗李世民都未曾做到的大功绩!!”

李世民眉头一挑,

随即不动声色的瞟了一眼身旁的李治。

这小子脸色有些发红,好像很是兴奋。

也是,

李世民排名历史十大功勋帝王第二,而且最擅长的就是沙场决战!

能在这方面有超越李世民的功绩,想想,确实还是令人很值得骄傲的。

……

“乾封二年(公元667年),李积率领五十余万大军,抵达辽东前线。

但他没有正面进攻,

而是绕过了两百里宽的辽泽,以及一千里长的长城,

直捣高句丽在辽东的重要重镇,新城!

新城坐落于高尔山之巅,

其规模宏大,东西长一千二百米,南北宽九百米,最高点海拔达一百五米。

此城依山而建,地势峻峭,

城墙坚固,守备森严,易守难攻。

就连李积看了新城,也感到十分的棘手。”

“开战前夕,

李积便向全军下达了攻坚指令,

因为新城是高句丽西部最关键的要塞,他们必须不惜一切代价去夺取它。

唐军来到高尔山西南方扎营,为可能的持久战做好充分准备。

但就在唐军刚刚部署完毕,准备投入长期战斗时,新城内部却出现了一个意想不到的转折。

一个名叫师夫仇的人,

眼见城外唐军威武雄壮,士气高昂。

他寻思着与如此强大的军队作战,可能是死路一条。

于是,他果断把新城守将给绑了,然后直接打开城门向唐军投降。”

“李积意外获得这样的‘大礼’,自然是欣喜若狂。

他迅速且有序地接管了新城,

并抓住这个敌军信息空当的机会,派出大军四面出击。

只在极短的时间内,唐军就占领了新城周边的十六座城池,取得了巨大的战果。

局势已经被打开,李积便决定全力出击。

他把麾下五十余万大军分作两路:

一路,由契苾何力、薛仁贵、庞同善、高侃等将领率领,

继续留在辽东地区,攻打其他未被占领的城池。

另一路,则由他亲自挂帅,

直扑鸭绿江畔的重要城镇乌骨城,

为接下来的渡江战役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

“李积离开之时,

新城周围的形势其实依然非常严峻,

周围还有将近二十万的敌军虎视眈眈。

其中有十五万高句丽军队分布在金山、扶余等辽河上游地区,

另外还有数万靺鞨兵,驻扎在新城东六十多里外的南苏城周边。

这群靺鞨人,

就是在李世民亲征高句丽时,叛变了大唐后,被李世民活埋了三千俘虏的那个民族,

他们也正是后来女真人和满清人的先祖。”

宋徽宗赵佶看到这儿,忍不住叹息道:“唐太宗应该把他们全埋了,省的祸害我们大宋啊!”

站在赵佶身旁的李纲、种师道等人闻言,顿时惊讶的互相用眼神交流了一番,

“陛下以往不是这种‘暴戾’的性子啊!怎么突然转性了?”

“应该是进了昏君榜,受了刺激,有所醒悟了吧?!”

“可能也有康王的原因……”

“无论如何,这是好的开始!”

“……”

“面对眼下的困局,

契苾何力决定采取分而治之的策略,

优先攻击相对较弱的靺鞨兵,夺取南苏城,

再回过身应对那十五万高句丽军队。

为此,他留下庞同善、高侃等人守卫新城,

自己则带着薛仁贵向南苏城发起了进攻。

面对装备精良、战斗力强悍的唐军,靺鞨兵显得力不从心。

他们的军心和斗志,在唐军的猛攻下很快崩溃。

契苾何力和薛仁贵势如破竹,短时间内便连续攻克了七座城池,斩杀敌军一万余人。

但就在他们取得一连串胜利的同时,背后的隐患也逐渐显现出来了。”

“高句丽的十五万大军,在得知唐军分兵行动后,

他们便趁机利用新城防守空虚,迅速包围了城池。

留守的庞同善和高侃等人,

面对高句丽军队的围攻束手无策,

新城被高句丽军攻破,似乎已经成了时间问题。

契苾何力在接到新城的告急消息后,

立马派遣薛仁贵率军回援,

而自己则继续与靺鞨兵周旋。

薛仁贵深知事态紧急,

他带领着部下日夜兼程,疾行六十余里,终于在新城沦陷之前赶到。”

“高句丽大军正全神贯注地攻城,对薛仁贵军的出现毫无防备。

薛仁贵不顾长途奔袭的疲劳,立即率领唐军就冲入了高句丽军阵中。

唐军搞偷袭,加上薛仁贵本人又是勇猛无双,

高句丽军队被他们一通乱杀,

杀得心惊胆寒,尸横遍野!

战马的铁蹄在高句丽军阵中肆意践踏,惨叫声此起彼伏,场面惨不忍睹。

新城留守的庞同善和高侃等人见到这一幕,顿时士气大增。

他们立刻打开城门,率领守军从山上俯冲而下,与薛仁贵形成两面夹击之势。

最终,

高句丽大军在唐军的两面夹击下溃不成军,

丢下满地的尸体,仓皇而逃。

面对败逃的高句丽军队,

薛仁贵当机立断,命令高侃率领本部人马先行追击。

而他自己在稍作休整后,

也加入了追击的行列,不给敌人任何喘息之机。”

“这小子不错啊!”

李世民看着在敌军阵中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的薛仁贵,顿时爱才之心大起,“来人,去把薛仁贵,朕有大用!”

“陛下……按照年龄推算,薛仁贵此时恐怕只是一个孩童啊!”长孙无忌在旁边好心提醒道。

李世民却无所谓的笑了笑,说道:“从小调教起来,那不是更有趣味吗?”

长孙无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