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叫门天子朱祁镇(1 / 1)

“土木堡一战,明朝惨败。

六十几位文臣武将壮烈牺牲,二十余万将士几乎全军覆没。

明英宗朱祁镇本人也被瓦剌活捉,沦为阶下囚。

但更令人无语的是,

这位皇帝在敌军手中为了苟延残喘,

竟心甘情愿成为敌军的肉票,

协助敌军勒索自己的国家,

还因此被后人冠以了一个‘叫门天子’的耻辱之名。”

于谦、王直等人面色大变。

要是朱祁镇真这么干了,大明倾覆就在旦夕之间啊!

“看来,我们得提前做好准备了!”于谦紧锁眉头,沉声说道。

“你打算做什么?”王直有些担忧地问道。

“先去见太后,提前说服她,以便日后可以随时另立新君!于谦当机立断,说道。

没办法,朱祁镇的表现实在太过辣眼睛。

为了不让这位昏君继续祸害自己的国家,于谦觉得自己必须采取行动,为大明王朝的未来未雨绸缪。

虽然这样的决策可能会引发一系列的政治风波,甚至给于谦自己招来祸端,

但相比于国家的安危存亡,个人的得失又算得了什么?

“可太子年幼……”王直还是很犹豫。

“不是还有郕王殿下吗?”于谦说道,“郕王殿下是一个有才能、有胆识的人,完全可以胜任这个重任。

现在最关键的是要得到太后的支持,只有这样才能顺利地另立新君。”

“可如今陛下还未失败,我们说这些是不是太早了一些?还是先看完直播再说吧。”

老成持重的王直,最后还是婉拒了于谦的提议。

“唉……”于谦长叹一声,没有再劝说。

他也意识到,自己确实有些心急了,事情还没有到达那一步。

那便继续看苏治的视频盘点吧,

“瓦剌太师也先活捉了朱祁镇后,得意洋洋地押着他前往北京城。

他利用朱祁镇作为筹码,

逼迫他向宣府和大同的守将罗亨信和郭登喊话,

要求他们打开城门放瓦剌骑兵进城。

朱祁镇贪生怕死,竟然真的对着守关将士大喊大叫,要他们打开城门,放瓦剌入城。

但是忠于明朝的郭登等人坚决拒绝了他的要求,

朱祁镇也因此对郭登怀恨在心。

后来,朱祁镇复位,便下令处死郭登。

幸得朝中大臣们的苦苦相劝,

郭登虽然逃过一死,但却被流放到边疆,遭受了极大的冤屈。”

“其后,瓦剌人进攻紫荆关,仍旧挟持明英宗叫门,然而守将同样不应。

朱祁镇对身边锦衣卫说:‘只凭天理去。’

反映出朱祁镇丝毫不为明朝和紫金关的命运担忧,以及消极、不负责任的态度。

其后,紫荆关被攻破,守将孙祥战死,瓦剌大军长驱直入冲向北京!”

朱元璋气的胸口不住的起伏,

看那样子恨不得立马穿越过去,

直接手刃了朱祁镇这个无耻的汉奸皇帝!

朱棣的想法也差不多,不过他有更多方式阻止朱祁镇.

比如不让朱瞻基迎娶孙氏,或者提前灭了孙氏?

杨广啧啧两声,说道:“这家伙看起来好像比赵构还要没底线啊!

赵构是跑,是认怂;

朱祁镇这家伙则是直接认贼作父,联手外人转身去坑自己国家和大臣……”

李世民心中庆幸,道:“还好这样的事情没有发生在我大唐身上。”

“比起朱祁镇,刘骜好像也没那么糟糕了。”刘邦突然觉得刘骜好像也变得眉清目秀起来。

于谦、王直还有孙太后等人尽皆默不作声,心中已经哇凉哇凉的了。

但这还不算完,苏治依旧在继续盘点朱祁镇的无耻行为,

“当朱祁镇被俘虏,瓦剌军队杀向京城的消息传来,朝廷上下一片震惊。

负责监国的郕王朱祁钰茫然无措,

孙太后悲痛欲绝,

而大臣们更是陷入了惊慌失措之中。”

“在这紧要关头,

以徐有贞为首的大臣,建议即刻迁都南京以避锋芒。

然而,吏部尚书王直与兵部侍郎于谦则力排众议,提出了截然不同的建议。

他们主张立即召集兵马,坚守京城,并严惩宦官党羽以振朝纲。

由于太子朱见深年幼,难以应对如此混乱的局面。

为了避免瓦剌人用朱祁镇继续向大明讹诈,

于谦等人还向孙太后建议,改立朱祁钰为帝,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尽管朱祁钰再三推辞,但是于谦坚定地表示:‘我等此举并非为了个人私利,而是为了大明朝的安危着想!’

在他们的坚持下,朱祁钰最终接受了皇位,改元景泰。”

“朱祁钰比朱祁镇好太多,甚至有明君之资。

他即位后,立刻安排于谦全权负责京城的防御工作。

于谦临危受命,迅速调动兵马粮草,选拔勇猛之将领,构筑起坚固的城防。

他将明朝的精锐之师布防于城外要地,背倚城墙,列阵以待。

在于谦的巧妙布局与指挥下,

军民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终于成功抵御了瓦剌的凶猛进攻,赢得了京城保卫战的胜利。”

看到这儿,于谦和王直忍不住相视一眼。

果然,历史上的他们还是这么做了!

这条路,走得通!

看到这儿,朱棣忍不住赞叹道:“于谦有勇有谋,与那些迂腐的文人截然不同,实乃大才!”

“可是……他最后还是被英宗给处死了。”朱由检小心翼翼的接了一句。

朱棣默然,双拳紧握。

苏治继续解说道,

“回到明朝,重回皇位后,朱祁镇又犯下了一系列不可饶恕的罪行。

其中最令人痛心的,莫过于对民族英雄于谦的残忍杀害。

在北京保卫战中,于少保居功至伟。

但明英宗却因他拥立景泰帝而怀恨在心,所以将其杀害。

与于谦一同遭难的,还有多位参与北京保卫战的功臣,

如副总兵范广、内阁辅臣王文等,

他们或因未能在明英宗被捕时伸出援手,

或因拒绝配合其卖国行为,最终惨遭清算,被杀害或者流放。”

“朱祁镇能够回到京城,

也是于谦跟朱祁钰说了许多好话,

否则朱祁钰哪里肯让他回来?

于谦对国有大功,对朱祁镇个人有大恩,

可朱祁镇复位后,却忘恩负义,将于谦残忍杀害。

他还给差点覆灭明朝的瓦剌首领也先立庙,

给大太监王振建庙平反,

简直无耻到了极点!”

各个朝代的百姓们开始议论起来,

“朱祁镇如此行径,朱元璋和朱棣怕是会气个半死吧?”

“无耻啊无耻!”

“本以为赵构已经够无耻了,没想到朱祁镇还更无耻!”

“朱元璋、朱棣等人好不容易积攒起了一点儿家底,结果就这么被朱祁镇这个无耻之徒给败光了!”

“于谦就不应该把他接回来啊,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