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瑶罕见娇羞,笑得也有些腼腆。
她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当初她是奉公主的命令,前往西北摸清二十卫帅的底细的。
谁知出了内奸,行踪暴露。
她虽然率众斩杀了那些刺客,但手下皆战死,自己也受了重伤。
要不是让赵安给捡了去,她恐怕很难活命。
也要庆幸那些刺客并非十二卫帅所派,而是一个王爷豢养的死士。
不然她在西北很难待下去。
起初他觉得赵安很傻,别人让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逆来顺受。
后来才知道他是想杀鞑子,为爹娘,还有赵家屯那些惨遭鞑子屠戮的父老乡亲报仇。
只是杀鞑子谈何容易?
她本来并没有抱什么期望。
直到赵安连斩三敌首,又宰百户,砍墩长,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后,她才意识到自己的夫君多么强大!
最让她震惊的是,夫君以一个杂役的身份,愣是靠着杀鞑子,一步步登临冠军侯,而且是大靖开国以来最年轻的冠军侯。
然而,他还是没有任何要停歇的意思。
最近正在改良盐碱地,安置流民,扩充兵马,让原本荒凉的西北数卫生机盎然。
她都觉得自己配不上他了。
公主说得没错,这真是神仙夫君。
随便动动手,便可变废为宝。
随便说说,便又是开蒙书,又是传世诗词,又是开创新儒学的。
在她眼里,都已经不能用开天辟地来形容了。
而就是这样一个男人,对她又极好。
自从离开西北后,她没有哪一天不在想他。
想他操练兵马时的严苛,想他斩杀鞑子时的勇猛,想他逗弄她时的风趣。
不过,最想的还是跟他大战三百回合。
她好想扳回一城。
上次真是太丢脸,太丢脸了。
现在想想都两腿直哆嗦呢……
“你这是身在公主府,心在赵家屯啊!”
萧宁见她这般,打趣了一句,收起腰刀走进书房道:“本公主都有负罪之感了,拆散了你们这对鸳鸯。”
周瑶连忙道:“殿下说笑了。自古忠义两难全,我能在他身边待那么久已经很满足了。也是我自己担心殿下的安危,主动返回的。属下身居要职,殿下却一直没催,属下又怎能不心存感激?”
“我就是与你说笑的!”
萧宁坐在书桌前道:“每次谈起赵安,你都会方寸大乱,看来赵安彻底俘获美人心了。”
“不过像他这种奇男子,天底下又有哪个女人不动心?若不是本公主志在天下,恐怕要与你抢夫君喽!”
这话又让周瑶不知道该怎么接了。
她知道公主一心想的都是江山社稷。
但她能够感觉得到,公主对赵安不同他人。
他们明明还没见过面,却似乎都愿意相信彼此。
可以说不是知己,胜似知己。
而放眼天下间,能够拥有公主这等红颜知己的,恐怕只有自家夫君了。
她也是一位奇女子呀!
萧宁拿着自己亲自写的“赵安语录”,一再品读道:“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他的脑海里怎么会装着那么多振聋发聩之语?他分明是一员战将啊,却能以诗词和儒学力压整个大靖文坛,真是亘古未有之奇事。他这次也是帮了我大忙了,廖光一死,文臣无首,我也可放开手脚对付那些蠹虫了!”
周瑶莞尔一笑道:“殿下知道的,廖光曾盯上我的姐姐,这也是我急着把她送到西北的重要原因。如今看到他去见了阎王,还是以这种方式,当真解恨!”
“这个老匹夫不知祸害了多少女子,早就该死了!”
萧宁拿出几张宣纸道:“我准备写信催一催赵安所说的三本开蒙之书,一旦成书,若是无可挑剔,我会劝陛下将它们推向整个大靖,你看如何?”
这自然是求之不得!
周瑶拱手道:“但凭殿下做主。”
“这还不得你在旁边看着,别回头说我偷偷跟你家夫君飞书传情。”
“殿下就别打趣人家了。”
“哈哈哈,难得你这般,我也是没忍住。顺便再问问国事吧,看看咱们的冠军侯有何高见。”
她洋洋洒洒地写了好几页,然后让周瑶派人快马加鞭送往赵家屯。
等到周瑶离开了,她靠着椅子,会心一笑道:“赵安啊赵安,待来年,我一定要亲自去一趟西北,和你来一场美妙的邂逅。”
“虽说国难当前,我的心中装不下儿女私情,但哪个女子不曾有过幻想?君子之交也可以相濡以沫!”
……
话说赵安搬出论语镇压宵小,又作诗骂了廖光后,便给抛在脑后了。
他还是没想把太多精力放在文坛上,会让他觉得不务正业的。
毕竟一武将,壮大自身,打鞑子才是当前第一要务。
据钟玉所报,拓延部已经开始从大靖正北方撤回精锐了。
只不过为了避免鞑靼兵马被镇北军反扑,速度并不快。
年前应该能把所有精锐都撤回。
这也就意味着年后,赵家军和拓延部必有一场血战。
不是赵家军覆灭,就是拓延部被抹去。
注定极为血腥和残酷。
赵安在督促众将练兵的同时,也在考核整编的兵马。
炎州卫和凉州卫的兵马知耻而后勇,都通过了考核,正式加入赵家军。
但这只是第一步。
他们还需快速融合,赵家军也需要苦练战术和阵法。
啃拓延部这样的硬骨头,赵家军作为一个整体,必须得是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才行。
许辽和董禁也轻松组建了一支万人民兵队伍。
不过训练时,要求很严苛,而且一直在加量。
这么下去,都能达到赵家军的操练标准了。
民兵们也是很争气,既不喊苦,也不喊累。
他们心里都清楚,大战在即。
他们绝不能把自己定位成后勤军,拓延部攻来时不会分男女老幼,也不会管他们是赵家军,还是民兵。
他们也要杀鞑子,保护家园的同时争取早日加入赵家军。
“侯爷!”
负责招抚流民的马元超也回来了,冲着他笑了又笑道:“自打您和张铭做生意后,末将在河谷走廊招抚流民都变得容易了很多,如今如愿招抚两万人。”
“很好!”
赵安拍了拍他的肩膀道:“辛苦你了!一万人分到炎州卫和凉州卫,剩下的一万带去两窝山西南,尽快将他们安顿好。”
本来他这次只打算招抚一万流民的。
但贩卖私盐太赚钱了,张铭又大手一挥,给了一万两银子。
这显然可以让他招抚更多流民。
所以他将人数翻了一倍。
“能够赈灾又可确保接下来募兵无虞,末将并不觉得辛苦。”
马元超连忙道:“这次末将还带回来一千多豪杰游侠,他们都是从中原各地赶来投奔侯爷的,被我在河谷走廊遇到了。”
“一千多……”
赵安一直觉得西北太冷,明年才是中原侠士投靠的高峰期。
没想到还是有这么多人不顾严寒前来投靠。
保守估计,年前他都能用这些豪杰游侠拉起一支五千人的队伍了。
缘于这些人的身体素质非常好,已经到来的都是由他亲自操练,暂时并没有纳入到赵家军中。
说实话,他是有意将他们打造成为一支奇兵的。
现在看来,这个愿望并不遥远。
“元超!”
赵安推心置腹道:“这些人接下来还是由我来操练,你忙完手头的事,可以让兄弟们做好准备了,咱们要在年前出手一次!”
马元超一点就通道:“侯爷是要对咱们正北方的那路鞑子出手?”
“不打残他们,咱们又如何专心对抗拓延部?”
“末将也正有此意,以战带练,方能无坚不摧,末将这就去告诉兄弟们!”
他刚走,周婉便步履轻快走来道:“夫君,京中那位来信了。”
“永安长公主?”
赵安笑了笑道:“你也不用讳莫如深了,我已经知道那位是谁了,我来看看她写了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