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1章 挫败感极强的那种。(1 / 1)

往后的两年的日子倒是平淡。

渐渐地,玉敏公主的婚事也开始提上了日程。

在大夏朝的当朝,萧临在位期间,他明确说过公主不必再考虑和亲之事。

两国若是真有心思交好,可互开往来贸易,或者是长处帮扶,而不是牺牲一个女子来维持假意上的和平。

此话一出,钱贤妃是率先松了口气的。

宫里的玉清公主也就罢了,那是帝后放在心尖尖上的女儿。

可她的女儿不是。

她的女儿只放在了自己的心尖尖上,一旦要是再有和亲的不得已,萧临不会顾忌她的。

现在谁都知道,什么母凭子贵,在皇帝那里早就形同虚设。

实际上。

是子凭母贵。

皇上对皇后娘娘的心意,足以撑得起来允许一个女儿来继承国家大业。

可钱贤妃坐在柳婵面前的时候,柳婵犹豫住了。

“玉敏的年纪是不是有些小?”

两年前玉敏就在栖梧馆里结束了自己的学业。

她私下里问过玉敏。

玉敏说自己想成为一个女将军。

如此,柳婵特意为她重新请了夫子,教一些兵法上的东西,也让她去外面看看。

兵营里这几年也开始铺设女兵,虽说暂时不如男兵得力,可也不是没有用处。

女兵暂时用来保障军营的后勤,这是第一步。

有些东西的成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眼下玉敏学的正当起劲,谈论婚事的话,是不是会影响她?

柳婵想的多了些。

“她已经不小了。”钱贤妃始终觉得心里有那么一丝丝的不安稳。

虽说她对萧临的话松了口气,可有些时候天算不如天算,万一还是有一日想让公主和亲呢?

之前玉敏年纪小,也就罢了。

现在玉敏的年纪正当合适,她已经为此失眠许久,甚至在玉敏过了十四岁的时候,她就整日带了些惶惶不安。

还是早些让她成亲的好。

柳婵将钱贤妃的模样尽收眼底,她暗暗叹了口气,也没好再跟她反驳。

而是问,“那你可有心里的人选?或者是玉敏喜欢的男子也可以考虑。”

她一边嘴上这样问着,一边又想着等到时候问一问玉敏的意见。

玉敏不见得对男子有心,尤其是现在。

“有有有。”钱贤妃听她问这个,眼睛明显地亮了亮。

她有些憋不住地嘴角上杨,显然是刚刚就等着柳婵问了。

“今年的状元,臣妾让兄长问过了,说是家中没有妻室,也年轻。”钱贤妃知道的还不少,“听说这个状元叫许阳,不过二十一岁,他是家道中落的,祖上也是官家,曾做过……”

她恨不得将这个状元家中有几亩地都说给柳婵听。

柳婵心道这是早就看上了。

今年科举,状元确实是个年轻人,萧临这几年刻意打压世家,便有意在贫寒子弟中扶持人。

于是就有了这个状元的诞生。

不然……怕是仅凭着那个状元的学问,轮不到他。

萧临曾说过,才华确实横溢,看事情也一点透彻,但是那人科举时的民生大论中,透着有些虚。

可既是要用他的话,自然是皇帝说谁就是谁。

状元嘛。

每隔三年就有一个,并不是个多么稀罕的物儿。

哪怕是状元,也多数是从翰林院里做起来,现在的翰林院,至少还有三个状元在里面蹲了数年,半点没有挪动的迹象。

还不如后面的一些能在朝堂上混的如鱼得水。

“主要是模样好。”钱贤妃最后说了重点。

她一副丈母娘看女婿的模样,从衣袖里拿出了那状元的画像,朝着柳婵递过去,“你瞧瞧。”

柳婵接过来低头看。

倒是生了个好模样,眉眼周正的很。

只是画像中难以看出眼神如何,到底是个什么人,需要见了本人再说。

“钱正挑的吗?”柳婵问道。

钱正是钱贤妃的兄长,也是钱家的掌舵人。

若说钱贤妃的眼光好不好,暂且放在一边,可钱正身为京城首富,一双眼神精明的很。

“严格来说,也不能是兄长挑的。”钱贤妃果然顿了顿,“他给了几张今年进士的画像,都是家中没有妻室的。”

她挑的状元。

她想的也好,挑就挑个最好的。

不然状元给了别人家,好歹玉敏也是个公主呢。

公主配状元,那不就成了话本子上的男才女貌?

柳婵点点头,说是自己会考虑。

她得让人打探一下状元的品行才好。

钱贤妃本来想说都已经打探好了,可又想了想,万一自家兄长不靠谱呢?

眼前的皇后娘娘还是更靠谱些的。

于是钱贤妃欢天喜地地离开了。

傍晚,是萧玉清先回来的,柳婵自然而然跟她聊起来金科状元的事。

现在萧玉清已经开始接触一部分朝政。

她认得那状元。

“是个聪明人,可一双眼睛里总带着几分寒意。”萧玉清想了想,“儿臣跟他说过话,他话中总带着讨好,儿臣不喜欢。”

当然,她作为公主,又是父皇唯一的嫡出公主。

讨好她的话,理所当然。

但也得看到底是什么身份。

一个状元去讨好一个小公主……怎么都有些怪怪的。

“反正不如虞云晏。”萧玉清摇头,“儿臣喜欢虞云晏那样的,有脑子,有心机,也知进退。”

心机这种东西,并不全然是坏事。

一步步往上爬的人,哪个不是满腹心机的人精精?

可是,你不能有太多的坏心思。

说到虞云晏,萧玉清是真的发愁。

她转移了话题,“儿臣这几年浪费在夫子和虞大人身上的精力,实在是太多了,结果毫无进展。”

这是她自觉认为人生第一大挫败。

挫败感极强的那种!

两人就跟没有开花的木头似的,一个醉心于栖梧馆的学生的学业,一个醉心于朝政。

压根就没有凑在一起的机会。

柳婵撇撇嘴。

女儿的这个心思,早在好几年前就有了。

当然,她曾经也不是没有考虑过这两个人。

犹记得她跟萧临在凤仪楼见到庞旭被揭露了女子之身的时候,是虞云晏过来帮的忙。

她明明记得当时两人都脸红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