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6章 神秘上古遗民(1 / 1)

半炷香后,尘埃落定。

李卓阳环视一周后发现,他此时竟然身在了一处古城之中。

这座城,虽然残破不堪、毫无生机,但是其城池面积,竟然有上百里。

而且,最令人惊喜的是,在这城池的中心位置,竟然隐隐有土灵力散逸过来。

莫非有土灵珠?

李卓阳心中一动,当即便欲朝城中心飞去。

“咔嚓……”

然而,就在其身形刚离地十余丈时,却忽闻左侧数丈外的一间破屋中,发出了一道声响。

“谁!”

李卓阳心下大惊!

而后挥出一道法力,便朝那破屋屋顶击去。

“砰!”

破屋屋顶顿时被掀飞了数十丈,屋内则露出了几个人类的身影。

李卓阳见此,更是惊骇欲绝。

之前,在其环视此城时,其神识已经在附近扫视了一周了,当时并未发现有任何人的气息。

可这几人是如何冒出的?

莫非他们的神识已然超过了自己这堪比元婴境中期神识的强度?

不过,下一瞬,李卓阳便觉自己猜错了。

因为这几人皆是不断瑟瑟发抖,且浑身也无任何法力波动。

“你们是什么人?”

李卓阳用最近一次在绿洲居住的人类语言,向他们问道。

然而,这些人听到李卓阳的问话后,却没有丝毫回应,显然根本无法听懂他的话语。

而且,在他们看过来的时候,李卓阳竟然发现,这些人的双眸中,竟然皆是灰色的眼珠,且没有瞳孔。

若非他们与人类一样皆有五官和四肢,李卓阳根本不敢相信这居然是人类的眼睛。

眼看无法与对方交流,李卓阳只好将神识探出识海,准备像对之前那些绿洲中的凡人一样,施展搜魂之术。

“踏……踏……踏……”

就在此时,李卓阳却又听到了一阵脚步声。

抬头望去,只见一个五六岁的小姑娘,正直直地朝着自己走来。

这个小姑娘与破屋中的几人一样,身上都是只披着一块看似布匹一样的东西,可是其双眸却略有不同。

她的一只眼睛,同样是灰白无瞳孔的,可是另一只眼睛,却是与其他人类一样,长着黑褐色的眼珠。

眼珠之中,乌黑的瞳孔泛着清澈的眸光,令人见之生怜。

片刻后,小姑娘便走到了李卓阳的面前。

身旁破屋之中的几人见到小姑娘来此,连忙跪下,将额头紧紧贴于地面之上。

小姑娘见此,扭头朝那几人不知道说了一句什么,那些人便顿时匍匐着后退几步,然后转入一个屋角,随即消失无踪了。

接着,只见她伸出一根手指,在自己额头上轻轻一点,而后一道柔和的白色光束,便从额头冒出,缠绕在了那手指之上。

而后,小姑娘示意李卓阳弯下身子。

李卓阳虽不知其意,但却没有感受到任何杀机,于是便听其指示,蹲下了身体。

那小姑娘见此,微微一笑,随即便将手指点在了李卓阳额头。

顷刻间,李卓阳便觉一股信息,瞬间涌入了自己的识海。

“现在,你能听懂我的话了吗?”

小姑娘微笑着朝李卓阳问道。

“可以了。”李卓阳随口答道,而后才意识到,原来自己竟然已经学会了此地的语言。

“他们说,你会飞是吗?”小姑娘指了一下刚才几人离开的方向,继续笑着问道。

“额,算是吧。”

“那你能带我飞吗?阿嬷要见你。”

李卓阳:“阿嬷?她是谁?她在哪儿?”

“阿嬷就是阿嬷啊,她在那里。”

说着,小姑娘手指指向了城中心,然后接着道:“阿嬷说,东方有寻珠的修士前来,让我来迎接一下。”

寻珠的修士?

那可不正是自己么?她是怎么知道自己要来的?

李卓阳心中顿时掀起了惊涛巨浪。

不过,片刻后,他便静了下来,既然此人知道自己是寻找土灵珠的,那她肯定也是知道土灵珠的下落的。

想到此,他便笑着道:“好,那你指路,我带你飞过去!”

说完,他便释放出一道法力将小姑娘轻轻托起,而后便升空朝城中心疾飞而去。

“啊!这就是飞吗?好高……好快啊!”

小姑娘显然没有飞行过,显得极为兴奋。

数十息后,李卓阳便已跨过了无数残破房屋,来到了一处宽大的殿宇上空。

这处大殿虽然比其余建筑保存得完好不少,但几乎也是四处漏风的。

随后,小姑娘便示意李卓阳落到了地面,而后牵着他的手指,走进了殿宇之中。

殿宇虽然宽大,但其中却堆满了沙土,显得无比昏暗。

李卓阳有神识在,自然无惧黑暗,可小姑娘却也丝毫不受黑暗影响,在殿宇内,七转八转就将李卓阳带到了一处还算敞亮之地。

这里,除了一座祭台外,别无他物。

在祭台之上,则有一位老妪坐在上面。

感知到李卓阳走近后,那位老妪身上当即散发出了一股强大的气息!

元婴境修士!

李卓阳陡然一阵紧张!

不过,随即他便感知到,这老妪强大的似乎只是神识方面,其本身并无灵力波动。

这可奇怪了,要知道,人类修士不管是法修还是体修,或者尸修、鬼修、血修,都是以法力修为为根基的。

就像魔灵界归元门的体修,尽管修行法力极为艰难,可他们依旧要设法提升修为,否则其肉身修为也会陷入瓶颈无法突破。

像老妪这般,没有法力波动,却有强大神识的,可是当真没有见过。

“东方来的修士,你可是归元宗传人?”

没想到,老妪的第一句话,再度让李卓阳震惊了。

他如今虽然不知自己所在方位,但是小姑娘和老妪皆是本地之人,知道他从东方来,不算太过稀奇。

可自己修习《鸿蒙经》之事,从未与外人知晓,这老妪如何得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