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6章 淑妃解除禁足(1 / 1)

昭和皇后 爱吃果干 1144 字 19小时前

将回鹘的使团送走后不久,京城却再次传来了一道消息。

高句王已派出使团向大周纳贡,一月之后便可到达,这下让众臣都摸不着头脑了。

这高句何时这般恭敬了,从前纳贡都是拖无可拖时,才会前来纳贡。

难不成换了个新王,还换了副德行不成,这般殷勤。

只是,众臣都知道,这自然是不可能,高句一直都对大周虎视眈眈,只不过这些年碍于大周国力强盛,所以他们才不得不臣服罢了。

不论是陛下的淑妃,还是平王妃,申王妃,都只是高句送来,用来迷惑,稳定政局的棋子罢了。

只是,虽是棋子,但如今大周与高句尚且还保持着表面的和平,且高牟蓝继位之后,对大周也是恭敬有加,第一时间就派出了使团前来朝贡。

还送出了一位公主,一位贵女和亲,两国刚刚缔结婚约没两年,该有的尊重还是要有。

这下子,不少人都想起了,后宫的淑妃还在禁足,到时若是高句使者问起,难免不妥。

所以,便有人上了奏折,提出让魏永旭解除淑妃的禁足。

紫宸殿内,魏永旭看着桌案上的折子,面色不悲不喜,不知在想些什么。

一旁坐着的叶昭宁道,“陛下觉得,可否要解了淑妃的禁足。”

魏永旭摇了摇头,“处置淑妃,是因为她犯了错,即便是高句来人询问,又能如何。”

叶昭宁笑笑,赞同道,“陛下说的是,这高句使团还没到呢,这些人就急着上折子,解了淑妃的禁足,若是真的应了他们的请求,倒显得咱们像是怕了一般。”

魏永旭又拿了本折子接着看,一边看,一边回道,“说的不错,淑妃的禁足自然是要解的,但不是现在.......”

说着,想起淑妃做的恶事,魏永旭冷笑一声,“如若不然,她怕是更不知收敛了。”

叶昭宁颔首,“陛下的顾虑我明白,最好的时机,还是等高句使者求情之后,拖上一段时间,再解了她的禁足,如此淑妃才会有所忌惮。”

叶昭宁说着,魏永旭又随手拿起桌上的一个信封递给了她。

“这是从高句刚刚传来的消息,高牟蓝虽然没有答应淑妃让高乙支服毒的请求,但对他更防备了,且对于王后和渊氏也开始有了动作,戒备心更重了。”

叶昭宁粗略的看了一遍,嘴角露出满意的笑容来,“看来计划还算顺利,总算我们的心思没有白费。”

魏永旭不置可否,笑着点了点头。

........

一个月后,高句使团到达京城,这次皇帝派了魏永穆担任接待使。

魏永穆如今是礼部右侍郎,担任此职也算是合情合理。

而渊赫早就派人提前跟他们接过头了,将京城中的近况都告诉了他们。

但在提出见淑妃前,苏文还是与他见了一面。

翌日,魏永旭在紫宸殿传召苏文时,果然不出所料,苏文还是提起了淑妃。

“陛下,我国王上十分关切淑妃娘娘,只是下臣听闻,娘娘似乎触怒了陛下。”

魏永旭心中冷笑一声,蠢货,这是生怕他不知道淑妃与母国还有所勾连,随意向他们传递宫中消息。

毕竟,淑妃身居内宫,她被禁足,他们是如何得知的。

魏永旭只淡淡的应了一声,“不错,淑妃抗旨不遵,触犯宫规,身为朕的后妃,朕将她禁足有何不妥?”

说到后面时,言语之间已经隐隐带了些压迫感,但苏文倒是临危不乱。

当即便跪地道,“陛下明鉴,下臣并无质疑陛下的意思,淑妃娘娘既然嫁给了陛下,那就是陛下的后妃,犯了错自当受罚。”

说着,又重重的叹息一声,故作为难道,“陛下,淑妃娘娘毕竟是高句的公主,王上的亲妹妹,所以下臣斗胆,还是想请求陛下,宽恕淑妃娘娘的罪责,下臣愿意献上宝物,以平息陛下的怒火。”

魏永旭却并不给他面子,嗤笑一声,“怎么,朕难道还缺你的那点儿东西。”

苏文急忙赔罪,“不不不,下臣不是这个意思,陛下富有四海,自然是不缺这些,自是下臣想恳求陛下,看在淑妃娘娘侍奉您多年,又生育二皇子的份上,给她一个改过的机会,求陛下开恩。”

苏文本以为火候差不多了,毕竟在他看来,淑妃犯了错,若是大周皇帝轻易饶恕,那难免有失颜面。

但如今她如此低三下四,又是代表着高句,如今给他递了台阶,他就一定会下。

谁料魏永旭的态度却依旧坚决,“苏文使者不必多言,对于淑妃,朕自有定夺。”

苏文心里暗暗骂了两句,咬了咬牙后再次拱手道,“下臣斗胆,再次恳求陛下给淑妃娘娘一个改过的机会,若是陛下允准,下一次朝贡,下臣愿说服吾王,再加两成。”

魏永旭的嘴角无声的勾了勾,准备在敲一笔时,一旁的叶昭宁却突然出声。

“陛下,苏文使者如此恳切,不如就答应了他吧,淑妃虽有错,但禁足许久想来也已知错,不如就放她出来吧。”

魏永旭有些奇怪的转头看她,见她微微摇头,虽觉有些可惜,但还是故作为难道。

“也罢,既然皇后也开口替淑妃求情,朕允了就是。”

苏文急忙谢恩,又将魏永旭夸的天花乱坠,最后提出了想要见一见淑妃与二皇子的请求。

上次来时,魏永旭也准了这个请求,这次自然没有拒绝的理由,所以未曾犹豫,当即便同意了。

并让他们三天后在清晖殿相见。

苏文离开宫中后,先是去了申王府,请见申王妃,见她已经跟个傻子没什么分别,且命不久矣,申王又在一旁不住的叹息,说他没有照顾好高妙。

申王请了太医,又延请数位名医,给高妙看病的事情,苏文自然知晓,只当他是怕高妙死了,他没法向大周皇帝交代,所以才如此尽心尽力。

宽慰了他几句后,并没多待就离开了。

然后才去了平王府,平王去了衙门当差,并没在王府,所以苏文很顺利的就见到了高善。

两人屏退左右,苏文问了一些事情,又了解了淑妃的近况,便也离开了平王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