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2章 那一眼(1 / 1)

道上青天 六道蚂蚱 3369 字 2小时前

询问众人之后,林初生才知道,原来雨上风与红瑶两人,早在百年之前,就已经离开青冥宗,游历其他大域去了。

跟随两人一起的,还有林初生的第八位弟子,芊怡。

虽然他们离开已经有上百年,不过林初生倒没有怎么担心。

因为在离去前,雨上风与红瑶都已经达到四重因果境界多年,以他们的修为,在今朝皇天,只要不是遇上那些复生的至高仙神或是星尊,基本不会存在什么危险。

而那些复生的至高仙神,其实总共也就那么些人,林初生一个人就屠了大半。

如今还剩下的,且与林初生有过节的,也就是阴阳流主。

自小皇天世界出来后,对方就不知躲藏到了哪里,始终没有过消息。

除此之外,都是与林初生有些交情的。

或许还有极少数林初生未曾谋面的至高仙神,也在今朝里于某处复生了。

可皇天大陆浩瀚,想要遇到也没那么容易。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林初生的第八位弟子芊怡,其修为也在百余年前,达到了四重因果境界。

她起步比较晚,但天资极好,在这八千年的岁月里,逐渐追上了许多人的步伐。

至于吴勤、戮灭子、小商、棠棃这四人,则在前不久刚刚离开,说是要去黄庭大域走上一遭,再游历今朝皇天的各个大域。

提起黄庭大域,林初生就不禁想到了自己于数千年前,在仙神大域斩杀上苍剑主等至高仙神之后,还曾遇到过罗尼,并从对方口中知晓了许多,算是结了份善缘。

当时,罗尼说是要去往九幽故地看看,只是数千年过去,也不知道对方回到黄庭大域了没有。

“这几个家伙,不会是想打着青峰寨的名头,去黄庭大域搞事吧?”

林初生在知晓了吴勤几人的去向后,不由在心中嘀咕。

对于这几个人的性子,他再了解不过,一个吴勤喜欢搞大事,一个小商不怕事,还有一个戮灭子,只嫌事情不够大。

这三人集结在一起游历各个大域,那搞出的动静绝对不会小。

尤其是在黄庭大域中,还有老疯子的存在。

林初生不得不怀疑,吴勤几人之所以选择率先去往黄庭圣洲,可能就是因为听说了什么消息,知晓老疯子在那,所以去找麻烦的。

但他可不觉得,吴勤几人此去黄庭大域,会讨到什么便宜。

哪怕域主罗尼还没有归来,他们趁此机会去找老疯子麻烦,多半还是会吃亏。

这位当初的迷途者老疯子,源于上一个纪元黄庭天地,连同为上一个纪元的天地共主之女罗尼,都要称其一声“酒佬”,可见其身份不简单。

据阴冥所说,对方乃是在黄庭天地纪元中,道守天地门扉的至高神只,在诸天神只里,也属于上者,地位仅次于天地共主。

虽然他在这个纪元成为了逝海迷途者,可多年前就已经在黄庭圣洲登岸,并在罗尼的帮助下,恢复了真我。

数千年过去,还不知对方会有怎样的变化,修为大概率不会比吴勤等人低,很可能与那些重生的至高仙神一样,至少也达到了五重因果境界。

其实林初生现在去追,以他的速度,无需耗费太长时间,就能将吴勤几人追回来。

不过林初生没有着急,鬼冥大域与黄庭大域的距离,相隔不近,纵使四重因果修士,也需要赶很长一段时间的路。

林初生如今回归,打算在青冥宗待上一段时间之后,也去其他大域走上一走,到时候应该还是能追上他们。

顺便,也让这几个家伙在黄庭大域吃点亏,长个记性,免得才闲上几千年,就忍不住想要出去闯祸。

忽然,有一道气息磅礴的身影,自西高原那边飞驰而来。

林初生有所察觉,转头看去,发现来者正是上古的南江之主,江南。

自千余年前娿神依离开后,便始终是江南坐镇在鬼冥大域内,一边潜心修行,一边主导大域生机蔓延更远。

不过他并没有待在青冥宗,而是在深渊相隔的另一边高原上。

江南见到众人簇拥的林初生,咧嘴笑道:“你小子回来了,命挺大啊!”

林初生也笑着与对方简单打了个招呼,便见其飞入了青冥宗内,似乎是拜见娿神依去了。

之后,林初生就这么在众多山主的簇拥,在无数长老的恭迎下,也进入了青冥宗,去到了中央大山。

这些山主与长老,多是林初生的熟人,与他相识。

其中甚至还包括了刘大宝与刘二宝,这两个曾经悬道山乐天派的小胖子,历经八千年的岁月洗礼,也都混了一个外山山主的位置。

青冥宗的百万大山,除了上千位内山山主,还有数万的外山山主。

每一位内山山主的修为,都在因果大境,而每一位外山山主的修为,都至少在神游大境。

至于更多的外山,则没有山主,但基本都有外门弟子居住其中,开辟了洞府。

如今整个青冥宗的人数,已经达到了数百万之多,乃是鬼冥大域当之无愧的修行圣地。

而在百万大山之上,无数的弟子、长老,看着上方的那一幕,看着宗门众多大人物环绕下的那位白发青年,无不目露异彩。

这些弟子、长老,大多是在这八千年来加入青冥宗的修士,他们并没有见过林初生。

但他们之中的许多人都曾听闻过,在青冥宗有一位开山老祖,其道号青冥,在大域登天之前,就展现出惊才绝世,力压无数同辈天骄,联合众多同道之人,创立了青冥宗。

可后来,这位开山老祖为了天下苍生,与一位不可言传的存在大战,最终陨落无踪。

至此,才有了青冥宗的第二位宗主,娿宗主。

并且在这千余年间,宗门内还出现过一个传闻,说他们的老宗主,可能还活着。

这个传闻才出现的时候,如同一股浪潮,席卷了整个青冥宗。

纵使那些没有见过开山老祖,只听过其传奇故事的修士们,也为之激动过。

可随着漫长岁月的流逝,这个传闻也逐渐被淹没了,再鲜有人提及。

但此刻,那个传闻再次浮现在许多人的心中,让他们的内心再次陷入激动。

先前众多山主的话,乃至娿宗主的话,他们都听在耳中。

那位白发青年,毫无疑问就是他们的开山老祖,青冥宗主!

而随着林初生的回归,原本颇具仙家气,被众生称为清修圣地的青冥宗,一下变得热闹起来,反而多了几抹凡尘烟火气。

中央大山上,林出生与众多熟人相聚长谈,道尽了这些年来的沧桑变化,诡谲异事。

接连好多天,时常都有感慨大笑之声,自中央大山内传来,响彻群山,一片悠然。

即便是不怎么喜欢人多氛围的娿神依与古九儿,也加入了这场长谈之中,只不过相对而言,她们的话很少。

尤其是古九儿,静静坐在林初生身边,只带着微笑,基本不开口言。

众人在知晓她就是上古皇天的阴冥教主,且与顾九秋有着来世今生的纠葛后,都感到万分惊奇,然后再看她时,目光也变得复杂起来。

对众人而言,“顾九秋”这三个字,已经显得格外遥远,甚至有许多人都快淡忘了。

八千多年,物是人非,当再度提及,却又让他们记忆深刻。

今生离,来世生,这场跨越了无尽岁月,万古光阴的因果轮回,当真是很难理清。

古九儿面对众人复杂的目光,也不在意,始终心如止水,知我心意,知我因果。

“听了你的这些经历,我总有种白活了八千年的感觉,不服老不行啊!”赵黔光忍不住摇头感慨道。

一旁的温无琊撇了他一眼,道:“难道你还觉得自己很年轻?身为人师,道行还不如自己的两个徒弟,当心哪天被徒弟打了,都没处说理去。”

自林初生归来后,温无琊的心情明显好了许多,没了颓然,在生灭劫道的生机蕴养下,两角的斑白也消失了,脸上带着惬意微笑,又开始了和赵黔光的打趣。

赵黔光闻言,立刻翻白眼道:“大哥别说二哥,你也差不多,不就是比我快一步达到三重因果,有什么好嘚瑟的。”

他说着,直接转头,怒瞪向了身后的王采药与陆甲七,道:“你们敢打我?”

两人连连摇头,忙称不敢,同时又以眼神不断对温无琊示意,仿佛在说:您老人家少说两句。

虽然这些年来,温无琊因为林初生的陨落,情绪变得低落了很多,极少再与赵黔光斗嘴。

可每次斗嘴,在吃亏之后,遭殃的都是王采药与陆甲七。

尤其是陆甲七,被揍得最多。

曾经,温无琊与赵黔光,也曾是老一辈的天骄,能在万年内修行到神游二境,在那个时代绝对称得上是百万中无一。

可与后一代相比,他们的天资又要差了许多。

林初生这一代人,经历了老一辈人不曾经历的种种造化,包括开魂脉,以及宗门为了培育道子的各种造化,乃至神桥飞升等等,数不胜数。

在这众多的造化支撑下,让他们崛起的速度无法想象,仅仅百余年,便有许多人,达到了神游大境。

在这八千年来,随着时间的跨度加大,更是极大程度超越了老一辈修士们。

王采药与陆甲七,都已经在千年前,就踏足了四重因果境界,并开始朝着第五重因果迈进。

而温无琊,在近些年,才堪堪达到三重因果境界。

赵黔光更慢,还处于二重因果境界,正在尝试冲击第三重因果。

甚至于,他们之所以能在八千年间达到这个地步,还要多亏了当初林初生的一场道衍,以及那场登天飞升造化。

否则,他们或许还在神游大境,根本无法踏足因果。

包括许多的老一辈修士,都已经被新一代修士远远超过,心中也时常在感叹,不服老不行了。

即便是逝古桥的第一桥主古木老人,也才刚刚达到三重因果圆满,还没能踏足第四重因果。

“诸位前辈无需自叹,以道行论,前辈们的年岁,还称不上老,不久之后,晚辈会再为青冥宗道衍一次,助前辈们再登高天。”

林初生笑着开口,在回归之前,他就早有这样的打算。

并且这一次道衍,他会在做足准备之后进行,将会与第三方域的那场道衍不同,会是一次极深层次的道衍。

同时,这也将会是林初生自己的一次闭关修行,尝试冲击第八重因果境界,极为重要。

众多人在听闻这个消息后,双眼纷纷明亮起来,目露期待。

他们已经完全看不透林初生的境界,感受之下,只有讳莫如深。

其身上散发出来任何一丝一缕的因果,都让他们感觉宛如因果的道渊,不可斗量。

林初生的层次,恐怕已经远超他们的想象。

当初在逝海下界时,林初生不过还是神游大境,那一次的道衍,便让青冥万众受益匪浅,各自得到了莫大造化。

如今林初生要再次道衍,必然会更加惊人!

在之后的数日里,闲谈反而少了,多为问道。

林初生听闻众人之问,基本都会一一回答。

原本不怎么说话的娿神依与古九儿,也会时不时开口,之前寡言的她们,在问道的过程中话反而变多了。

当问道结束,众人的相聚也差不多到了尾声,娿神依当即打出一念,传遍整个青冥宗上下。

此一念中,道明了诸多种种。

其中最主要的一点,便是在向青冥宗的无数修士声明,同时也彻底印证了他们一开始的想法。

青冥宗主,归来了!

同时,林初生眸光骤亮,蔓延因果道威,在百万大山的上方,凝聚出了一尊浩大法相,直径超越了光年。

那法相如熊熊燃烧的金色火焰,也似林初生盘坐的身影,轮廓清晰可见。

其散发的光辉,洒落在每一座大山之上,仿佛取代了苍穹大日,映照在每一位青冥修士的眼中,烙印在他们的脑海里。

于此同时,众多的山主也自中央大山陆续飞出,屹立在各自大山之上,对着上方的浩大法相,深深一拜。

“吾道青冥,拜见青冥宗主!”

紧接着,青冥宗内,所有修士,全部拱手,亦同时朝着上方浩大法相躬身一拜,带着极深崇敬,齐齐开口。

“吾道青冥,拜见青冥宗主!!”

他们的声音,如破晓的晨光,划破了天地。

浩大法相睁眼凝视众生,终而淡淡开口吐出一字。

“善!”

之后,这法相也并未消散,始终屹立在青冥宗的上方,散发着浓郁光辉,玄妙因果。

在这因果的笼罩下,许多人都发现,自己在修行时,往往所悟更多,大道更广了。

无论修为高低,都能获得极大的造化,乃至因果大境,同样能在林初生的玄妙因果中,有更多感悟,对大道的认知更深。

尤其是各大内山山主们,他们之前在中央大山同宗主有过一场小论道,本就有不小受益。

如今在玄妙因果的加持下,让他们收获更多。

但这仅仅是林初生在回归宗门后,对青冥众生的一份小小福泽,还算不上道衍,也称不上是什么大造化。

真正的道衍,会在后面,会在他外出游历一圈,做好准备之后。

此刻,在众多人离去后,中央大山之上,就只剩下了林初生、小织、张霜儿、古九儿四人。

阴冥也在,不过一直待在林初生的体内睡大觉,对外面的事不太感兴趣。

娿神依已经离开了青冥宗,去高原之下的鬼冥大域走走。

她作为此域之主,想要去看看众生,同时也看一看在自己离开的这千多年里,这抹落在皇天废土大陆的生机,蔓延程度如何。

江南则回到了自己的西高原去了,在经过了娿神依的提醒后,他十分重视林初生所说,之后的那场道衍。

所以想要在此之前,先闭关一次,看之后能否借着道衍,尝试在阻隔第四大境的那堵厚墙上,开出一道裂痕。

曾为至高仙神的他,一旦在厚墙上开出一道裂痕,也就意味着他距离真正的第四大境不远了。

林初生看向古九儿,对于她留在中央大山居住,没有任何意见。

反而对她说道:“若是嫌在山上看众山太杂,我们也可在此山之上,开一座清净洞天。”

古九儿笑着说道:“哪需那么麻烦,我不见山,山自不见我,哪里又不是清净洞天。而且有时候看一看山,其实也挺好的。”

林初生也对她笑了笑,道:“的确。”

随后,他又收敛了笑容,缓缓站起身,看向了整个青冥宗的百万大山。

他的目光,能轻易透过一座座内山洞天,看到其中之人。

以他现在的境界,世间还能阻他目光者,少之又少。

再然后,林初生便忍不住发出了一声幽幽轻叹。

诚然,在回归之后,他见到了很多的熟悉身影,让他心情大好。

可也有许多的熟悉身影,他没有见到,在过去的八千载岁月里,逝去了。

好比入道之初,同为悬道山外门大比前十的柳牧,便不在了,据说是意外身死了。

在一开始时,他还曾与柳牧有过节,彼此都看不顺眼。

不过随着林初生逐渐锋芒毕露,从进入正一道开始,便将之远远甩在了身后,让其只能遥望项背。

而时过境迁,那时的过节,早已经成了过往云烟,成了年少往事,偶尔回想,倒也算是一番趣事。

忽然,他目光微动,看向了外门的一座大山,看到了那大山之上的一座墓碑,与墓碑前的一道身影。

他微微沉默,而后独自迈步,走入了那座山中。

小织还想要跟上去,却被古九儿拉住,又开始教她作画。

“你回来了。”

大山之内,墓碑之前,一位中年坐在墓碑前,手里拿着个酒壶,独自喝着。

林初生没有开口,只点了点头,目光落到了墓碑之上。

其上只有几个简单的大字,方月之墓。

这时,墓碑前的中年男子饮了一口酒,再次开口道:“你回来了,可她却走了多年。”

林初生这才看向中年人,随即也走过去,在其身旁坐下。

中年人适时递上一个酒壶,道:“您是宗主,莫闲我这酒廉。”

林初生摇头一笑,接过酒壶,直接大饮一口,随后赞叹开口。

“好酒!”

中年人闻言一怔,然后也笑了起来。

虽然时隔八千年,模样有了很大的变化,可林初生还是一眼认出,眼前的中年人,便是当初悬道山四方城的方家小辈,方毅。

而方月,是他的家姐!

多年前,林初生与吴勤为了进入悬道山,曾在一座山头打劫沿途持无事牌入山门的各家弟子。

当时的方月与方毅,运气不太好,成了林初生两人的目标,被夺走了无事牌。

细说起来,也是恩怨。

只是岁月变迁,当初意气风发的青年,也已经变成了沧桑模样,一身的颓然气。

方毅饮着酒,说道:“其实我劝过她很多次,她大概自己也知道,却偏还要苦等,最终却等来一个自我终了,也道是自作自受,一个活该。”

“若她心头少些思绪,或许还能多些时间……”

林初生同样喝着酒,默默听着对方诉说。

其间的大致意思,便是方月思念成疾,在修行上进步缓慢,最终甚至停在了封海境,寿元耗尽,郁郁而终。

封海境,寿元最多能有万余载,如当初的温无琊。

可那是封海境圆满,若是封海境初期,其实也就不过数千载。

林初生听着方毅的话,脑海中不禁回想起了那一眼。

那是他在很多年前,自正一道回归悬道山,最后在离开时,来自一位女子,目送他远去的一眼。

明明只是一眼,明明林初生与那位女子,没有过多的交集,可却莫名的,记得很清晰。

他甚至还能记得,女子在目送时,眼中闪烁的光芒,眸光深处的祝愿。

或许正是那份凝眸处极深的祝愿,让林初生此生,再也忘不掉。

那位女子,名为方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