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走在人群之中神色平静,今日的朝会,他就是主动站出来成为了皇帝手中的开路先锋开始清理大明这么多年来逐渐积累的问题。
于谦很清楚的知道今天的一连串组合拳不过只是一切的开始,等整顿了商业,整顿了官场,增强了军队作战力量之后那才是大明和皇上真正朝着这天下发出咆哮的时候。
但于谦也知道接下来的路程绝不会平坦,各种阻力和挑战依然存在,好在皇上也是个心狠手辣管杀管埋的人,没有一切问题可以难倒上帝的步伐,而于谦也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配合皇帝做出所有行动。
之后内阁大臣又聚在一起,开始商议皇帝交代的各种事情,也包括那份官员升迁调动的名单。
六部尚书也各自开始忙碌,这么多的事几乎方方面面都能涉及到六部,各种事情需要积极准备加强沟通,最重要的是要在短时间里拿到一定的成果放在皇帝的面前。
整个紫禁城,仿佛一架庞大而精密的机器开始运转起来,各项政令从皇帝的御书房,从内阁,从六部,一条条有条不紊的传达下去,各级官员也开始忙碌起来,落实朝会上所确定的各项事宜。
半个月时间过去,兴安离去一趟给周喻带回来了几车的古董珍宝,全都是易小川这个长生者从秦朝到现在这么多年来精心收集的东西,而其中就有周喻最重视的东西,传国玉玺。
宫廷重地,周喻坐在乾清宫前看着一个个箱子被小心翼翼的从马车上取下,而兴安则是在旁边汇报着这次出去带回来的所有东西:“皇上,小的已经把易小川所藏匿的东西全部带回,共计珍玩古董五十余箱,还有传国玉玺也在其中,从周朝的文物一直到本朝的都有不少,而且全都是非常珍贵的东西。”
周喻的心脏微微一跳,只要是流淌着华夏血脉的人在听到传国玉玺的时候大致都会有这样的反应。
随着一个木匣送到眼前,周喻缓缓伸手将木匣接过然后将其打开,随即眼睛一下就亮了起来。
看着这枚玉玺静悄悄的躺在木匣之中,周喻伸出手轻轻地将玉玺拿起,一入手就是沉甸甸的的感觉,好像把历史也握在了手中一样。
周喻仔细地端详着玉玺上的每一道纹路,看着那用金子填补的玉玺一角,还有玉玺上的雕刻纹路,一双手也不自觉的紧了一下。
“好!”
难得会有什么让周喻激动起来,但是手中的玉玺就是这么一样东西。
本来他只是觉得传国玉玺可能会在易小川的手里,毕竟按照正常的情况来看,换做是他也一定会在传国玉玺该从历史上消失之后掌握在自己手中。
没想到易小川还真没让他失望,还真就把玉玺给当做是收藏品给藏了起来。
不止是玉玺,还有那些易小川到处收集的五十几箱东西,那简直就是华夏长长历史道路上的见证,无一不是真正的稀世珍宝。
听过的没有听过的,那些在历史记录中存在过又消失的东西,放在后世这些东西每一样都能够引起极大的轰动,哪怕周喻自己已经觉得自己是见多识广,可见到了易小川这些藏品之后也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孤陋寡闻。
周喻将传国玉玺轻轻放回木匣,将其交给身旁的兴安:“好好保管,传国玉玺是国之重器,不可有丝毫闪失。”
兴安恭敬地接过木匣,低声道:“皇上放心,小的一定会妥善安置。”
周喻点点头,目光又转向那五十余箱古董珍宝,站起身来缓步走到一个箱子前,伸手掀开箱盖就见里面摆放着一件青铜器。
器身上刻满了古老的纹饰,散发着岁月的沧桑。
兴安上前介绍道:“皇上,这是青铜器,是当时祭祀和重要日子才能使用的重器,极为珍贵。”
箱子里的青铜器看着就相当特别,并不是常见的鼎樽,是一个非常霸气却又莫名让人感觉到有些蠢萌的动物造型,整体呈现出一种威严的姿态,却又在细节之处透露出一丝憨态可掬的意味,粗壮的四肢支撑着敦实的躯干,圆滚滚的眼睛瞪得溜圆,器身上还有着古老繁琐的纹饰。
“不错,清理一下放到御书房去。”
“是。”
周喻满意点头继续查看其他箱子,各个箱子里摆放都东西也不止一件,青铜器,还有汉代的玉器、唐代的瓷器、宋代的字画、不少早已失传的古籍等等
“这个易小川。”周喻感叹道,“他活了这么多年,收集起来的这些东西算是他做的唯一一件好事。”
摇摇头,周喻对兴安说道:“记得将这些东西妥善安置。”
兴安连忙应道:“小的知道,皇上放心,小的一定会安置妥当。”
就在这时,一名太监匆匆跑来跪在周喻面前:“皇上,于大人和内阁的大人们想要求见皇上,说是有关官员升迁调动还有其他的政务需要皇上定夺。”
周喻点头:“朕知道了,让他们进来。”
太监应声退下,周喻摇了摇头朝着御书房里走去。
兴安赶紧的示意手下把周喻看上的青铜器给拿走清理,自己则是抱着传国玉玺跟在身后,并在周喻坐下后小心翼翼的将传国玉玺放在了周喻的御用书桌上。
于谦等人被带到御书房纷纷开始朝着周喻行礼。
周喻摆手示意众人坐下:“升迁和调任的官员名单朕已经看过,对其中一些人进行了一些调整,兴安,把名单拿给大臣们看看。”
兴安从书桌上拿起名单朝着下面走去,恭敬的将名单递给于谦:“于大人。”
于谦微微点头,接过名单快速的扫了一遍,将名单递给他人后起身朝着周喻拱手道:“臣没有异议。”
其他人也知道这就是一个过场,看与不看,反对还是支持对已经被决定下来的事情根本毫无作用,于是也都纷纷点头表示没有异议。
在名单上,张清婉父亲的名字也在其中,从户部的一个郎中一跃成为管理一方的知府大人。
“诸位都没有异议那此事就这么定下,内阁写折子,吏部拟旨将升迁和调任的官员名单昭告天下。”
“臣等遵旨。”
确定了这件事后,有大臣起身朝着周喻拱手道:“启禀皇上,礼部会同钦天监已择定下月初八乃黄道吉日,实为册立皇后之最佳时日,错过这个好日下一次恐怕就得再等上半年时间,礼部也已经拟定了详细的流程只等皇上定夺。”
周喻道:“下月初八时间倒是充裕,既然如此就定在下月初八,正式立杭贵妃为后,此事关乎国体务必办得隆重庄严,不可有丝毫疏漏。”
大臣们纷纷起身,齐声应道:“臣等遵旨。”
周喻的目光扫过众人,继续说道:“立后不仅仅是朕的家事,更是国事,杭贵妃贤良淑德深得朕心,立她为后也是众望所归,礼部、钦天监、内务府等各部门要通力合作确保一切顺利进行,新皇城落成的祭祖大典也是在同时举行”
“是,仪式典礼已经安排妥当。”于谦拱手道:“皇上请放心,臣等一定竭尽全力确保立后大典圆满成功。”
周喻点点头:“嗯。”
于谦看了看周喻,迟疑的道:“皇上,立后之事关乎国体,臣以为除了礼仪上的安排外还应当借此机会彰显皇上与皇后的仁德与威仪,臣建议在大典当日,赦免一些轻罪犯人以示皇上宽仁之心,同时,也可减免部分赋税让百姓感受到皇上的恩泽。”
这种事其实也是一个必要的过程,国有喜事天下大赦。
但周喻绝对不同于以往的皇帝,所以于谦才会专门把这个事情拿出来问一问。
周喻微微点头:“立后大典乃普天同庆之喜事理应泽被天下,彰显朕与皇后之仁德。”
周喻继续说道:“关于赦免罪犯一事可由刑部拟定名单,赦免范围限定为那些罪不至死的轻罪之人,务必仔细甄别,不可滥用以免引起不必要的混乱。”
“至于减免赋税,户部可根据各地情况酌情减免部分秋粮,让百姓切实感受到朕与皇后的恩泽,具体减免的数额和范围户部拟定章程,报内阁审议。”
之后一件件政务由周喻决断处理,今日份的工作完成时间也已经过去几个小时,待众人离去后,周喻才靠在龙椅上长舒了一口气。
休息了一会后周喻起身:“摆驾去皇贵妃宫中。”
坐着轿子来到皇贵妃如今的寝宫,周喻还没从轿上下来就看见了早就已经在外等着的杭贵妃。
身着华丽的宫装,眉目如画气质端庄,周喻从轿子上下来后杭贵妃立刻就微微欠身,朝着周喻行礼的同时柔声道:“臣妾参见皇上。”
周喻微微一笑,轻轻扶起杭贵妃:“不用多礼了。”
杭贵妃笑笑顺从的站直起来:“皇上可有好些日子没来臣妾这里了,皇上要是再晚点过来臣妾现在都已经去了静嫔宫里了。”
周喻笑着点点头:“那下次朕就去静嫔宫里找你便是。”
进入杭贵妃的宫闺中,周喻坐下就给杭贵妃说了起来:“今天内阁的大臣和朕已经商议好了,下月初八是个好日子,立后大典就在下月举办。”
杭贵妃眼中闪过一丝惊喜,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
她微微低头,轻声道:“臣妾能得皇上如此厚爱是臣妾的福气,臣妾今后定当尽心竭力管理好这后宫。”
周喻微微点头:“你也不必谦逊,你贤良淑德立你为后也是众望所归,这后宫交给你朕也放心,有你管着这后宫朕也也能轻松很多,你也做好准备。”
杭贵妃抬头看向周喻,眼中满是柔情与坚定,柔声道:“臣妾一切听从皇上安排。”
“嗯。”
时间就这么一天天的过去,几乎每天周喻都需要投入至少几个小时的时间在政务上,之后才能有时间去做点别的事情,比如说去工院这些地方看看。
每天说忙也有足够的时间休息,而说不忙却也有无数的事情要等着周喻去做。
而张清婉和林若雪算是彻底的在这皇宫之中安顿下来,经过了这么些天生活和熟悉,张清婉对皇宫里的一些规矩变得习以为常,比如每日早上需要去给皇贵妃请安。
还有,李香凝和李惜月两个人也会经常过来她和林若雪的宫里,而且对自己和林若雪的事情也非常好奇一样。
但张清婉还发现,这皇帝的后宫至少表面上来看要比想象中的和谐许多,传言中后宫是个很可怕的地方,但真正来到这里之后张清婉才觉得完全不像是传言中的那样,大家相处并没有那么多争斗,这也让张清婉稍微放心了一些,起码是肯定了不会有人对怀孕的林若雪动手。
然后张清婉就很快发现这皇宫好像又有了一些变化,前些日子还显得比较宽松的皇宫好像一下就变得紧张起来。
随着立后大典的日子逐渐临近,整个皇宫的气氛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原本略显宽松的宫廷生活如今变得紧张而忙碌,宫女、太监们大多数时候都行色匆匆穿梭于各个宫殿之间,忙着筹备大典的各项事宜。
礼部、内务府、钦天监等部门的官员们也频繁出入皇宫,向周喻汇报进展,请示细节。
张清婉和林若雪虽然身处后宫但也明显感受到了这种变化。
这天张清婉照例前往皇贵妃的寝宫请安,发现皇贵妃的寝宫外多了许多陌生的面孔,宫女们手中捧着各式各样的物品进进出出,忙得不可开交。
进入寝宫,张清婉就看见了李香凝以及李惜月两人也坐在里面。
“臣妾给皇贵妃请安,给贤妃娘娘,惜月娘娘请安。”
“悦嫔来了,快快起来不用多礼。”杭贵妃坐在椅子上朝着张清婉笑了笑,招手示意张清婉先坐下:“我和贤妃惜月正在讨论关于立后大典的事情,你温婉缜密,正好也帮我看看礼单过程有没有什么疏漏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