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后勤问题(1 / 1)

五月十六。

除寇、安定军攻下林州牧郡郡城,击败两万南封国士卒,其中斩杀四千,俘虏万余,其余则是逃走。

同样的,虎翼、安玄军攻下柏郡郡城,虽然只是击溃敌军,但伤亡很少。

这意味着,牧郡、柏郡没有了抵抗之力,已经是大军的囊中之物。

无畏军暂做后军,保护四军的安全,避免被别人包了饺子。

攻下的两座郡城可以成为大军的后方,可以通过城池作为运输粮草的枢纽,敌军想要烧粮草就得攻下一座郡城。

同时,杰他们也传回请求药材支援的奏书。

他们需要朝廷运一些药草过去,治疗受伤和染病士卒。

医者他们可以在当地找到,但药材是有限的。

我命令了各州地方官员购买市面上三成的药材,没有全买是因为朝廷没有那么多的钱财。

而且在当地全买光了,百姓得了病没有药材,那就会出人命。

其中,奎、悯两州可以买到五成药材,这两个州是药材大州,正常情况下药材都有些过剩。

……

五月二十五,

悯州弦渠呈上的这本奏书,内容着实令我气愤。

他弹劾悯州太守潘明应,称其不仅打压地方商人,还逼迫他们以极低甚至免费的价格将货物“卖”给朝廷。

更过分的是,朝廷拨付用于购买药材的钱财,竟然也被这位太守贪墨了。

不仅仅是弦渠,还有七八本奏书是悯州县令奏上来,内容与弦渠差不多。

“这些家伙!”我怒不可遏地咒骂道。

都到了如此紧要的关头,他们居然还如此贪婪,真是令人发指!

这件事如果只有太守一人,那肯定是无法做到。

明明只要按照我的指示去办,事情就能顺利解决,可他们却偏偏要阳奉阴违,实在是可恶至极!

当然,我也不会轻易相信弦渠的一面之词——哪怕还有其他官员的佐证。

毕竟,没有经过调查核实的事情,谁也不能妄下定论。所以,我必须派人前往悯州,彻查此事的真相。

然而,问题来了,我该派谁去呢?

我身边能够信任的人实在是少之又少,如果派一个我不信任的人去查明真相,那跟不派人去又有什么区别呢?

正当我为此事烦恼时,突然,一个人的名字在我脑海中闪现——冯老爷。

被封为侯爷后,他就闲了下来。

他深知官员的一些龌龊之事,不管是官场还是商场,他都能达到老狐狸的地步。

……

六月初九,

前线大军控制了牧、柏两郡,并且已经开始向辛庄郡和纳郡进攻。

南封国林州,有七个郡,而扎临就在辛庄郡。

如果能快速打下扎临关,那后面的进攻也还可以势如破竹。

要是在那里耽搁下来,南封国在扎临关屯个两三万的士卒,估计就够十万大军受的。

我唯一能做的,就是相信杰他们,尽量不要进行“微操”。

……

太监毕恭毕敬地捧着一本奏书,缓缓地走到我面前,然后微微躬身,将奏书呈递到我面前,轻声说道:

“陛下,这是平乐侯的奏书。”

我面无表情地接过奏书,随意地翻开,目光落在了书页上。

然而,当我看清奏书里的内容时,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奏书里详细地揭露了悯州太守的一系列罪行。

这位太守不仅曾经故意压低药材价格,还涉嫌多方面的贪腐行为。

更让人震惊的是,他之所以一直没有被发现,并且还能如实地交出悯州的税收,竟然是因为他采取了一种极其卑劣的手段——提前一年征商人的税

据奏书所言,去年的税收中有三成被他私自贪污,而这部分短缺的资金,他竟然是通过向商人索要得来的。

他还美其名曰,提前一年征税可以让商人享受优惠,以此来掩盖他的罪行。

这次,他冒险想要白吃下悯州药材,还能获得朝廷拨下的钱财,就是想弥补之前的窟窿,并且他还打算补上窟窿后就做一个清官。

不管他是不是真心,他都已经被押往京城。

令我意外的是,这件事的最大受害者是悯州米家。

听说米大少爷被不知名的江湖之人打得半死,现在还在床上躺着。

关于这一点,悯州太守死不承认是自己派人干的。

并且冯老爷还在上面说,米家小姐似乎要进京城告御状。

“陛下,刑部侍郎程千余求见。”太监喊道。

我点头:“让他进来。”

程千余行礼:“陛下,有悯州商之女来京城状告悯州太守贪赃枉法。

按理来说她是越权告官,臣不知道是否要接下这个案子,而且,听说平乐侯已经前往悯州,再接这案子实属不合规矩。”

我捏了一下眉心:“商人之女叫姓什么?”

“米,悯州米家。”

我摆手:“不必接案子,让她进宫见我。”

“这……陛下,臣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讲。”

“陛下已有子嗣,万万不可再行那伤身之事,还是要节制一点。”

……

这家伙在想什么?我好奇问:

“来的是米家的大小姐还是二小姐?”

“大小姐。”他立刻回答。

我真想在他脸上来一拳,米家听说确实有一名貌美的女子,不过那是二小姐,不过与她是双胞胎的大小姐就长得不太好看,主要是脸上有胎记。

既然是大小姐,那就不应该担心我会做什么。

我无奈:“带她过来吧!我对她没有兴趣。”

……

我还在审批奏书,就听见太监的声音:“陛下,米家小姐求见。”

“进来。”

我还还有落下,就有一名女子低着头过来行礼。

“见过陛下。”

我说到:“米小姐,悯州太守之事已经解决,人已经押回京城,只要刑部在核实一遍,就可以判处罪行了。”

“多谢陛下为悯州药商做主。”

她回答的时候抬起了头,我发现她之前脸上的胎记没了。

我好奇:“你是米家二小姐?”

她笑道:“米家没有二小姐,胎记只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手段而已。”

我不打算纠结她的容貌问题,对着还在刷刷写字的白叶说:

“你们退下去。”

白叶不情愿的离开,手里的笔还在写。

等太监宫女和白叶走后,我才开口:

“米小姐可知青宁城的一些消息?以及这一个月袭香公主有什么动作?”

米家酒楼开遍五国,在各国首都应该还是有店铺的,或许能知道一些我不知道的消息。

“额!”她似乎有些愣住。

这让我有些不满:“米家不会一直都没留意袭香公主的事吧?莫不是已经把我们的约定忘记了?”

她连忙回答:“自然没有,青宁城的事,米家自然知晓,只不过是一个月之前的消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