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改名(1 / 1)

孙鹏程和崔洪达五人马不停蹄赶往北元镇的时候,紫二郎和王三妞一起驾着牛车,买完了东西,正摇摇晃晃地赶往王家村。

想起上次的突发事件,紫二郎还是心有余悸。

关键是老王头和王周氏的战斗力爆表啊!

“唉,”紫二郎坐在车辕上叹了口气,“你家那两位,不会还是……”

余下的话,他没有说,但是王三妞也明白是什么意思。

“不会,”王三妞也坐在车辕上,信誓旦旦地说道,“绝对不会。”

她家阿娘也已经改过自新了。

上次她偷偷送银钱回家,她家阿娘还让她别再送了,让她自己攒着。

当时,给她吓得哟,还以为她老娘被阴邪附体了呢!

“诶,那不是三妞吗?”李老太眯缝着眼睛说道。

“李婶子,是我啊,我回来了。”

王三妞听见有人叫她,就干脆从车辕上站了起来,吓得紫二郎赶紧伸手扶住了她。

“诶,还真是三妞,”李老太拍着大腿说道,随手抓住一个正在疯跑的孩子,说道,“赶紧去通知根宝,他家三姐和三姐夫回来了。”

“三妞回来啦。”王秦氏也是笑呵呵地打着招呼。

紫二郎看到这俩人,神情立马紧绷起来。

真真是一朝被蛇咬,十年都要怕井绳啊!

一路走来,村里的其他人也都争相打着招呼。

“王根宝,”熊孩子边跑边大声喊道,“你家三姐回来啦。”

正在院子里来回踱步背书的王根宝,听到有人喊他,就是一愣:“阿娘,你听到有人在喊我吗?”

“没有,”王周氏竖起耳朵,听了听,摇了摇头“没听到。”

王根宝又开始来回踱步。

“王根宝,你家三姐和三姐夫回来啦。”

这下就连王周氏都是听得清清楚楚。

她家三妞和女婿回来了。

王根宝已经冲了出去。

王周氏放下手中的针线,踮着小脚,也跟着冲了出去。

前几次的事件过后,她这个三女婿再也没有上门,她还以为,他这辈子都不会再登门了呢!

“阿娘。”

王周氏出门就看到王三妞站在牛车上,冲她直招手。

她的根宝也坐在牛车上、紫二郎身边,兴奋得小脸都红扑扑的。

不知为何,王周氏眼圈瞬间就红了。

她赶紧别过头去,再回头,就是大大的笑脸。

“赶紧回家,回家。”

王周氏打开大门,卸下门槛,让牛车进来。

“根宝,去告诉你阿爹,就说你三姐和三姐夫回来了。”

“好嘞,阿娘,我这就去。”王根宝一跃就从牛车上蹦跶下来,朝地里跑去。

“阿娘,”王三妞边从牛车上卸东西,边说道,“我给你和阿爹买了身新衣裳,还有根宝。”

“可厚实了,天冷的时候,阿娘出来唠嗑也不会透风的。”

王周氏心里得意,嘴上却还是嗔怪道:“我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要什么新衣服,你给二郎和小三小四多买一些就好。”

紫二郎也是听到了王周氏的话,心中感叹,还真是变好了啊。

只是不知道会不会像生病一样,来个大反复什么的。

“你和二郎先进屋坐着,我去准备午食,”王周氏看着两人搬了半天,东西才搬完,就乐呵呵地说道,“中午在家吃。”

“阿娘,还早呢,先不着急,”王三妞说道,“到时我来给阿娘打下手。”

“阿娘,”王三妞又试探着问道,“要不,把大姐和大姐夫一家也叫回来,我也给她们带了东西。”

“行,”王周氏没有犹豫,应道,“待会儿,让根宝再跑一趟。”

王根宝很快就把老王头和王大妞一家都叫了过来。

老王头与王周氏生有三女一子。

一子,自然就是唯一的宝贝儿子王根宝。

王三妞口中的大姐和大姐夫,就是王大妞和王大憨。

王大妞,今年三十岁,就嫁给了了本村的杀猪匠王大憨。

两人育有两女两子,由于王大憨无父无母,上面也没有公婆约束,日子虽苦,但胜在夫妻感情和睦。

尤其是在王周氏彻底改变之后,日子过得就更是舒心。

王三妞给老王头和王周氏,还有王根宝各买了一身冬天穿的棉衣棉裤。

老王头是藏青色的,王周氏是淡紫色的,王根宝则是宝蓝色的。

几人拿着衣服,摩挲着,爱不释手。

“这得花多少银钱呢?”王周氏心疼地直抽抽,“有那钱给你弟弟买一身就行了,我和你阿爹还有得穿呢。”

“那怎么能一样。”

“大姐,这是我给你和大姐夫,还有几个孩子买的布料、棉花,到时大姐自己给他们每人都做上一套,咱们冬天也穿穿棉袄、棉裤。”

“啊?”

王大妞愣住了,给他们一家都买了?

“三妞,这太贵重了,大姐不能要。”

“对,大妞说得对,不能要。”王大憨也是憨憨地说道。

王大妞推拒着,她可是知道一斤棉花就得好几百文呢,这么多的棉花至少也得一两银子。

“阿娘。”

王大妞的大女儿王双,看着那块儿铁锈红的布料,真心喜欢得紧。

“阿娘,我也喜欢。”四岁的小女儿王花指着那块儿淡黄色的布料,奶声奶气地说道。

十岁的王狗蛋和七岁的王狗剩,也点头表示喜欢。

“就是,孩子们都喜欢,大姐就不要推辞了。”王三妞赶紧说道。

“好,好,”王大妞笑着说道,“那大姐就收下了。”

“大姐,”王三妞看了狗蛋和狗剩一眼,说道,“我让我婆婆给狗蛋和狗剩改了名字,你要不要跟姐夫商量商量?”

“不用商量,”王大妞高兴地说道,“孩子越来越大了,再叫这样的名字着实不好,你家婆婆给取的啥名字?”

狗蛋和狗剩兄弟俩一听,一脸期盼地看着王三妞。

他们对自己的名字也很是不喜。

“王以孝、王以善,”王三妞解释道,“‘孝’,就是孝顺之意,‘善’取善良之意。”

“我家婆婆说,长子要孝顺父母,兄友弟恭,次子要善良,敬重兄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