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会结以后,唐水生正式走马上任。他来到新的背板生产线,看着眼前熟悉的设备和员工,心里有些发怵。但是他很快便调整好了状态,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开始熟悉新产线的人员和工作流程。
“朱姐,你做第一站,拆包放板子,外加两个开关的焊接。”朱姐,是之前唐水生生产线的老员工了,做第一站,可以控制板子下流的速度,同时预焊接开关。多面手的一个员工。
“冯丽华,你带着王薇和张星,三个人专门焊接,小王和小张还不是太熟练,你多帮助一下。” 冯丽华是唐水生要求一起过来的,以老带新,这样产线运转就没问题了。
“楚建,背板的组装就交给你了,如果有问题,你可以随时找我。” 背板的组装原先唐水生就是干这个的,非常的熟悉,因为需要力气,所以是个男孩子。
“孙颖,开关的调试和成品的检测,测试由你负责了。最后一天,需要心细的人,拜托了。” 孙颖是和唐水生一起进公司的,这次也调到新线来了。
“赵哥,我们线的物料和包装及入库就由你负责了。” 赵哥也就是开玩笑的赵大海,三十多岁,和唐水生关系也不错的,同时也负责其他几条线的物料工作。
点到名字的人都点头答应,上岗之前都是做过技术培训的,正常都没有太大的问题,水生作为线长,平常的一些的管理工作就要处理了,包括临时增加的需求,出货很急的那种,需要协调安排人力和物料的,与其他部门的沟通和异常处理等等。
唐水生努力的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镇定自若,同时对于各个工位的技能也在自我学习的过程当中,若有发生意外情况,自己可以迅速的处理,也可以临时顶班。
在熟悉背板生产线工作流程的过程中,唐水生发现除了组装,自己还要学会焊接和测试才行。在车间里面,经常可以看到水生也在干活,而且是不同的工位。
“丽华,给我讲讲焊接时的技巧要点和注意事项。” 焊接还是非常有技术含量的,电路板上面大点,小点焊盘的位置都是不同的,焊接以后的焊点也是各不相同,还有焊锡流下来的深度要求等等。
“行,看在你如饥似渴,爱学习的份上,我就教教你。” 冯丽华拍了拍唐水生的肩膀,“我跟你说,焊接的时候,手要稳,别慌。还有啊,这焊接枪的温度要控制好,别太高了……”
通过一个礼拜的学习,水生基本上掌握了除组装外的其他技能,不得不说这人要是想学习,那热情是非常的高的,学习的成果也是显着的。他不仅技术越来越熟练,在管理方面也做得有模有样的。
“水生,没看出来啊,现在这新线的运行和产能都不次于老线,可以啊!”中午吃完饭,休息时间几个人坐在一起聊天。
“这才半个月,还看不出来什么的,还得是各位给力。”唐水生并没有因此骄傲,相反的保持了一贯的低调,“李经理说了如果我们能够保持产能和品质,月底的时候给大家发奖金。”
“真的,那就太好了。”小朱很高兴,“上个月,对面产线焊接的王玲领到了当月奖金,50块钱的。”
“那真的不少了。”众人都惊呼了起来。
“水生,最近加班的时候,晚会会有方便面的,如果不在饭堂吃饭,可以换两包,你能不能同意去申请一下?我们都想换方便面。” 孙颖和唐水生一起进来,说话就直接多了。
“你们晚上都不吃饭的啊?正常五点到晚上八点下班,再回家,中间可就三个多小时了,顶得住吗?”水生有点奇怪,你们都不吃晚饭了?
“没事的,放心,耽误不了工作的。不信,你问冯丽华?”大家都打趣道,冯丽华则是脸一红,没说话。
“没问题,那再加班的话,我就不发饭票给你们了,直接换方便面,谁要是想吃饭,提前和我说下。”水生也不在坚持了,换面而已,方便的。
晚饭加班换方便面只是一个小插曲,大家都是带回去的,给孩子或者家里人,不想做饭的时候,直接的泡一碗。
“水生啊,你这代理线长干得不错,我没看错你。不过,你可不能骄傲啊。” 在唐水生的带领下,新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都保持了车间里面的最高水准。员工们对水生也越来越信服,大家都很喜欢这个懂得照顾人、做事公平的代理线长。李少宁看过车间的报表,对于井然有序的现场还是很满意的。
“现在公司的业务很多,新产线只是其中之一,代理线长也只是暂时的过渡,水生,我希望你在不久的将来,可以接触到更多的更高的平台。” 李少宁真心想培养一下唐水生,做事还是让人放心的。
“少宁哥,这都是您教导有方,我还有很多需要学习的地方。您放心,我肯定不会骄傲的,会继续努力的。” 唐水生挠了挠头,笑着说道。
李少宁拍了拍唐水生的肩膀,笑着说:“好,有你这态度我就放心了。对了,最近公司有个新项目,也是摩托的新板子,可能需要你们产线参与,你得提前做好准备。”
唐水生眼睛一亮,兴奋地说:“李经理,您放心,我们产线肯定全力以赴,保证完成任务。”
李少宁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离开了生产线。唐水生望着李少宁的背影,心中充满了感激。从一名普通的组装工到代理线长,他用了半年的时间,这半年里面他收获了李少宁和同事们的成长和认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还需努力工!”水生在心里给自己暗暗的打气。
一个星期之后,车间接到了新板子试跑的通知,增加了压接工位,最新的板子不光尺寸大,还多了很多的连接器,这个是之前不曾有过的,大多数的连接器需要压接,一部分压接完了之后还要焊接,完全是新的工艺。这个就需要产线的员工在保证日常工作的前提下,支持工程师的实验了,唐水生主动的接过了这个工作。
“水生,这个板子压接的时候要注意了,上下的压块要对准了,连接器有很多脚位的。”刘工程师和李少宁陪同刘光齐一起看了样板的生产,如果做好了,这绝对是个大订单,而且是常年的买卖,公司从上到下都非常的重视。
“刘工,我有个想法。”水生这些天参加样板的生产,很多过程都是他自己作业的,所以心里还是有不少的想法和建议。
“嗯,水生,你说,我们也是第一次做样品,有想法是好事,怎么方便怎么来。” 刘工还是很尊重产线的员工的,不经意之间他们你就会给你启发和灵感的。
“刘工,您看,这个板子正面我数了一下,接近20个连接器,如果每次多都需要更换压块,不但容易错乱,还浪费时间,正式的量产之前我建议我们做一个大的之举,直接的将板子放在上面,一则不用平常的更换治具,第二就是节省时间,还有就是再治具上最好防呆的措施。”水生将自己的想法提了出来,完全是贴近实际生产的,价值非常的高。
“嗯,不错,果然是用心了。”边上的李少宁和刘光齐都不住的点点头,表示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