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3章 铁水流淌!(1 / 1)

“苏尘,实不相瞒,此乃我生平第一次见铁水!”

李泰一脸激动的表情跟在苏尘身侧。

大唐现有的冶炼技术以木炭为燃料,炼出的铁块冷却后,附着很多未完全反应的矿石颗粒及其他物质。

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坑洼不平的铁疙瘩,木炭无法将铁矿石完全还原。

后期制作铁器时加热烧红,反复煅打方可使铁器表面略显平滑。

“侯爷,大喜啊!”

“这便是铁水,真乃神迹也!”

两人来到长廊,瞬间感觉周围的温度高了不少。

“嘿嘿,还好,还好!”苏尘看向正缓缓流淌着,略带粘稠感的偏红带黄的铁水嘿嘿发笑。

铁水表层分布着不少类似铁屑之物。

三排铁水导流槽,将高炉出铁口的铁水注入方形铁锭模具。

铁水随着暴露在外时长不同,呈现的颜色随之发生变化。

“张龙,快去找个秤来!”

长廊台面上摆放的铁锭模具,数量总共三百六十个,备用模具五百四十个。

苏尘估计长35厘米,宽20厘米,厚度15厘米的铁板最多150斤。

高质量优质生铁,一立方将近八吨。

如此计算,九百个模具只能接纳十三万斤铁水。

高炉日产铁水远超此数值。

铁锭需冷却定型一小时左右,才能脱模倒出。

张龙洗车去了,赵虎应声领命,“属下得令!”

“侯爷且慢,秤台早已备好!”

为便于测算生铁产量,工匠事先备好了能称重五百斤的平衡秤。

平衡秤台面上摆放三个方形模具,张望拿着特制坩埚勺,从高炉铁水口接出铁水往模具内注入。

经过称重,三个注满铁水的方形模具重405斤。

单个空模具自重15斤。

唐斤换算成现代公斤,每个铁锭重约72公斤。

微红偏黄的铁水静静流淌。

大概一小时过后,铁水槽平台第一排一百二十个方形模具即将注满。

分工明确的工匠立即来到高炉铁水口,准备开启另一个导流槽。

三根导流槽循环开启,可以节省很方形模具。

铁锭冷却一小时后取出铁锭,模具再次摆上铁水槽平台待用。

注满120个铁锭用时一个多小时,总重量约8.5吨。

每天按二十个有效工时计算,高炉铁水日产量170吨,合34万斤生铁。

百立方高炉在现代生产环境下,日产生铁200至250吨。

至此,苏尘对投产后的高炉,铁水产量已有大致预估。

当另一个铁水导流槽,将铁水导入第二排方形模具时,苏尘看了下手表开始计时。

导流槽的流量与高炉出铁水口相等。

只需计算注满120个方形模具的准确时间,即可得出高炉冶炼更精确的产量。

“张师傅,我感觉这个模具要改进一下!”

苏尘走到第一排注满铁水的方形槽,铁水已慢慢凝结,颜色变成暗灰色。

“还请侯爷指教!”张望恭敬一礼。

在他印象中,苏尘总能提供旁人始料未及、令人耳目一新的真知灼见。

“张师傅你看哈,这铁板……”苏尘指着已逐渐凝固成铁的方形模具,对张望说出心中想法。

不料,李泰迅猛推开苏尘胳膊急切提醒,“不可触之!”

被李泰突如其来的举动惊得一怔,苏尘白了一眼满脸慎重以待的李泰。

“谢谢啊~!”

李泰轻轻点头,解释并提醒道:“铁水温度奇高无比,即使现已凝结成铁其散发而出余温,绝非血肉之躯所能承受!”

“嗯,你说的对!”苏尘强颜欢笑对李泰竖起大拇指,而后继续对张望说道:

“张师傅,刚刚我是说这铁板啊,无棱无角光秃秃一块又重得很。”

“如果堆放在一起,或是从模具内倒出放在地面,就会很难将它拿起搬运至指定地点!”

“以后装货运输也会很不方便!”

张望等人静静听着苏尘的话语,同时看向已成型的铁板仔细对照思量。

确实如苏尘所言,百来斤无着力点的铁板,将不便再次拿起。

每日产出数百或几千块方形铁板,搬运放置将会成为很大难题。

“侯爷,所言甚是!”张望与几名匠人向苏尘诚心一拜,“下官考虑不周,多谢侯爷点醒!”

“嘿嘿,各位师傅客气了!”苏尘摆了摆手,再次看向台面上的方形模具。

“张师傅,这个模具应该改不了吧,好像只能重新炼制!”

苏尘虽不知模具如何制作,倒也明白陶土烧制的耐火器皿,应该不能二次加工。

“回侯爷,正是如此!”张望拱手一礼回答。

冶炼区数百个方形模具,都不是他们烧制的。之前的匠人,按照冶炼厂修建筹备规划要求烧制。

模具取材以及烧制,与制作坩埚相同。

“那以后再慢慢改吧,可以在铁板边缘弄两个突出的圆孔,到时搬运只需一个铁勾就能方便很多!”

“甚至可以勾起来两个人抬着搬运,长时间工作会轻松些!”

一块方形铁板一百四十多斤,偶尔搬运一、两块铁板寻常壮丁也能做到。

连续工作六小时搬多了,谁也吃不消。

“侯爷放心,我等明白!心中已有计较,此后会陆续替换现有模具!”

要达到苏尘说的搬运方便一点不难,张望听明白苏尘意图恭敬答道。

“哈哈,那就行!”苏尘笑了笑,他只管提出看法。

至于张师傅怎么做,苏尘不太关心,相信张望他们有更好的处理方式。

不知不觉一小时很快就到。

第二排方形模具尾部即将注满铁水。

只见等待在铁水长廊倒模的工人,两人一组准备将第一排已凝固成铁的铁板倒出。

“第二排模具已注满!”

随着铁水槽平台末端匠人的提醒,苏尘看了下手表。

耗时一小时十一分钟。

照此计算,每天按二十小时,高炉日产铁水35万斤约唐斤29万斤。

“哈哈哈,好,没吹牛!”

苏尘哈哈大笑,说了一句莫名其妙之语,而后对张望吩咐道:“张师傅,之后再统计几次看看产量能不能保持!”

“谨遵侯爷钧命!”张望恭敬一礼应承。

今日提前投料三个多小时,苏尘认为多多少少会影响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