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这就是所谓的大好事?(1 / 1)

直到傍晚,考察组的工作才全部结束。

中年领导在离开前,对姜宁和棉纺一厂的全体员工说道:“今天的考察,让我看到了棉纺一厂的潜力和问题。希望你们能发扬优点,改进不足。我回去后会如实汇报,也期待你们厂能在未来取得更好的成绩。”

姜宁和崔厂长将考察组一行人送到厂门口,看着车子远去,姜宁终于松了一口气。

这时,郝向南带着张萍等人走了过来。

张萍一脸担忧地问道:“老三,考察怎么样了?没出什么问题吧?”

姜宁笑着安慰道:“放心吧,一切都顺利。就是车间出了点小状况,不过已经解决了。”

郝向南拍了拍姜宁的肩膀:“那就好,我就知道你肯定能应对自如。”

姜宁看着舍友们和郝向南,心中满是感动:“今天真是抱歉了,说好了带你们来参观厂子。不但没能陪你们,还让你们等我到现在。”

“说什么呢,咱们是好朋友,有难同当!”姚玉琴大声说道,引得大家一阵欢笑。

姜宁虽说没能陪着他们,可他们每人都不是空着手走的。

姜宁回到办公室,崔厂长的兴奋热度还没退下去。

想到他们厂子引起了领导的重视,崔厂长滔滔不绝地对姜宁念叨:“姜厂长啊,今天这考察可太关键了,多亏你应对得好。你没瞧见,那领导一开始脸色可严肃了,我这心都提到嗓子眼儿了。好在车间那状况没造成啥大影响,你对答如流的,给咱厂争了不少面子。”

姜宁笑着点头:“崔厂长,这也是大家共同努力的结果。今天虽然有惊无险,但也给咱们提了个醒,以后厂里的管理还得更加精细,不能再出这种状况了。”

“那是,那是。”崔厂长忙不迭地应道,“接下来咱们可得好好琢磨琢磨,怎么把你说的那些未来规划一步步落实。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这可都是大工程啊。”

“是啊,不过这也是厂子发展的必经之路。”姜宁目光坚定地看向窗外,“咱们得抓住和外商合作的机会,学习人家的长处,把咱们厂的实力提上去。”

“崔厂长,你想着了解一下今天那个加班的工人的事。”姜宁将这件事交代完后就离开了厂子。

她完全没想到这个领导视察还有后续。

过了几天,姜宁正在学校上课,突然接到崔厂长的紧急电话,说上头打来电话让两人赶紧过去一趟。

姜宁不敢耽搁,向老师请了假后,立刻赶往棉纺一厂。

回到厂里,姜宁看到几个神情严肃的工作人员已经在会议室等着了。

“怎么了?什么情况?”姜宁气喘吁吁的看着厂子的几位领导问道。

崔厂长赶紧给她倒了杯水,“姜厂长,你赶紧先喝点水。听我慢慢说。”

“哎呀,崔厂长你就赶紧说吧,到底有什么大好事。一大早就召集我们在这开会,姜厂长不来你还不说。”小侯还是最沉不住气的那一个。

小侯最初是得到了姜宁的赏识,将他调到了销售科,短短的时间内已经凭借业绩做到了副科长。

崔厂长清了清嗓子,神色激动地说道:“姜厂长,有大好事!是这样,上头打电话来说,对咱们厂上次考察的情况很满意,要对我们的厂子大力扶持。”

姜宁心中一紧,崔厂长说的很激动,可她怎么就觉得哪里怪怪的。

这股怪异的感觉,直到姜宁跟崔厂长来到国资办,见到了张副厂长,总算得到了证实。

“投资入股?”

姜宁诧异的看着眼前的国资办王主任,差点没忍住将眼前的水杯扣他头上。

看了眼崔厂长嘴角僵住的笑意,她瞪着他用眼神问道:“这就是你说的大好事?”

国资办王主任似乎没察觉到姜宁的不满,自顾自地说道:“没错,我们跟计划委员会那边接待了几位外商,他们想在京市投资项目。我们上头经过商讨,决定对棉纺一厂进行投资入股,这可是难得的好机会。以后厂子在资金、政策等各方面都会得到大力支持,发展前景一片光明啊。”

姜宁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问道:“王主任,那投资入股之后,厂里的管理模式、运营方向这些怎么安排?”

王主任扶了扶眼镜,说道:“这方面你们不用担心,厂里日常的管理还是由你们负责,不过重大决策需要经过上头的审核。而且,投资后会有专门的人员来监督资金的使用和厂子的运营情况,确保一切都按规定来。”

姜宁心中明白,这所谓的“大力扶持”,说白了就是要加强对厂子的掌控。

虽说能得到资金支持对厂子发展有好处,但她担心过多的干预会束缚住厂子的手脚,影响发展的灵活性。

崔厂长在一旁兴奋地说道:“姜厂长,这真的是好事啊!有了上头的支持,咱们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的计划就能更快实现了,厂子肯定能更上一层楼。”

姜宁看了崔厂长一眼,知道他是真心为厂子的发展高兴,但她很干脆的拒绝了。

“抱歉,王主任,我们拒绝。”姜宁的拒绝一出口,让屋子里的所有人傻了眼。

王主任愣了好一会儿,才回过神来,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神情:“不是,你为什么不同意啊!姜厂长,你可要想清楚啊,这可是多少企业求之不得的机会,拒绝的话,以后可就难有这样的好事了。外商投资可不只是投资资金,还有技术上的支持........”

姜宁神色坚定,毫不退缩:“王主任,我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我感谢上头对我们厂的关注和支持,但目前厂里的发展方向和管理模式是我们经过深思熟虑的,我担心过多的外部干预会打乱我们的节奏,反而不利于厂子的长远发展。”

崔厂长着急地拉了拉姜宁的衣袖,低声劝道:“姜厂长,你再考虑考虑,这资金一进来,咱们能解决多少问题啊,很多规划都能提前实现了。”

姜宁摇了摇头,轻声说道:“崔厂长,我理解你的想法,可咱们得从厂子的根本利益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