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准备就绪,\"技术员报告,\"40管发射装置全部装填完毕,液压系统正常,瞄准装置校准完成。\"
李明远点点头:\"开始测试,先单管发射,验证精度。\"
随着一声令下,自行火箭炮的第一管火箭弹呼啸着飞向远处的靶标。几秒钟后,山坡上爆起一团烟尘,正中靶心。
\"精度非常好!\"观测员兴奋地报告,\"偏差不到五米!\"
李明远满意地点头:\"很好,现在测试连发模式,五管齐射。\"
工程师调整了发射序列,按下发射按钮。五管火箭弹几乎同时离开发射管,拖着尾焰直扑目标区域。
五声巨响接连传来,目标区域被烟尘和火光笼罩。
\"全部命中目标区域!覆盖面积约300米x300米!\"观测员报告道,声音因兴奋而略显颤抖。
李明远微微一笑:\"最后一项测试,全部齐射,然后立即转移阵地。计时开始!\"
随着指令下达,自行火箭炮的40管火箭弹在短短十秒内全部发射完毕。
远处的山坡顿时变成了一片火海,烟尘滚滚,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连成一片。
火箭弹刚发射完,驾驶员立即启动发动机,自行火箭炮迅速转向,飞快地驶离原位,不到三十秒就消失在附近的树林中。
\"总时间一分零七秒!\"计时员报告,\"从开始发射到离开阵地,总共用时67秒!\"
周围的军官和技术人员爆发出一阵欢呼和掌声。
这个成绩意味着,自行火箭炮可以在敌军炮兵定位和反击之前,完成发射并安全转移。
李明远默默地看着远处山坡上的一片狼藉,心中涌起一种复杂的情绪。
他创造的这些武器,将会夺去多少生命?
但如果不这样做,又会有多少龙国士兵像王威一样牺牲?
\"战争就是这样,\"他在心中自语,\"要么杀人,要么被杀。而我的使命,就是确保龙国站在最后的胜利一方。\"
他转向等待命令的团队,声音坚定而平静:\"测试成功。立即开始量产,一周内我要看到第一批自行火箭炮部队成立,前往前线支援。\"
……
夜深了,实验基地依然灯火通明。大多数工作人员都已经休息,只有主实验室的灯光依然亮着,仿佛无休无止的守夜人。
李明远揉了揉酸痛的眼睛,站起身倒了杯水。
连续工作近二十个小时,他的身体已经发出抗议,但脑子却依然清醒得可怕。
他端着水杯,走到挂在墙上的大幅作战地图前,目光在起伏的地形线和标注的敌我阵地间游走。
\"不够,远远不够...\"他喃喃自语。
反装甲三件套和自行火箭炮虽然解决了眼前的问题,但这场战争远比想象的复杂。
敌国的工业实力和技术储备远胜龙国,只要给他们足够时间,他们一定会研发出新的武器系统来对抗龙国的\"尖刀\"。
\"必须继续扩大我们的技术优势,在更多领域压制他们。\"李明远自言自语,眼神变得坚定。
他回到工作台前,拉出一张崭新的蓝图纸,开始勾勒一个全新的设计——轰炸机。
过去几周,龙国的歼-6战斗机和飞龙-2防空导弹成功夺取了制空权,但这些武器主要针对空中目标,对地面目标,特别是大型目标群和工事的打击能力有限。
\"我们需要一种专门的对地打击平台,能够携带大量炸弹,对敌人的后方设施、补给线和集结部队进行精确轰炸。\"李明远边思考边画出轰炸机的基本轮廓。
不同于歼-6的小巧灵活,这架轰炸机体型庞大,双发动机设计,机翼下方装有多个挂架,可以挂载各种炸弹和火箭弹。
\"轰-5,\"李明远在图纸上写下型号,\"中型轰炸机,最大起飞重量12吨,最大载弹量3吨,航程1500公里,巡航速度600公里\/小时,作战高度6000-米。\"
老刘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他身后,盯着图纸,吹了声口哨:\"好家伙,这么大的飞机,咱们能造得出来?\"
李明远微微一笑:\"能。轰-5其实比歼-6的结构简单,发动机也可以用歼-6的改进型号。最大的挑战反而是轰炸瞄准系统。\"
他指着图纸上机腹的一个舱室:
\"这里将安装一套精确轰炸瞄准系统,利用高倍率光学镜头和机械计算装置,可以在高空实现精确投弹,误差控制在10米以内。\"
老刘惊讶地瞪大眼睛:\"10米?这得多准啊!那岂不是说,咱们的轰炸机可以像打靶一样,把炸弹丢到敌人指挥部的屋顶上?\"
\"理论上是这样,\"李明远点头,\"但实际操作中会受到天气、风速等多种因素影响。不过即使在理想条件下,也比敌国现役b-29的轰炸精度高出几倍。\"
他继续补充细节,勾勒出轰炸机的各个系统——油箱布局、电气系统、起落架设计、座舱布置、防护装甲分布...
\"这里还有一个创新点,\"李明远指着机翼下方的一排挂架,
\"除了常规炸弹外,轰-5还能挂载火箭弹和特制的反坦克导弹,可以在战场上对敌军装甲部队进行精确打击,弥补地面反装甲火力的不足。\"
老刘看着图纸上那架神奇的飞行器,不禁感叹:
\"总工,您这是要让轰-5成为真正的'空中炮台'啊!敌国佬要是被这玩意儿盯上,不管是指挥部还是坦克群,都得吃大亏!\"
李明远微微颔首:\"没错。轰-5的设计理念不是追求极限速度或高度,而是最大化火力输出和精确打击能力。它将成为我们地面部队最可靠的'空中火炮'。\"
他的目光转向另一侧墙壁上挂着的歼-6战斗机图纸:\"不过,在轰-5量产前,我们还有另一个项目需要优先实施。\"
李明远走到歼-6图纸前,拿起一支红笔,开始在图纸上标注修改点:\"我打算改装一架歼-6,把它变成电子战平台。\"
\"电子战?\"老刘挠挠头,一脸困惑,\"那是什么玩意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