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李二,我看看你到底多能忍(1 / 1)

“师父,为何会如此啊?”

封知溪不可思议的问。

“罗小子应该是出神的时间太长,导致神志无法自主回归,也不知道他如此年轻的年纪,到底在想些什么?”

孙思邈说罢,他取出了一个针包。

“知溪啊,好好看着,为师教你一套针法,此针法名为针灸孔穴……”

封知溪紧盯着孙思邈的手指,只见孙思邈仅用两指捏住一只银针,银针稳固纹丝不动。

下一秒,孙思邈将银针刺入了罗峪的太阳穴位置。

“天呐……”

“如此下针,不会将人扎坏了吗?”

罗氏惊吓的询问。

“罗夫人,我师父下针有度,不会伤害到罗峪县子的。”

“您切切不可靠近,这银针不能有任何偏差,否则后果真的难以预料了……”

封知溪赶紧提醒罗氏。

罗氏这才强行按耐下来。

孙思邈缓缓的旋转手中的银针,当他看到罗峪眼皮子微微颤动的时候,快速的将银针收回。

“可以了!”

话音罗峪,罗峪就完全回过神来了。

不过他的第一反应也是让众人一脸懵逼,只见罗峪猛地闭上眼睛,然后拼命的揉眼。

“我的眼珠子好难受……”

他叫唤道。

“知溪,取些热水来,用蒸汽熏一下罗小子的双眼!”

孙思邈吩咐道。

封知溪赶紧去了,她很快弄来了一些冒着热气热水,放在了罗峪的眼皮子底下。

过了一会,罗峪就缓了过来。

“老爷子,您怎么来啦?”

他奇怪的看着面前的孙思邈。

“你小子到底在思虑何事?为何会搞的自己的神魂出窍?长久下去,你小命难保了!”

孙思邈瞪着罗峪。

“神魂出窍?什么东西?”

“小子我就是想点事情罢了……”

罗峪一脸懵逼。

“小叔,你下次可不能这么想事情了,可吓死这一家人了,你都三天不吃不喝也不动了!”

罗氏哭着说道。

“三天?”

“嫂子,你说我三天不吃不喝?”

罗峪瞪着眼珠子,要不是罗氏从来不骗自己,他真以为自己这个嫂子在开玩笑。

“好了,没有什么大事,就让罗小子好好休息吧!”

孙思邈离开了。

封知溪还是有些不放心,就留下来照顾罗峪。

其他人确定罗峪没有大问题,这才都离开了。

“知溪小妞,我的身体真没毛病吧?”

罗峪自己倒是有点怕了。

“我师父不都说了,只要你不再这么夸张的想事情,就不会有什么问题。”

“不过……你到底在想什么啊?什么事能想上三天三夜?”

封知溪奇怪的看着罗峪。

“我在想自己以后的路要怎么走,可是想了好久,都没有一个结果,只能顺其自然了!”

罗峪摊了摊手。

封知溪不知道罗峪在说什么,只能陪着他。

结果罗峪拿起笔就开始写东西,封知溪看了看,对于罗峪这一手螃蟹爬一样的字迹,她也是无语至极。

“罗峪县子,你这个字真该练练了。”

她浅笑着说道。

“也没人肯教我啊!”

“以前陛下让太师李纲教我,结果李纲反倒是被我气的告老还乡了……”

罗峪无奈地回答。

“我教你,如何?”

封知溪看着罗峪。

“好啊!”

罗峪点点头。

封知溪站在罗峪的背后,手指轻轻地握住了罗峪的手,整个身体都贴在罗峪的身上。

“你想写什么?”

她询问道。

“对于力量的传递,分成以下几类……”

罗峪回答。

封知溪瞪大眼睛,一般人练字不都是写一些简单的《三十六法》还有《八诀》之类的书帖,怎么这个男人要写的东西这么奇怪?

不过有了封知溪的加持,罗峪的字写的还真好看了许多,不过他这个字写的有点大,一张纸写不下一百个字。

一天就这么过去了,封知溪晚上也没有离开罗府。

罗氏给封知溪安排了房间,让封知溪好好休息。

第二天,又是一模一样的练字,罗峪不知疲倦,封知溪这个妹子也兴致勃勃,两个人写上一会然后说说话。

再加上楚楚可怜时不时送来一些水果,这日子倒是舒坦得很。

第三天也是一样……

不过随后的几天,罗峪的字开始写的越来越小,字迹也好看了许多。

整整一个月,罗峪都没有出门,封知溪也没有离开罗府。

所有的人都知道罗峪在练字,但是罗峪练完的字,谁也不让看,就连罗氏都不行。

“哈哈,没想到我也能写出这么好看的字!”

罗峪看着靠自己写完的一篇化学的《物质的变化与性质》,得意的哈哈大笑。

封知溪站在一旁,钦佩的看着罗峪。

这个男人每天练字十几个小时,居然连续的练习了一个月之久,这一个月他写出来的纸张堆起来比一个人都要高。

关键是,那些纸张里面的内容自己完全看不懂。

“罗峪县子,你最近写出来的东西怎么和以前不太一样了……”

她好奇的询问。

“自然是不一样的!”

“以前写的是物理学的基础知识,主要是和机关术用来做配合学习的!”

“现在我写的是化学,讲究是物质的变化和物质之间的反应,这倒是和术士的炼丹术有些关系,你倒可以学学!”

罗峪回答。

“是吗?那你教我!”

封知溪巴不得天天能和罗峪待在一起。

罗峪点点头。

罗氏突然走了进来。

“小叔,有圣旨!”

她提醒道。

“在哪?”

罗峪问。

“刘公公正在罗府正堂等候!”

罗氏回答。

罗峪马上站起身,向罗府正堂走去。

“哎呀,县子啊……你可是有日子没有返回长安了,老奴倒是颇为想念您呢!”

大太监刘公公看到罗峪,热情地打招呼。

“刘公公,您身体康健否?小子我也非常想念刘公公啊!”

罗峪客套道。

看着刘公公这个表情,这圣旨估计不会是什么大事。

“县子,接旨吧!”

刘公公拿出了圣旨。

“罗峪接旨!”

罗峪大喊一声。

“大唐皇帝令:朕有意重修大唐姓氏排名,以正我大唐传承之正统……”

“特命罗峪担任重修之任,三日后,进京复命!”

刘公公说完,将圣旨递到了罗峪的面前。

罗峪瞪大了眼珠子,这个李世民最终还是不敢直接和高姓大族硬碰硬,只能在姓氏排名上强抬姓李的。

“李二啊李二,你不敢动狠手,那我就推你一把,我倒是要看看你有多能忍!”

他的嘴角露出了一丝坏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