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5章 《双面戏台》(1 / 1)

无尽灰夜 柯辟邪 806 字 1天前

话说有这么个戏班,叫幽冥戏班,和这戏班紧紧绑在一起的,是一份百年血契。咱就来讲讲这里面发生的那些邪乎事儿。

梅雨季节,昆山的老戏楼里那叫一个潮湿。戏班的国华摸着戏箱铜锁上的青苔,那黏糊糊、冷冰冰的感觉从指尖传来。老戏楼的雕花木窗上,霉斑跟藤蔓似的爬得到处都是。国华举着油灯,绕到后台夹墙那儿,突然,地下隐隐约约传来笛声,吹的是《牡丹亭·游园》的曲牌。可这戏班早三十年就不唱全本了,这笛声是从哪儿来的呢?

“华哥!班主喊排戏!”学徒阿四这一嗓子,把国华吓了一跳,油灯都晃了一下,火苗一下子舔到墙角的蛛网,蛛网后面竟藏着半截褪色戏单,上面写着:“甲子年七月初七,夜戏《长生殿》,座留东首第三席。”这位置正好对着地下室的通风口。

到了子夜排演《思凡》的时候,国华用云帚扫过台板裂缝,就听见下面传来细碎的叫好声。他掀开松动的地砖,一股子腐臭还夹杂着脂粉香扑面而来。嘿,地下居然还有座一模一样的戏台,青石座上积着半尺厚的纸钱灰,就东首第三席干净得一点儿灰都没有。

阿四失踪的那天夜里,妆匣里突然多了件血渍戏服。国华拎起水袖对着月光仔细一瞧,好家伙,那血迹在绸缎上洇成了工尺谱,哼出来居然是《冥判》里杜丽娘的唱词:“则这鬼窟里谁似俺惨凄惶...”

“班主说这是祖师爷的遗物。”琴师老周冷不丁出现在镜子里,手里还捏着半张残破脸谱,说:“民国二十六年,戏班在东三省巡演,回来时就多了这座暗台。”说着,他用指尖戳向脸谱空洞的眼眶,接着道:“当年三十七个角儿,最后只回来七个。”

国华猛地一回头,就看见老周的脸紧紧贴着镜子内侧,皱纹里还嵌着戏台木屑。老周说:“班主每夜都在暗台排戏,你听——”地下室传来密集的鼓点声。国华冲到暗台入口,就瞧见阿四穿着血衣在台上甩水袖,脖子上还缠着根麻绳,绳头系在东首空座上。

国华拿着油灯,照亮暗台梁柱上的抓痕。他数到第三十七道刻痕的时候,镜子里突然映出满满一屋子观众。有穿长衫马褂的,有梳牡丹头的,甚至还有裹着日军军服的鬼魂,全都直勾勾地盯着台上。班主正在唱《夜奔》,可他的影子却留在东首空座,就像被钉在椅背的皮影。

“班主在还阴债。”失踪三天的阿四从梁上倒吊下来,眼球被脂粉涂得血红,说:“当年戏班被困奉天,班主把三十个学徒活埋在戏台地基下,用他们的怨气养戏...啊!”话还没说完,麻绳猛地收紧,阿四的舌头掉在地上,化作半截褪色的红绸。

国华翻开暗格里的账簿,泛黄的戏单上每场演出都标着血指印。最新一页写着:“庚子年七月初七,替身戏《双面台》,主演:国华。”

中元节那天,暴雨把老戏楼地窖冲垮了,地下暗台全露了出来。三十七具白骨嵌在台基中,颅骨全朝着东首空座。国华举着火把照向梁柱,发现每根木料上都刻着生辰八字,最顶端那根居然是阿四的。

“该你上场了。”班主的声音从空座传来,国华这才发现自己已经穿上了血衣。暗台突然升起浓雾,现实戏楼和幽冥戏台在雾中重叠在一起,三十七个鬼影在台上齐唱《离魂》。班主的影子从空座站了起来,露出森森白骨,说:“每场替身戏能换十年阳寿,当年埋的学徒...可比你机灵多了。”

国华甩出水袖缠住梁柱,这时候,戏服上突然渗出血墨,在台面洇出真正的《双面台》戏文。原来啊,班主才是第一个被活埋的学徒,他借日本军官的尸身还魂,把仇人的后裔世代困在戏班。

鸡鸣时分,国华把火把扔向东首空座。戏服上的血墨遇火化作青烟,显出三十七个冤魂的命契:“以骨为柱,以魂为腔,双面戏台,代代永偿...”班主在火光中使劲撕扯着脸皮,露出底下溃烂的日军面庞,大声吼道:“你们都得给我唱下去!”

“该落幕了。”国华扯断颈间麻绳,戏台立柱一下子就崩塌了。三十七具白骨从地基里爬了出来,拖着班主沉入地缝。晨曦穿透瓦砾的时候,就剩下那件血衣挂在断梁上,水袖指着新露出的青石碑,上面写着:“音尘绝,戏台空,莫将人魂作戏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