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8章 传授华夏传统文化1(1 / 1)

上官无极成亲,文国公热闹了好几天。

宫羽自从父母成亲后,就搬到文国公府里住。

他和便宜爹住一个院子,因为文国公府现在房子有些紧张。

宫羽也没在意,他又不在这里常住。

便宜爹也是,他早就与家里商量好了。

成亲过后就搬到君府一条街的大宅,那里是皇帝新赐的宅子,原永乐侯府。

皇帝把永乐侯府分成两部分,一部分给了上官无极一部分给了尚宪。

都是宫羽设计冥带人装修的。

上官无极成亲一个月后,举家搬离文国公府。

都是宫羽设计冥带人装修的。

上官无极成亲一个月后,举家搬离文国公府。

太上皇欧阳修也找到文国公上官蕴之和安国公公孙演。

三家人商量,要在逍遥王府给宫羽和欧阳爵举行了一个小婚礼。

他们只邀请了几个好友。

上官蕴之和公孙演也同意。

于是就在上官无极成亲百日后,在逍遥王府给他们办理一场小婚礼。

来的都是他们各自相熟的好友。

欧阳爵和宫羽成亲后,宫羽就正大光明的住进了逍遥王府。

这天大家都在商量等流云几个成了亲他们就搬去荆洲。

因为那里正在全体大改革建造,宫羽要把荆洲打造成一个繁华盛世的地方。

凭着现代的所学,他要创造一个奇迹。

在异世名留千史。

让他们也提前见识一下什么叫文明古国。

不过这事儿宫羽和欧阳爵并没有透露出去。

宫羽和欧阳爵成亲后,皇帝就毫不客气的把“弟媳”接到了宫里小住。

太上皇也跟着,气的欧阳爵也无奈。

因为自家二哥知道皇兄把“弟媳”接到皇宫后。

就找上欧阳爵,拽着他去了南州。

宫羽被皇帝皇兄和太上皇爹接到宫里小住。

在这期间宫羽把现代一年中的阴历,阳历。

十二个月,瑞年,平年都写了下来。

与皇帝找来的官员按着日期重新对北冥国的日期进行排列。

之后就推出是“二十四节气”的记录区分。

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

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

五月忙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风,

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

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

还给按着记忆抄录了一首“二十四节气”的童谣。

让他们广泛流传。

立春阳气转,

雨水沿河边。

惊蛰乌鸦叫,

春分地皮干。

清明忙种麦,

谷雨种大田。

立夏鹅毛住,

小满雀来全。

芒种开了铲,

夏至不拿棉。

小暑不算热,

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靛,

处暑动刀镰。

白露烟上架,

秋分不生田。

寒露不算冷,

霜降变了天。

立冬交十月,

小雪地封严。

大雪河叉上,

冬至不行船。

小寒近腊月,

大寒整一年。

“这童谣好,好记,朗朗爽口。”

“对,还容易理解,这样推广效果还好。”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天佑我北冥呀。”

大司农抹着眼泪,“难怪咱们地里的庄稼有时对不上时间。

还有南方的两季水稻……”

宫羽也跟着受到了感染。

接下来的日子,在皇帝的殷情下。

宫羽又把咱华夏传承几千年的传统节日也写了最重要的几个。

四月初四,清明祭祖。

一首《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也是踏青出游的好节气。

更是采茶的好季节。

也是酿制各种花酒的季节。

五月初五,端午节。

也称龙舟节。

吃粽子,粽子主要是糯米,里边放五花八门的粮食。

这个得看自己喜好。

北方的人喜欢甜粽,南方的人大多喜欢咸粽。

喝雄黄酒,更有防虫祛毒一说。

带五彩绳,五彩代表金木水火土。

挂艾草。

书中记载 端午节这日也称“毒日”的说法。

是因为端午节在夏至前后,这个时候由于雨水变得非常多,所以极其容易造成洪涝灾害……

再有便是这个时节,天气开始变得燥热起来。

各种毒虫害虫,也进入到了疯狂繁殖生长的阶段。

无论是人们,还是农作物,都极其容易受到毒虫害虫的侵袭。

这也是为什么人们会在端午这一天悬挂艾草驱虫的原因所在。

再有一点就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之际。

在书中记载,认为这一天是阳气极盛。

所谓“盛极而衰”。

之后便会出现阴气逐渐增多的情况。

各种的“恶”也会逐渐开始出现。

同时,由于端午之际。

仲夏之时,气候潮湿燥热,蚊虫繁衍,随之而来的,还有频繁多发的疾病。

往往这个时候的疾病,是非常难以调养过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