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粮食大战推演(1 / 1)

尚青云眼神莫名看了一眼郑才人,心中恨恨腹诽:“藏你个头啊,那是甘蔗吗?还不是被你们挑起火气~~”

郑才人挑起的话题,具有非常强的指向性,尚青云决定不理会,否则自己会陷入被动。

悄悄扯扯衣服,把显眼的地方遮盖一下,尚青云继续向老李发问:

“陛下可否记得,少林寺的外面,有个放羊的姑娘?”

“爹喝多了~~爹困了,你们继续喝,爹先打个盹儿。”老李说完,佯装打起了呼噜。

老李心中有数:狗女婿的话里坑连着坑,从这个坑出来,一定会进那个坑~~这个时候他的话,能不接就不接,过了这茬他就忘了。

老李摆出架势:死猪不怕开水烫,狗女婿再挖坑就没意义了。

“尚侯爷,你还没说呢~~你怎么喝酒还藏着甘蔗?”郑才人抓住机会,继续向尚青云发问。

得~~老李不进坑,自己被郑才人推到坑边上。

哼~~你当小爷《少林寺》电影白看了?

“这是个很长的故事~~”尚青云不接郑才人话头,继续向下自言自语。

“话说秦王当时被王世充狗撵兔子一样,一直撵到少林寺,秦王是又累又饿~~

无奈之下,他把人家牧羊女养的大黄狗,给偷偷吃了。”

尚青云偷眼看了一下老李,老李依然在装睡。

装睡是吧?那我继续说~~尚青云继续说道:

“牧羊女痛失大黄狗,找到秦王来理论,秦王竟垂涎牧羊女的美色,想偷偷干坏事。

这还了得?能在少林寺边上放羊的,是一般人吗?

这时候,牧羊女他爹~~觉远和尚出现了。

觉远和尚一看有人欺负自家闺女,气愤难平,于是把秦王暴打了一顿。”

几个妃嫔已经忘了敬酒,沉浸在尚青云讲的故事里。

“胡说八道~~老和尚根本不叫觉远,那个年轻和尚才叫觉远。”老李气急败坏,不再装睡反驳道。

“后来呢?”几个妃嫔饶有兴趣的问道。

“后来~~后来你们不是知道了吗?当然是秦王胜了,王世充败了,你们都进宫成娘娘了,哈哈哈哈~~”

“切,又来忽悠我们,讲个故事虎头蛇尾~~”几个妃嫔很不满意。

老李很满意,狗女婿总算打住了这话题。

这场酒宴,大家都很快乐,几个妃嫔轮流在尚侯爷这儿揩了一把油才走。

漫长的《三国演义》播出及捐款完美落幕,尚大侯爷终于可以休息一阵了。

---------------

日子一天天平淡的度过,直到阴历四月中旬,按照阳历来换算,就是五一之后了。

这段时间,尚青云除了定期给城外建设大军发送粮食、以及转运鸭子,其他的事都没插手。

城内开的10家粮店,已经陆续经营,每天投放的粮食数量不多,经常被买粮的人一抢而空。

阴历四月中旬的一个中午,老李过来了,是单独过来的。

“丽质,你怎么在这儿,没有功课吗?”看见萝莉在这儿玩耍,老李很奇怪。

“今天没功课,阿耶。”小萝莉说道。

“那你先上楼,我和你夫君有事要谈。”老李不想当着小孩子谈工作。

“陛下,你来的时间可真巧,卡着饭点过来的吧?先吃饭,吃完饭再说。”尚青云看了看表。

“那行,中午咱俩喝点,边喝边聊。”老李欣然同意。

酒菜上桌,老李喝完一杯长叹一声:“贤婿,最近粮价~~涨得太快了。”

尚青云轻“哼”了一声说道:“意料中的事,估计还得涨一倍。”

老李忧心地说道:“长安城内的粮价,平常年景两三文钱一斤,前段时间涨到5、6文,现在已经7、8文了,再涨一倍,百姓如何受得了?”

“受不了也得受,必须坚持一段时间,现在投放粮食,犹如抱薪救火。”尚青云说道。

“唉~~难呐~~”老李叹息一声。

尚青云问道:“陛下,咱们粮店情况如何?”

老李说道:“根据汇报,咱们粮店都开张了,价格比其他粮店低点,因为粮食数量少,一到货就被人买光。很明显,这里面有人作怪。”

尚青云说道:“没人作怪才怪~~我估计,咱们投放的粮食,一半被他们买走了。”

停了一下,尚青云继续说道:“现在是他们拉高建仓阶段,他们要把市面上的零散粮食收拢起来,便于他们抬高价格。”

老李犹豫一下开口说道:“贤婿,咱们能不能多投放点,平抑一下粮价?百姓太苦了。”

“暂时不行。”

尚青云沉思着说道:“咱们粮食数量比不过他们,不知道他们还有多少资金没动,也不知道他们库存情况,必须找个合适的时间点。”

“贤婿你看,什么时间相对靠谱?”老李目前的全部希望,都在狗女婿身上。

尚青云默默核算一下:“还是原先说的,最早五月中旬发动较好。”

见老李不解的样子,尚青云解释道:

“陛下,只有到那时候,他们的资金才能消耗个差不多,库存也基本满了,那时候人们开始恐慌,正是他们出货的好时候。”

“到时候我调集粮食在市面上砸盘,你安排官员发放粮本,开始凭证供应粮食,如此双管齐下,才能把他们打痛。”

老李琢磨一下:“也对,他们把铜钱都换成了粮食,若不能卖出,在仓库保管耗费也不低,一旦来年粮食丰收,他们就完蛋了。”

尚青云冷冷一笑:“不用等来年,今年就够他们受的。”

年后一直没下雨,地里的庄稼要么无法下种,要么种上的基本旱死,随着存粮日渐减少,长安城内人心浮动,有很多人家已经买不起粮。

老李心急如焚,但他知道:凡事必须讲策略,盲目乱干肯定不行。

五姓七望这些世家门阀和朝廷一直不对付,有落井下石的机会,门阀不会无动于衷。

若不按贤婿的做法彻底把门阀打痛,以后还有的纠缠。

这次把世家打痛,剪掉他们的经济羽翼,再通过文化推广,慢慢把世家的根挖掉,长此以往,朝廷的根基才能越来越壮。

这都是百年大计啊~~

“吃菜呀,别光顾着聊天,菜都凉了。”长孙皇后见有些冷场,赶快招呼老李和尚青云。

瞅见长孙皇后肚子,老李涌出个想法:

“贤婿,我想问问:观音婢怀的这一胎~~到底是儿还是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