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要放就放大卫星(1 / 1)

“江主任,我不敢保证说一定可以冲击上市成功。”

“但是从企业发展的角度,这三家企业确实具备这样的条件和潜力。”

被江卫平反问了一句,黎卫彬并不紧张,反而不慌不忙道。

黎卫彬当然确定。

其实已经不只是确定了,而是有绝对的把握,只不过有些话不能说的太满而已。

眼下柳南陶瓷在技术上冲击制瓷行业知名企业的关键门槛已经迈过去了,这一点完全可以笃定。

尤其是随着子公司松和制瓷即将落户淮阳科创园,届时不管是技术研发还是市场推广,柳南陶瓷的发展空间都会大幅度提升。

一家企业要想冲击上市,最关键的地方就在于建立完整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和掌握一套核心技术。

如果是在几年前他还不敢说这个话。

但是现在柳南陶瓷的确具备了这个资质。

最近连续三年,柳南陶瓷基本上都会参加南方的展会,收获的订单也是逐年攀登。

现在柳南陶瓷的工业制瓷业务不敢说遍布全国,但是最起码在南方地区已经完全打开市场了。

不说工业制瓷这一块的业务,去年柳南陶瓷仅仅是在家居制瓷这一块,全年的营业额就已经首度迈过了两个亿的大关。

这里面一个重要的因素就在于房地产行业的膨胀式发展。

2004年他调任松和县开始推动柳南陶瓷进行技术升级,在这个阶段正好碰到房地产的快速发展。

2005年柳南陶瓷推出了自己的第一代建筑用瓷品牌“柳叶瓷转”,到2007年,柳南陶瓷的建筑事业部已经在制瓷技术上完成了三次迭代。

如今柳南陶瓷生产的“家和”“乐福居”以及“金砖”三个品牌的家用品牌已经完全打开了市场销路。

仅仅是“乐福居”这一个品牌,去年的销售额就高达一个亿左右。

说得夸张一点,现在整个淮阳市,乃至江南省,哪个县里面没有柳南陶瓷的产品?

在市场扩张这一块,吴拥军是发挥了大作用的。

这也是为什么这次柳南陶瓷换帅,黎卫彬果断推吴拥军上位的主要原因。

至于松和食品就无需多言了。

有燕宏掌舵,松和食品上市是早晚的事情。

最令人意外的反而是松和农贸集团。

如果仅仅是作为一个地方性质的农业企业,松和农贸想成功上市的概率极低。

但是意外就在于,松和农贸集团通过松丰槐之间的合作,一举吞并了了松和、丰水和槐林三地的绿色农业经销权,直接导致供应能力实现了跨越式的飞跃。

在这个基础之上,松和农贸从去年开始发力,正式进入了三个方向的攻关阶段。

一个是绿色农产品的是市场交易指数的制定和发布。

为此松和农贸集团的绿色产业办公室专门成立了技术攻关团队,探索运用现代化的计算机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来搭建一个技术平台。

一个是扩大产业集群。

通过收购1家塑料薄膜的研发生产企业,以及两家生猪养殖企业,并自建了一家食品加工企业和饲料厂的方式,初步实现了公司市场化运作的产业布局。

第三个就是最核心的技术研发方面。

2月份松和农贸集团开启去行政化的体制改革后,第一时间就跟江南省农科院,江南农业大学两家机构合作,在松和县的经济开发区设立了松和农贸集团农业技术研究室。

专门从事育种、新品种研发,增产,防病害以及大棚种植等方面的研究,预计将来会在这个研究室的基础上成立一家全新的农业科技公司。

届时松和农贸集团不仅仅会具备一套集研发、生产和技术标准管理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集团,而且还将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

院子里。

黎卫彬边走边简单介绍了一下这三家企业的情况。

在柳南镇政府提前安排的会议室里。

就黎卫彬所介绍的三个企业的研发生产和经营管理情况,江卫平和钟贵恒等一众领导进一步做了详细的了解。

当天上午。

在考察完柳南镇跟沙塘镇的蔬菜大棚种植基地之后。

一行人随即连中饭都是简单用了一顿便餐后,立马就出发前往柳南陶瓷和松和农贸集团进行调研。

整个调研活动一直持续到下午4点多钟。

众人这才回到松和县委大楼内听取工作汇报。

这一通报告听下来后,时间已经过了5点钟。

按照原本的行程,几位领导今天下午就要返回容城,但是现在这个点显然已经有些尴尬了。

所以会议结束后。

趁着领导们略作休息的时间,黎卫彬直接就去找了市委秘书长房婧。

结果片刻后,房婧从休息室里出来,带出来的消息顿时就让黎卫彬的脸色猛地一喜。

“领导,多谢多谢。”

“这次我们松和县可不只是脸上有光了。”

见黎卫彬一副喜出望外的表情,房婧心底其实也在暗暗感慨黎卫彬的运气之好。

原来她刚刚进去问领导下面的安排时,那位江主任突然提出要在松和县留宿,并且明天还要增加几个考察内容,更令人没预料到的是,钟省长居然也有此意。

既然两位大领导都意见一致,其余的人自然没什么分歧。

但是房婧很清楚,江卫平做出这种决定,说到底恐怕就是因为今天考察的情况让这几位领导产生了进一步深入考察的想法。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来,松和县的很多工作恐怕超出了领导们一开始的预料。

这个结果对松和县而言肯定有利,毕竟现在的松和县不是怕考察,而是怕不考察或者考察的不全面。

“你这家伙,来了松和几年反倒跟我见外了。”

“再说这是领导的决定,跟我可没什么关系。”

“不过你就这么有把握?”

饶有兴趣地打量着眼前的黎卫彬,房婧也不由得回想起当年这小子在市委办公室担任秘书科科长时候的情形。

相比于现在的稳重和老练,那个时候的黎卫彬确确实实是一个二十冒头的年轻小伙子。

虽然也算得上是有魄力,做事情果断,胆大心细,但是总归还是青涩了许多,如今的黎卫彬自然早非昔日吴下阿蒙。

“老领导,有没有把握我也不敢信口开河。”

“但是松和县的发展想突破现有的瓶颈,那就必须走一条非常的路子,这一次省里撤县设市的名额,对松和县而言不亚于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也是一次足够引发质变的机会。”

“就算是可能性不大,我们松和县的班子集体也要争一争这个机会。”

闻言房婧呵呵笑了笑。

黎卫彬这种官面上的豪言壮语自然还不足以打动她。

官场上嘛…好听的话很多,豪言壮语更是家常便饭,但是说跟做是两码事。

“看来你这次是想放个大卫星了!”

一时间黎卫彬也呵呵笑了笑。

放大卫星那肯定不至于。

他黎卫彬不是神仙,还没有上天揽月捉星的本事,松和县也不是卫星发射基地。

不过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房婧的这句话也不算错。

这一次他跟松和县委班子的确是想放个大炮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