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3章 一笔投资(1 / 1)

孙哲文一听,眼睛瞬间瞪得老大,差点没从椅子上跳起来,道:“啥?你还要投资?你这家工厂不是还没正式投产吗?怎么又要投?”

他很快意识到自己失态了,连忙调整坐姿,一脸震惊又故作镇定地说道:“武总,你该不会是在开玩笑吧?你这边连正式生产都还没开始,就要搞这么大的动作。”

武彩似乎对孙哲文的反应十分满意,嘴角微微上扬,慢条斯理地说道:“我仔细考虑过了,开县有孙县这样的好县长,我的投资在这里才会有保障。原本我是打算把新厂建在海城的,但仔细盘算了一下,我的电子厂总部毕竟在开县,在这里扩建更方便管理,也省得日后两头跑,增加不必要的麻烦。”

孙哲文一听,大喜过望,连忙起身,激动地说道:“啊,原来是这样。这可真是太好了,我得好好感谢武总对开县的信任和厚爱。不过,你这一下又要一百亩地,这规模可不小啊。你对未来的规划可真是宏大。”

武彩微微颔首,眼神中透着自信,不紧不慢地说道:“我也是综合参考了其他同类厂家的规模,才大致做出这样的规划。当然啦,这规划可能精准,也可能存在偏差,不过目前资金确实是比较紧张。你也知道,我的电子厂到现在还没产生实际效益,账上资金有限,每一笔开支都得精打细算。”

孙哲文听闻,眉头微微一皱,眼中闪过一丝疑惑,略带不解地说道:“武总,恕我直言,你不觉得你这扩张的步子跨得有点大吗?你这究竟是打算单纯地给电子厂扩容,还是有其他更长远的打算?”

武彩轻轻摇了摇头,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解释道:“我这二期项目,可不再是单纯的电子厂啦。我打算转型,做警务警备用品,还有道路设施的配套产品。这可都是市场前景广阔的领域。”

孙哲文听后,不禁挑了挑眉毛,眼中满是惊异。他微微挑眉,提高音量说道:“武总,你真的是女中豪杰啊!你能杀进这些被垄断的行业里,真是太让人钦佩了。这其中的难度可想而知,没有十足的勇气和实力,谁能做到?”

武彩却摆摆手,一脸淡然地说道:“孙县,你也不必这么恭维我。说实在的,要不是你当初帮我,我现在估计已经破产了。我做这些,其实也有私心,就是希望能给孙县的发展履历上添上浓重的一笔。毕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地方的支持,我也想为这片土地出份力。”

孙哲文被武彩的话逗笑了,笑着说道:“这么说来,我还真得好好感谢一下武总。不过话说回来,武总,你今天提到的购置土地,是打算买在哪块地啊?”

武彩毫不犹豫地回答道:“我还是打算就在那河滩地。不过我有个要求,这地价还是按上次的算,而且要把我厂区连接到高速的路修通。交通便利对厂子的发展至关重要。”

孙哲文听后,不禁皱了下眉头,脸上露出些许为难之色,说道:“这条路呢,咱们县虽然有相关规划,但你也知道,现在县里财政紧张,实在拿不出钱来修这条路。”

武彩紧紧盯着孙哲文,眼神中透露出不满,语气也加重了几分:“孙县,我这一期投资已经超过一亿,二期预计也会超过一亿,最终总投资估计会在两亿左右。就冲我这么大的投资规模,难道还不能保证把我这厂区连接高速的路修通?而且这路,当初在招商的时候,可是你们县上亲口承诺过的。”

孙哲文苦笑了一下,无奈地说道:“武总,你的心情我能理解。倘若我有这个能力,能在短时间内筹措到修路的资金,我绝对不会推托。但你也知道,现在县里的情况你也看到了。这样吧,这条路的事,我再仔细研究研究,看看能不能从其他渠道找点资金。要是资金有着落了,我就马上动工。”

武彩微微皱眉,思考片刻后说道:“孙县,既然你这么说,那我也不多说什么了。这条路也算是基本服务于我们厂区,这么多年来,我也算为开县做了不少贡献。这样吧,我可以拿出 1000 万来修这路,就当我为开县的基础设施建设尽一份力。”

孙哲文听后,嘴巴张得老大,好半天才合拢,满脸的惊讶:“武总,你这也太慷慨了!你这可真称得上是发大财了啊。既然武总这么仗义,那我也不能含糊。这样,我作主,那地价就按上次每亩 13 万给你。

武彩眉眼弯弯,脸上带着满意的神色,轻笑道:“其实,这么算下来,我这一亩地折合下来,也算得上 23 万了呢。”

孙哲文脸上闪过一丝尴尬之色,有些无奈地说道:“实在是县里现在的情况太过艰难,财政上实在是拿不出钱来,我只能去省上碰碰运气了。你也知道,省里目前主要是在大力搞海滨经济生态圈,我想着能不能从那争取点资金下来,缓解一下咱们这边的燃眉之急。”

武彩轻轻点了点头,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关切与理解,微笑着说:“那就祝孙县此次前往省上能够马到成功,顺利争取到所需的资金。”

孙哲文微微点头,接着说道:“那武总,你什么时候方便,我把相关单位的人都叫来,咱们一起坐下来好好研究一下关于厂区连接高速的路以及土地购置的相关事宜。”

武彩微微皱了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孙县,我知道您是为我着想,但最近我实在是太忙了,海城那边还有不少项目在等着我处理。不过您放心,这些事我会安排手下的人来做的。您也不必太刻意去操办,毕竟县里的财政状况,我心里也大致有数。您只需要给相关单位打个招呼,让他们别太为难我们就行。毕竟,如果我此次投资真的落地,那应当会成为开县规模最大的民营企业,而且我初步估算,后续将会招聘三千人左右。要知道,除了电子厂之外,我计划投资的这些产业,大多都属于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开县的发展意义重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