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2章 尊重他人命运,成立山河商会(1 / 1)

这也是为什么会有人说,江浙沪的孩子不太愿意去外省上大学。

确实是这样。

经济条件摆在那里。

大部分地区的基础建设是比不上江浙沪的。

逼乎上不是有很多的帖子吗?

说的就是江浙沪的孩子去外省上学旅游后的种种不适应。

这当中,不排除是有些人矫情。

但确实,江浙沪孩子,从小的物质条件是真不错的。

当然了,山河学院不存在这种情况。

山河学院的硬件设施。

管你苏南还是中海。

你就是住汤臣一品的,来了也挑不出太大的毛病来。

最终山河学院作训部开始对10多万的新生进行分批次的管理。

反正按照计划,会有一大批的学生到时候直接跑步接受检阅。

如果是身体确实跟不上军训强度的,也不做强求。

那你们到时候就划归到跑步检阅的序列。

小跑步绕场一周就行了。

这个要求不高。

这一改革获得了不少新生,尤其是女学生的青睐。

于是乎军训不再全部按照班级为单位了。

如果你们实在想轻松的话,没关系。

那就练练军姿,同时在练练跑步。

到时候能在小跑步的时候保证队形不乱就算成功。

其他学生,继续保持一定强度的训练!

以方队形式接受检阅。

通过军训这件事儿,也算是给李墨白上了一课。

事实证明,想让自己所有的学生都按照自己的设想去发展是不现实的。

虽然说自己的本意是好的,出发点也是好的,希望能好好的锻炼一下这些学生。

但现实是,不少年轻气盛的学生是听不进你的话的。

尤其是家庭条件比较好的学生。

人家搞不好连自己父母的话都不怎么听。

你一个校长算老几?

还是没有行政级别的民办大学的校长。

一声令下让无数人对你马首是瞻。

把你的话奉为圣旨,看到你又哭又跳,还鼓掌。

那是北边三将军才有的能力。

因为在那边。

你不这么干的话,是真的要吃紫蛋的!

李墨白还没有那个道行。

山河四省的学生可能对他有一种特殊的情感。

但是其他省份的学生其实也就那样。

也许等到学生们毕业之后,走向社会之后,才会后知后觉的发现,当初没听李校长的话。实在是一大错误!

但现在,不行!

现在,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

不气盛,那能叫年轻人吗?

看清形势的李墨白也想开了。

放下助人情节,尊重他人命运。

反正自己作为过来人,该说的都说了。

学生们如果愿意听,那少走弯路。

如果不愿意听,走向社会后,会有人用更加粗暴的方式教他们。

作为校长,尽人事,安天命就是了!

对于李墨白的这番转变,张伯令其实是最欣慰的。

他知道这才是李墨白向一个教育大师靠拢的重要转折点。

以前的李校长太理想主义化了。

有点过于浪漫。

把自己想的太无所不能,把学生也想的太好。

心里盘算的是。

自己对学生们倾囊相授。

学生们好好的学习。好好的锻炼。

毕业之后,走向社会,都能成为国家需要的人才。

事实证明,现实不会这么发展的。

治大国如烹小鲜。

李墨白以前的一些教育思想,如果说山河学院始终维持在大几千人或者一两万人的规模的话,或许还能行得通。

但是现在学生越来越多。

恨不得一年的新生就10多万。

那原有的思路肯定是要转变的。

管1万人的学校跟管10万人的学校,压根儿就不是一个概念,也不是一回事儿。

就好像休克疗法对一些小国管用。

但是对熊国这样的大国只能是灾难一样。

教育行业可不存在一招鲜吃遍天的情况。

你得根据学校的规模,时代的发展,与时俱进,不断的学习。不断的进步。

否则的话,固步自封不光害了自己,也害了学校的学生和老师。

张伯令建议李墨白,心态放平。

尊重学生们的选择。

大家都是从年轻时候过来的。

年轻人,最反感的就是那些,对自己各种说教的中年人了。

当下,李墨白不再好为人师了。

让手底下的人看着办就行了。

这么多的学生。

他也没法跟过去那样,全面关注了。

李墨白手上还有一件重要的事儿。

就是成立山河商会。

这是老岳父给自己提出的目标跟要求。

当然这个建议也确实是没毛病!

一个好汉三个帮。

团结才能干成更大的事儿。

对李墨白来说。

如果能找到一帮志同道合的伙伴,大家一起投资,一起赚钱。

往小了说能让大家伙儿收益最大化。

往大了说,可以为国家做更大的贡献。

自己作为这个商会的发起人,在龙国自然也会有更高的地位和话语权。

便宜老岳父温国民有些话说的很委婉。

但是李墨白也听出了他的话外之音。

赚钱当然是好的。

但是这个钱你要花在刀刃上。

就比如说自己在甘苏省的投资。

那就非常的有意义。

李墨白没有办法在全国有多强的号召力,但是在山河四省的范围内还是可以的。

一方面爷爷的面子多多少少还管用。

另外一方面自己的实力摆在这里。

毕竟山河集团现在发展的,有声有色。

两年的时间,进步太大了。

林氏集团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

就因为跟山河集团的深度合作。

现在发展的相当不错。

俨然是北河省的明星企业家了。

还是有不少人眼红的。

想跟山河集团合作的企业也不在少数,现在有了这个机会主动靠近。那这些企业当然是乐意合作。

如果李墨白能带着他们一起发财的话,他们更是求之不得。

倘若这个山河商会真的成立起来,那李墨白就是当之无愧的会长人选。

山河四省确实穷。

但是集四省之力那也不是吃干饭的。

要资源有资源。要人口有人口。

而且身处龙国腹地。

影响力不容小觑的。

(有没有兄弟懂行的,除了皮带,还有哪些有大量工人,创造大量就业,但是被拿下的企业家啊?给我介绍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