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5章 幸福生活(1 / 1)

女人不坏 张执事 1168 字 1天前

小宝和王菲菲这两个孩子被接到袁志平家。

受到了非常热情的招待。

第二天去见了他们的爷爷奶奶。

爷爷奶奶摆了一桌子好菜好酒,还发给他们每人1万元的大红包。

从来还没见过这么多钱呢,这两个孩子都非常高兴。

回到家里,小宝就高兴的说,妈妈,把这1万块钱给我存起来吧,等我长大了再用。

王菊花说,傻孩子,爷爷奶奶给你的钱,你留着长大再用干什么呀。

小宝说,我娶媳妇啊,1万块钱可以娶三个媳妇儿呢。

那时候确实这样,娶一个老婆才彩礼,小宝算的账确实很准确。

在爷爷奶奶家吃完饭,回家的时候奶奶也跟着过去了,走在路上,奶奶让袁志平把车停在一家超市门口儿。

这老太太竟然跑这儿消费来了,她给小宝王菲菲每人都买了好几身衣服,然后又买了一大堆玩具,还有一大包零食。

王菊花这时都高兴的喊妈了,王菊花说,妈,你给孩子买这么多东西干什么呀,这得花多少钱呀。

老太太说,我也没买什么,这些用不了多少钱,我存的钱还多着呢,我要钱干啥呀?用不了几年就嘎了。

王菊花说,妈,你这是说的啥话呀,你和我爸都得好好的,咱们一家人团团圆圆多幸福。

老太太说,那好吧,咱们就团团圆圆的生活。

小宝已经上三年级了,以前学习挺好的,这段时间这事儿那事儿的他几乎放弃了学习,甚至都厌学了。

孩子不上学可不行,第二天王菊花和袁志平就商量着给她找个好学校。

小宝说,别找学校了,我不去了。

王菊花说,傻孩子,你不上学可不行,将来是个瞪眼儿瞎,啥都不会就完了。

小宝说,怕什么呀,我爸爸是大老板,以后肯定饿不着我,我在他屁股后头跟着就行。

袁志平听小宝这么说,心中暗自高兴。

袁志平心里说,想不到这孩子竟然承认我是他爸爸了,但是那也得上学呀。

袁志平就说,小宝啊,你必须得去上学,爸爸给你找个最好的学校,你们班儿全是女的,你去了这些女孩儿都主动和你说话,有的女孩儿还会主动买了好吃的送给你。

小宝说,如果我吻她们一下,她们不会生气吧。

袁志平说,她们肯定不会生气,她们肯定还高兴呢,你不信现在我就领你到那个学校去看看,你去不去呀?

小宝说,我去,我多了不要,我就要三个女朋友,一个帮我干活儿的,一个陪我说话唱歌的,一个让我搂着睡觉的。

袁志平嘿嘿一笑,袁志平说,你的要求真是太少了,走吧,咱们现在就去。

袁志平就这样才把小宝送到学校里去了。

还有10天就到五一了,袁志平说要到五一结婚。

王菊花说,我们可千万别大操大办,那样太麻烦了,还能累死个人,简简单单的住在一起就算了。

袁志平说,那可不行,我可不能亏待我老婆,我要让我老婆做咱们县城最幸福的新娘。

五一这天一到,袁志平果然一鸣惊人。

全县有10多家结婚的,只有他们家操办的最好。

他租了20辆黑色宝马去迎亲,把全县最豪华的酒店,小江南大酒店全部包下来了。

那天全县有十几家结婚的,十几对新人,没有一家能比他们家阔气的。

许多亲戚朋友都为他们竖起了大拇指。

送上了无限的祝福。

从那以后,王菊花就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直到有一天,王菊花怀孕了,王菊花和袁志平商量着要再生个儿子,小宝知道了,小宝就不干了。

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再说刘小英。

刘小英的女儿出嫁以后,小宝和王菲菲都被王菊花带走了。

大宝跟着王秋月,也不用刘小英照顾了。

刘小英有时间了,她的心情也好了。

她又该想着为村里谋福利了。

从刘小英当村支书这几年,她也确实给村儿里做了一些事情。

村儿里的公路修好了,村民都能喝上自来水了。

他们村儿里还有三家企业,有一个大冷库,有一个大型饲料厂,还有一个钢球厂。

这三个单位儿,就需要招收七八十名工人,这样把他们村儿里的剩余劳力就用的差不多了。

另外还有路易斯的舞蹈学校。

她办的这个学校影响确实很大。

几乎全县每个乡镇都有到这儿来学习的。

县舞蹈艺术团听说了路易斯,想要每个月花2万把她骋走。

路易斯不干,人家有的是钱,人家做什么已经不是为钱了,人家为的是兴趣。

县舞蹈艺术团没办法,才派来4个小姑娘到这里跟着路易斯学习。

虽然她这个不能为村儿里挣钱,可是她却丰富了村里人们的文化生活。

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

有了这些,所以这几年人们的生活才越过越好了。

往前一段时间,刘小英到学校去找小宝。

看到黄家村的一个老太太在村头那儿烧香。

刘小英和他们一说话,他们就说了张飞庙的事儿。

刘小英当时就灵机一动。

不过她也没说什么,现在她家里平静了。

她才又重新想起来张飞庙的事情了。

这天晚上,刘小英召集村长和会计到大队部开会。

刘小英就把这个事儿提出来了。

刘小英说,最近几年咱们国家发展的快了,有许多人都过上了好日子,人家已经不用着急挣钱了,人家每天都算着怎么花钱。

所以这几年旅游业就开始兴旺了。

你看看那些登泰山的人,简直是人山人海,一到节假日更是了不得,几乎是人满为患。

咱们这地方现在看着挺僻静,但是他周边也有三个城市呢,两个县城一个市。

我想咱们能不能把它建成一个旅游区。

平时让那些城市人到这儿来旅游。

夏天让他们到这儿来避暑,冬天让他们来享受阳光。

咱们投资建成一个避暑山庄的样子。

村长听完就说,嫂子,你想的挺美,不过实现不了啊。

咱们投入人力物力的建成了,人家不到咱这儿来,不亏大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