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 你要相信我们的孩子(1 / 1)

回大明摄政 荒曦 1284 字 16小时前

“清汤大老爷,这工作量是人啊?”

忙碌了半天的朱厚炜一个葛优瘫瘫在椅子上眼神中写满了绝望。

如果说之前朱厚照被任命监国他从旁协助帮着处理政务时那只是看着一堆作业要批改的老师心态。

那现在朱厚照溜了弘治皇帝回归要给他“指导”就是一个实习老师的状态......

不对,是一个可怜巴巴的冤种牛马乙方的状态。

当他批阅给出的处理方案在弘治皇帝N次摇头后,朱厚炜甚至想要直接将奏疏给特喵的死了拉倒。

“你爷爷奶奶的爷爷,时隔多年居然又让我有了当年为该死的甲方改方案的感觉,难道老子注定逃不过这个命运?”

朱厚炜心中负能量满满,明明皇帝目前的批红应该是在内阁大学士给出方案后进行的,再不济也应该是将这些“秘书、助理”召集过来商讨对此再从中选一个自己认为可以的解决方案。

当初的弘治皇帝自己也是这样处理朝政的。

不然也不会有让萧敬听了就头疼不已的:“萧敬,此事你怎么看?”

怎么特么到了他这里一切就要先他自己想自己提出解决方案了呢?

这特喵不是欺负老实人嘛!

还天天打回来重新思考,当年朱重八工作量也没这么大吧!

“把1亲儿子当黑奴用,狗皇帝真有你的。”

看着桌面上还有一堆的文件等着他处理,朱厚炜就感觉人生一片黑暗以至于完全没了所谓的秩序尊卑。

他现在,只想要对着弘治皇帝指指点点。

而此刻的弘治皇帝呢?

在御书房处理朝政?

不不不,终于有了冤种......助力帮忙分担朝政压力后,弘治皇帝再度发扬起中华优秀传统美德之给年轻人更多的机会,将手头的政务一丢,甩下一句:“朕看呐,你这些方法都还有更进一步的空间,你回去再好好想想,到时候再拿给朕。”

然后弘治皇帝自己就跑去后宫找张皇后过起了没羞没臊......额,是夫妻恩爱的甜蜜生活。

“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朕每天忙着处理政务真的错过了时间许多的美好啊。”

御花园内,弘治皇帝坐在观赏亭遥望皇家林园精心雕琢的美景,对身旁的张皇后感慨道。

“以后,朕多陪陪你,带你多走走可好?”

“陛下......”

张皇后都不知该说什么好了,虽然她和弘治皇帝年纪都算不得大也不过是三十几不到四十岁,但在这个早早就结婚生子开枝散叶且人均寿命都不算长的时代,三十几岁真的已经不再年轻。

当年太祖朱元璋二十八岁得了长子朱标都喜悦自嘲是老来得子了。

所以对于相处十几年的老夫老妻跟小情侣似的游园腻歪,张皇后虽然享受两人之间难得的相处但总感觉哪里怪怪的。

怪别扭的......

更何况,此时此刻家里好些人可都是该担心的状态啊。

“陛下让照儿去亲征,难道也不担心照儿出点什么意外?”

“虽然照儿从小性子就比较野,但他打闹的那些场景跟和鞑靼的开战根本不能拿来对比,妾身怕......”

略作犹豫,张皇后还是将心中近期憋着的话说了出来。

“怕太子出意外?”

弘治皇帝接下张皇后的话淡然一笑,随即牵过张皇后的手拍了拍安慰道。

“说实话,要说完全不担心是假的。”

“但这事......”

“朕拦不住。”

弘治皇帝有些恍惚,自己那儿子从小就在挑战他的权威,而成功的记录还特么挺高,让弘治皇帝都有些无奈。

如今长大了,再想拦下他那难度跟当年可不是一个难度量级。

“厚照这小子虽然淘,总给人一种不稳重不可靠的感觉。”

“但实际上,厚照比朕当年要优秀的多,他对许多事物的见解其实早就超越了同龄人,朕很早的就到他将达延汗视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对手,只是那时候的朕没有设想这件事会来的这么早罢了。”

“雄鹰长大羽翼渐丰,注定要遨游九天之地。”

“厚照虽然是朕的儿子,但他的性格其实更像历代先帝的集合。这就注定了他想要走的路和朕是不一样的。”

“既然拦不住,朕不妨就给他开个口子,让他先一点点接触。”

“跟着英国公保护好自己一步一步来,日后彻底成才了,或许那达延汗真的会栽倒在他手中。”

弘治皇帝说到这,眼神其实有些许复杂。

当初知道朱厚照注定要趟这趟水的时候,他就已经有了许多的想法,只不过这些想法都是在一层一层的后退。

说服文官,是对朱厚照政治手腕政治智慧的考量,限制人数、让其多听英国公的多跟着看,是担心他年纪尚小心高气傲控制不住自己出现意外,但既然知道朱厚照未来注定要朝着这方向摸索那让他跟着英国公张懋多学多看也是积攒实际经验,是一个刷级的过程。

弘治皇帝虽然缺乏强硬的手腕和政治智慧,但对于朱厚照这个儿子,他真的已经在尽自己的可能想在其人生道路上多帮衬一把。

“可是,这还是太危险了。”张皇后忧心道。

“但他始终要长大,现在朕还能限制一下他并可以让英国公代朕看一看管一管,等以后他登基了呢?”

“到那时无人可以管他,他又没有足够面对鞑靼的实战经验,那时他再亲征,岂不是更危险?”

“堵不如疏,不妨就先开个小口‘泄洪’吧。”

弘治皇帝无奈摇头,他能不知道危险吗,但朱厚照的性格注定了许多事情,危险也没有办法呀。

那与其等日后他退了由朱厚照自己主持大局的时候跑去冒险还不如现在就给他安排点老带新的活动嘞。

想当年的太宗皇帝小的时候是跟随徐达、常遇春等明初顶级大将身旁学习军事知识,这才有了后面铁骑北踏的燕王、奉天靖难的永乐。

而宣宗皇帝也是从小跟在太宗皇帝身边受其培养教导这才有了后来堪称全面的面板。

而正统皇帝为何抽象,其中有一点原因就在于老爹死的太早登基太早没人给予他系统化的培养,在张太皇太后去世后身边只有一个妖后孙氏以及一众想要给他洗脑的文官们。

以至于虽然有一个想成为太宗皇帝那般人物的心,最终却成了王振的舔狗,最后就差给其挡刀子了......

可见,在人生这条道路中,有人在踏上路程的初期以老带新的方式扶着你走一段是多么宝贵的经验。

足以改变其一生的命运走向。

虽然有老人带着也不见得就安全,但总归是比以后零经验进场要好的多。

“况且这小子打小就机灵,此次北征不论结果如何相信最终他都不会出什么事的。”

“皇后,你要相信我们的孩子,我们的照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