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章仅代表个人看法,不批判任何事务,请勿联想)
————
“寡人向秦王求助了,希望他能将一些东西独家售卖给燕国,而寡人会另外组建一个商行负责这些,和秦国文信侯商行一样,拉那些大臣入股。”
听着燕王的话,太子丹先是愣了一下,随即更加愤怒。
秦国凭什么要帮燕国?
仅靠小弟身份可不够,国与国之间讲究的是利益。
那燕王付出了什么?
在生意过程中,占据优势的一方是绝不会吃亏的,太子丹不用想都知道,秦王肯定会敲诈燕国一笔。
可自己父王出卖国家利益换来的东西,居然要和那帮大臣分享利益?
即便他能理解这是用利益安抚他们,但这不是损害王权来成全臣子吗?
“父王,君王岂能如此偏袒臣子?!”
“那你告诉寡人,要如何打消他们心里对你的忌惮?”
太子丹张了张嘴,说不出话。
赵王已经示范过一次挑战国内权贵利益是什么下场了,秦王能干的事,别人未必干得了。
更何况他还只是太子。
燕王看他沉默,知晓他无法说什么,便再次道:“旁听政事后,至少半年时间内,寡人只会同意你一些小事上的意见,大事上寡人不仅不会听,你一旦出声可能还会驳斥你一番。”
这是为了做样子给那些大臣看?
可这样一来,君王和太子岂不是要看臣子脸色?
这燕国究竟是谁的?
看到太子丹那涨红的脸,燕王心里有些悲哀。
不是对他的,是对自己的。
秦王在国内一言九鼎,虽然是有李缘帮忙、虽然是用了许多分化拉拢的政治手段,可那才叫君王威风啊!
可反观五国君王,齐王和魏王还算好的,赵王和他境遇就差了点。
至于楚王……算了,提他干嘛。
……
咸阳宫。
刚看完戏的两人纷纷沉默着。
嬴政在想着该如何利用燕国的事。
可直到他打定了主意,却发现李缘还低着头坐在位置上,神情恍惚。
“你怎么了?”
嬴政说:“刚才燕王说起贵族与百姓对立的话题时你就不对劲了。”
“政哥,这种割裂敌国内部、引起对立的方法,以前有过吗?”
“没有。”嬴政说:“但这方法与离间计大同小异,只是将目标扩大到了敌国的群体,这不是什么特别的;甚至这种方法不仅可以对付敌国,用来对付本国内部也是可以的。”
李缘微张着嘴,想到了后世。
一些看上去明显不对劲的话题在网络上甚嚣尘上,居然莫名激起了许多对立。
而相比之下,最根本、最应该被解决、最需要正视的一些问题,却被这些风头正盛的话题掩盖了。
比如阶级。
比如国家的意识形态差别。
有时候,李缘真不知道那些对立有什么意义——后世华夏社会其实只有两个最大的问题来源:资本家和人民,国家间的博弈渗透。
相对的,只有两句话才是本质。
【帝国主义亡我中华之心不死】
【人民才是国家的主人】
可不知是神秘力量在网络上操控,还是有外国势力在搅动风云,网上又有一帮跟风的人在看热闹不嫌事大——或许,他压根就不觉得那是热闹,他们还以为自己真的是站在正义的一边——以至于最应该解决的却被掩盖在了喧嚣之下。
原本平和的华夏社会开始出了一些‘西方化’的势力,比如偏执的爱狗、环保、女权。
原本应该团结的百姓中出现了一些‘明智眼光’,提倡起独立、精致、消费攀比等等一系列毫无意义的风向割裂人民。
“所以政哥,有时候我真的会怀疑国家是否太好了。”
李缘忍不住直接骂道:“让一些原本应该早夭的低能儿和智障也长大来危害社会,许多人完全就是当了外国人的刀还不自知!”
嬴政没说话。
他忽然想起了李缘刚来秦国时,跟他说过的后世群魔乱舞、还说有些人把动物看得比同类还重的话。
良久,他笑了笑。
“这不是很正常吗?”嬴政反而看开了:“华夏强大了那么多年,你们后世那一朝眼看着即将复兴,他们不急才怪呢!”
“可明明那些事都是些屁事,西方有什么资格在那叫嚣动保、环保?华夏女子出现在史书上时,西方还没开化呢!可有些人放着自家的经验和成果不去看,学习那些妖魔之事……”
“华夏的强大持续了几千年,商朝人就知道把异族当成头骨酒器甚至人祭,我们后世子孙复兴之路上却多出了许多外国人的影子,外国曾经低价的庄园黑苦力居然能拿着高昂的补贴在我们的国土上享乐,老祖宗都知道蛮夷畏威而不畏德,他们却以这种宽仁来彰显‘强大’……”
李缘停顿了一下:“说到底,还是我们内部有些人有什么大病,真是春天里的两条虫逼!”
嬴政看着他气愤的样子,感到有些新奇。
这还是他第一次显露出对后世某些事的不满。
看来后世华夏哪怕走在了复兴之路上,哪怕科技实力和国力强大,遇到的问题也同样很多、很复杂。
给华夏最大伤害的从来不是外敌,而是内鬼。
想了想,嬴政只能安慰道:“或许,这才是你们那一朝最伟大的地方。”
“祂没有落下任何一个国民,相反,祂一直在用最大的努力去包容、教化祂的子民,哪怕有些人压根不适合长大,或者干脆就是被异族人洗脑的……”
后面的话,他没说。
但李缘知道他想说什么,因为在这种事情的看法上,嬴政和他是一个思想。
而对嬴政的话,李缘心里不知道该赞同还是该反对。
祂就像一个伟大的母亲,一直以慈爱的目光看着自己的孩子们在那争论不休,只默默的给他们提供最好的环境。
李缘摇了摇头,抛开了脑海里的思绪。
母爱的一些事,不是他能评判的。
可作为孩子的一员,对一些事他很愤懑。
现在的秦人百姓都知道团结起来听国师和大王的,有些人却完全不懂自己的身份;现在的华夏族都知道华夷有别,有些人却甘给外国人当刀……
“文明太善良了,真不好。”
李缘只能这么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