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东升订婚(1 / 1)

红红和乐乐最终还是没得到家里人的原谅,回学校上学去了。

四合院的日子又恢复正常。李老四通过这次换彩电,仿佛看到了商机,但是这个年代由于资讯不发达,李老四也不知道该换点啥玩意儿回来。

李老四每到这个时候就会找长海商量,这次也不例外。

李老四倒是想倒腾家用电器这些东西,可是太显眼,而且风险不是一般的高。

一旦出事儿,多年心血全部都会付之东流。

长海的记忆里对这些东西门清,于是他就给李老四出主意,让他可以跟本子换一些小东西,比如电子表,小收音机,计算器甚至还有一些服装之类的轻工业品。

李老四连电子表是啥都不知道,长海懒得解释,让他去找渡边健二了解去。

没过一个月,李老四还真带回来一手提包长海说的这些玩意儿。

还别说这些玩意儿还真挺抢手,利润那就不用说了,如果按比例来算,甚至比家电的利润率都要高出来不少。

李老四还给家里弄了一台洗衣机,一台冰箱,都是日立牌的。

结果让两个妈好顿数落,用了一次洗衣机,总觉得这玩意儿不着调,洗不干净。

冰箱也是,徐慧娟就说“这玩意儿不就是个碗柜子吗!还费电,用它放剩饭剩菜,纯纯大冤种,就咱家哪三个皮小子,有啥吃的都剩不下,正是能吃长身体的时候,更别提有时候还带别的半大小子来家吃饭”

长海劝解说“妈,你们可以把当天卖不出去的熟食放冰箱里,第二天接着卖。”

长海说完,张静秋差点没踹他,张静秋的理论是。

“我跟你丈母娘,再咋滴也不能干那种伤良心的买卖,咋能把过夜的熟食再卖给人家,把人家吃坏了咋整!那不是砸自己招牌吗。再说了每天能卖出去多少我们心里有数,即使剩也剩不下多少,晚上给几个老头下酒,或者还有几个孩子们吃也剩不下。”

李老四弄回来的计算器还有圆珠油笔,两个妈倒是很喜欢,这两样东西给她俩记个账,算个账啥的都方便。

最后洗衣机和冰箱都留着给东升结婚用。

这一天,苏爷赶着毛驴车来四合院溜达,老头也八十岁的人了,但是身体还很硬朗,每天都去市场卖点菜啥的。

苏爷这次来找李老爷子替他拿主意,他们村跟蔬菜研究所合作,从七六年开始就推广塑料大棚种植。

现在村里建了不少的大棚,让村民承包,每年交二百块钱就行,还可以试种一年。

苏爷拿不定主意,心里害怕政策再有啥变化,到时候竹篮打水一场空。

两个老头就在东升修的理铺门口,两个妈给摆了一个小桌,给两个老头弄了点猪耳朵,花生米,拍黄瓜,猪肝。两个老头边喝边聊。

李老爷子问苏爷“老弟,我就问你,包一个棚子,一年能不能挣出来地租钱?”

苏爷一听这话来了精神“那不是小菜一碟吗,咱们村摆弄多少年的菜,三区四县的哪有不知道咱们村菜的,别说地租钱,一个棚子弄好了,能赶得上两个城里的工人一年的工资”

李老爷子放下酒杯说“那你还有啥好犹豫的,包!多包几个,钱不够我给你拿,有钱不赚王八蛋!有啥可害怕的?出了事我给你兜着!”

苏爷听了李老爷子这话,拿起酒杯先敬了李老爷子一杯,干了之后说“行!那我就听老哥哥您的!回去我就去村部签合同。奶奶个腿的,啥风浪咱没见过!是死是活鸟朝上!”

两个老头在这里豪气干云的边喝边聊,栓柱和小琳琳蹬着长海给他俩买的三个轮的儿童车来回遛。

两个老头看他俩可爱,把他俩拽到身边,拿着筷子头沾点白酒抹在他俩嘴里,辣的两个小豆包一个劲儿的嘶哈,李老爷子再给他俩塞嘴里一块猪肝,逗的两个老头哈哈大笑。

十月一国庆节的时候,张静秋托钱大妈去老李家给东升说的媒,老李家也是通情达理的人家。

人家从来没说因为东升残废了而不愿意这桩婚事,两个孩子从小到大都是看着长大的。

两家也是知根知底,四合院也没有说咱们家是高干家庭而看不起人家。

婚事定在明年五一,东升的想法是不想办婚礼,他想带着秀秀去他牺牲的各位战友家走一走,再回老部队看看。

全家人都不同意,但是又不敢直接说,还是长海做的决定,东升去不去看望战友跟办不办婚礼又不发生冲突,婚礼该办办,办完他爱去哪去哪。只要婚礼他们小两口露个面就行。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东升没反对,于是家里的几个老娘们儿们现在就开始张罗起来。

李老四每天都是笑醒的,他现在跟长娟聊的话题离不开东升,总盼着过不了多长时间他就能抱孙子。

时间过的很快,转眼来到了一九八零年,一月中旬左右我国从漂亮国引进的电视剧《大西洋底来的人》在央视放映。

这部电视剧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是说这部剧是最早引进的漂亮国的影视作品之一,而是这部科幻剧引领了一个时代的潮流,并且打开了国人对外看世界的窗口。

每到播放时间,可以说是万人空巷,四合院门口人们也顾不上天冷,都聚在一起看彩电,就连别人家里有黑白电视的也都过来看带色的。

长海赶紧找李老四,让他找本子渡边健二,从本子那里进一批《大西洋底来的人》里主角麦克·哈里斯的那一身服装,尤其是蛤蟆镜跟牛仔裤。

李老四对长海的建议从来都是无条件执行,这部电视剧刚播放完,李老四弄的服装和眼镜就出现在市面上。

李老四也会变通,他还弄了五十多台双卡的录音机。

这玩意儿一露面,甚至比电视机都要轰动,李老四还是和上次一样,弄了一百台,除了他自己留的五十台,剩下的全都当手续费给了外经委和商业部门。

即使是这样,李老四出手的录音机价格也是他进价的三四倍。

现在东升的修理铺门口,每天都聚着一群小年轻,不为别的就为了在修理铺门口听歌。

李老四给东升留了两台录音机,还有不少这个时候发行的磁带,只不过有很多不能公开播放而已。

但是录音机放的这时候的流行歌曲也是很多小年轻所追捧的,比如《乡恋》《美丽的西班牙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