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村干部讨论研究如何发家致富的事宜(1 / 1)

黄土女儿情 浮尘张 1239 字 1天前

讨债的人走了以后,顾小川召集所有村干部召开第一次村干部会议,主要议题是讨论庙沟村未来发展规划。

在开会之前,村干部们搞不懂小川将要讨论什么问题,便提出来队里欠下十几万外债的问题:高书记欠下的外债主要由谁来承担。大部分不言传,总是那么谨小慎微,总是那么考虑得恰到好处,就是在高书记下台之后也不情愿得罪他,因为他的女子恰好就成了顾书记的婆姨嘛,连这点眼色都没有还当什么村干部哩。

其中偏就有些“正义感强烈”的村干部似乎没有那么多的想法,对高明亮书记曾经的某些错误的做法永远抱有敌对的心理和情绪,比如海平村长和姓康的副村长就郑重其事地提出这笔外债肯定要由明亮书记偿还嘛,因为那些钱大都是他一人欠下的,究竟因什么欠下的,谁都无法得知。如果要让全村人民去偿还的话,估计没有几个人会同意出的,甚至还会引起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会造成不良的后果。

无论他们是怎么举例子讲道理说明他们的反对意见,顾小川始终一言不发,脸上流露出难以捉摸的表情。

当有人问他的看法时,他只是微微一笑,说咱们现在开会吧,别的小事都不要再讲了。

海平瞪起一双宛如铜铃似的眼睛问小川:“这是小事吗?”

小川能理解海平村长的心情,和他顾小川的心情是一样的,但是现在,无论如何都不能再把自己的丈人弄得更加狼狈吧?否则他顾小川就真不是个人了。顾小川想了一会儿,对海平他们说:“还有更大的事情要商讨哩。”

在他们这些村干部看来,没有再比一个村子欠下十几万元外债更大的事了。

他们没有再说什么,既然小川不再说那事,说明他真的不希望再提起此事了,如果再问下去,那小川肯定会对他们有看法的,弄不好他们这点小官都当不住的。但是,他们不解的是庙沟村还有什么事比十几万钱更大的事情,难道顾小川只是为了躲避老丈人的外债吗?

当然不是了,那就看他能说出什么样的重大的事情来了。作为妇女主任的刘春花也来参加这次会的,她也不知道小川将要搞出什么样的动作的,此时,她的眼睛直盯着小川,并没有看出任何反常的面部表情。

顾小川等大家安静下来后才开始讲话了,他说:“既然我当了这个领导,就不会像以前那样只维持个现状,多少年一成不变,甚至越来越差劲。出去看看人家的村子,变得让人不敢相信,相比之下,庙沟村就更显得贫穷落后了。我们也不是为了批评哪位领导,而是要明白一个大道理,我们的思想仍然是守旧的落后的,势必要有所革新,村子才能发生变化。”

大家都在集中精力思考着顾书记提出的问题,觉得他说的每句话都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面对这个烂摊子,从哪里改起,才能有所变化,仿佛老虎吃天,无法下手啊?

他们大都在抽烟中凝神静气地思虑着从哪里开始着手搞起,每个人的头脑都在高速运转着,想到村子里发生的每一件事,想到每一个角落,似乎都是处在正常的情形之下,并没有想出任何建设性的建议。

一般人都想到顾家开得粉坊、办得猪场,想到春花承包大山植树造林发展养殖业是很挣钱的,有些人甚至也提出来动员全村村民都像小川家、春花家搞点挣钱的事情,也许庙沟村才能有些变化。

顾小川提示说:“别把眼光只盯在现有的小事情上面,而是要充分利用庙沟村所有可用资源,发展乡村企业,这才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

王海平听着就兴奋起来了,似乎又有了新的机遇让他在集体性的场合里抛头露面了。他觉得一个是如果真是个人才的话,随时可以发挥出他的聪明才智来的。他抓头挠腮,却丝毫想不到小川所说的可利用资源,但是既然小川提出来了,那就说明他已经想了自己的想法。他为了向大家表明他的敏锐的目光和聪明的才智,说说出了他的看法:“放眼望去,庙沟村就能发展种植和养殖业了,最好的办法把小川家的猪场、粉坊和春花的种树养牲畜充公扩大,以集体合作的形式发展种植和养殖业,效果一定很不错的。”

有人听了以后,觉得这个办法挺好的,可以试验一下,看究竟怎么样嘛。

春花也插话说:“你们每天都在电视上看新闻,从人家外面发展乡村事业的模式,再看采用什么样的办法适合我们村嘛。”

顾小川说:“要做一番大事,一定要解放思想,放远目光,从大的方面着手,才能搞出点大运作来嘛。”

他又让大家再深思庙沟村还有什么资源可以利用,也就是在什么方面可以赚来钱。

这回似乎点醒了他们的头脑,于是大家纷纷说了起来。有的说咱们村的石头石板很有名气,外村人家修建都来拉几块石头石板的,前年一个雕刻石狮子的匠人都用一块大石头拉走刻成大石狮子,据说卖了几万呢?当时我们谁也没在意,高书记同意的事,其他人还有球的看法?

从此以后,能不能把石头石板作为一种赚钱的项目做起来,也许是个好办法哩。

小川笑着说:“这算是一种办法,还有很多这样的好办法哩,比如正沟沟掌的水平时都冒汽的,都知道那里的水源冬天都很热的,能不能修成温泉,修成游泳池,让外面的人来搞搞泡温泉的享受,就是很好的赚钱方法。

他的话一出,大家立即称赞这是一种最好的办法。”

又有人建议:“按照这样的话,咱村从石缝里淌出来的水质量很高,以前刘家祖上还熬过洋烟,也可以制成矿泉水出售赚钱嘛。”

小川说这个方案好,他已经想到了。现在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把这些丰厚的资源变成钱,接下来我们重点讨论这个问题,要比把眼光盯在那十几万元外债有价值的多了。

他的话讲得大家一阵子的兴奋,满脸露出了喜悦与激动,仿佛他们已经干出了丰功伟绩,已经挣回来大把大把的钞票了,尤其是王海平好像仿佛看到村民们像农业社时那种集体式的大生产的生动壮观的场面。但是,海平最担心的是因为缺乏资金而使此种美好的想法幻化成泡影,他急切地问顾小川:“顾书记,你所提出的宏伟的计划再美不过了,那么开办乡村企业需要的大量的钱呢?”

顾小川不以为意地说:“我们不是正讨论怎么去赚钱的事情吗?用我们的头脑和双手去赚啊!”

海平仍然着急着说:“启动资金,我说得是启动资金,俗话说套只麻雀也得撒把秕谷吧?”

小川笑着说:“这不是你想的问题,你只要当好领导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