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我觉得,这并不是机会。”大蓝氏的表情是严肃的。
大蓝氏一说这个话,小蓝氏就委屈了。
她郁闷的点点头,什么都不说了。
果然啊,在姐姐的心中,衡量这一切才是最重要的。
可明明,也没有那么多要衡量的。
衡量来,衡量去,和之前也是差不多的。
“我知道,你想出去,外面大千世界多好啊。别说你,我也是一样的。但是,常姐姐走了,母后也走了,如今在这东宫最有地位的就是我们两个了,要是在这个时候,我们两个也走了,这消息,能瞒得住吗?”
“可,殿下不管啊。”
“殿下啊,也就是表面不管而已。在他看来,一切只要在他的掌握之中就好了。至于其他的人,做了什么事情,他不会在意。而这个掌控,就是我们必要在东宫。我和你,在殿下心中的位置是差不多的,比起常姐姐,到底是要好那么一点的。”
小蓝氏闻言,纠结眉头,郁闷得不断的哼哼唧唧。
就算是这样又如何呢?
难道这辈子,都不能出去了吗?
别人也就罢了,姐姐我相信,你是不愿意的。
“哎,你以为,眼前这种情况,我能心甘情愿?”
大蓝氏苦涩的笑了。
“不过是没有办法的办法。若是可以的话,你和我,都不愿意留下的。当初,我们的婚事……”
说到这里,大蓝氏也怅然了。
“根本,就没有选择。”
是父亲和殿下决定的。
就好似,父亲这样的开国功臣,他的孩子,一定要在后宫站有地位。
男子,则是在朝廷,有着很不错的地位。
可实际上啊,地位根本就不重要。
其他的,也都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辈子,是否能开开心心的。
若是开心,怎样都行。
若是不开心,那就……
“总之妹妹,你我这辈子,也就只能这样了。”
多的,付出怎样的代价,都是得不到的。
“可……”小蓝氏还是不愿放弃。
“妹妹,你要知道,现在的情况究竟是怎样的,不是我非要你如何如何,主要是我们的情况和常姐姐的不一样。”大蓝氏苦口婆心。
小蓝氏只是觉得郁闷。
明明很多事情都能简单的,却在这个时候一点都简单不起来了。
原以为,都过去那么多年了,怎么样都会比之前好了。
可是现在呢?
基本上是没有好的。
要是这种情况,长期持续下去,她这辈子就完蛋了。
她也就只有这么一辈子啊。
“好了好了。”大蓝氏走过来,轻轻地拍着小蓝氏的背。
小蓝氏哭了。
“姐姐你说,我们怎么就那么可怜啊。”
“可怜又能怎样呢?”大蓝氏也是一脸的苦涩,“你所有的无奈,无助我都明白。也不是不愿意答应你。但是现在,是真的不太好。而且,你别看常姐姐现在是很潇洒的就出去了。什么时候回来,以怎样的方式回来,那都是说不准的。”
你若真的要计较,那就计较这些吧。
这下,小蓝氏总算不纠结了。
哎,确实是没有办法的。
默默的闭上眼,叹息一声,小蓝氏扭过头去,看向了远方。
“看看,那外面的世界,定是我们想象不出来的精彩。”
“谁,都有一辈子,我们的一辈子,却困在了这里,无论怎样挣扎,都出不去。”
不难过吗?
那是否定的。
难过吗?
好似都这样了,也没什么难过的。
“没关系的,一切都会过去的,你要相信自己,相信一切都会好起来。”
“还是算了吧。”
小蓝氏冷笑一声。
“事实,现在是清楚的,我也默认了。至于后面的,要怎样那就怎样,现在实在是没有挣扎的必要了。”
主要是,付出了那么多,原以为,得到的是能让自己开心的。
可是现在的我,根本就开心不起来。
姐姐是能明白这种感受的。
却也无可奈何。
“嗯。”大蓝氏颔首,什么都不说了。
另一边,朱标忙完了公务,也没能休息。
他进了宫,去见朱元璋。
侍疾,还是必要做的。
至于老头子是怎样的意见,根本就不重要。
朱元璋看到朱标过来,一点好脸色都没有。
“这时候过来了,你什么心思?”
朱元璋的口气果然是不好的。
朱标没有说什么,只是默默的低头。
母后都离开了,他说什么的意义和老头子的话是差不多的。
既如此,那不该开口的时候就不开口了。
反正也没有什么的。
“看看你现在的样子。”朱元璋不依不饶。
“你母后怎么就出去了?”
这消息,后宫都传遍了。
朱元璋又怎会不知道?
知道了,那是定要在朱标面前,好好说道说道的。
朱标点头。
“你母后的心思,你是知道的。即便她是要出去,也不能在这个时候。”朱元璋语重心长。
朱标依旧是点头。
这个道理,大家都明白的。
可是,母后不愿意啊。
一旦母后不愿意,那许多事情就会变得困难起来。
弄成现在这个样子,也不是他想要的。
“你啊你。”朱元璋无奈的摇头,“都多少年了,这个臭脾气,还是改不掉。”
“本来呢,事情是能好好解决的。然而你却这般,这下倒是好了,你母后出去了,短时间内是不会回来的。这也就意味着,问题不简单了。”
朱元璋无语的不断的摇头。
“你说说你,多简单的事情,为何就能弄的这么复杂?你一直都说自己有能力,任何问题都好解决,结果呢?”
“不要老觉得,自己有本事,所有问题都在你的掌控之中。”
朱元璋看着朱标,脸色逐渐变化。
这些话,朱标已经听了很多次了。
根本就没有意思。
都弄成了这样,最重要的还是要解决问题。
只要能解决好,那自然都好说。
解决不好,那就再说。
“父皇,母后的性格您也是知道的,这件事,并不是儿臣愿意的。”
最后几个字,朱标说得很重。
“儿臣也不是没有想办法,奈何母后坚持。而且,您当初不是默认的吗?您不知道外面危险?您不知道现在时机不对?”
连续的反问,让朱元璋说不出话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