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袁媛的功夫(1 / 1)

乡村野史 明月长剑 1422 字 2小时前

又是乔宇。

夏建秋微微有点堵,在风华村,现在乔宇在大家心中,已经无所不能。

好像把自己这个真正老村长忘记了。

“这个……”夏建秋咳嗽了一声:“现在是两村合并,将来要和睦相处,不能动用武力,要以理服人,以德服人。”

“什么理,什么德,我们都不懂,村长你说了算。”

一位组长插话,很干脆地表态:“让我们干啥就干啥,别的弯弯道道,大家都是粗人,也不懂。”

“既然这样,我就说说我们父女俩的决定。”夏建秋也不矫情,他就没有想过和大家商量,大声说道:“这次合并,大刘村肯定有人不服,但我们可以用利益来说服他们,大家放出话去,一旦合并,我们可以帮他们开猪场,辅助蘑菇种植,西瓜也贴上我们的品牌,总之,我们有的他们也有,我们吃肉,他们也不会少一块。”

“村长英明,大刘村有个亲戚,昨天还说要到我们猪场上班,如果他们村也有猪场,还不得开心死。”

有人拍马屁,夏建秋笑得眼睛眯起来:“就这样定了,大家宣传下去,先把大刘村的心拢过来,到时候,马启书反对算个屁。”

与此同时。

大刘村,马启书家,客厅内,两张八仙桌摆在一起,成长方形,上面摆着酒菜,马启书坐在正中,桌子两边坐着几位村里的小组长。

另外还有一位,就是马启书的跟屁虫,第一狗腿,联防队队长,五大三粗的花二。

“对不起各位,我领导无方,导致经济发展不如风华村,镇上已经决定,把我们村并入风华村,以后,大家就要听夏翠莲那个小丫头指挥。”

马启书端着酒杯,转了一圈,一饮而尽:“我自罚一杯。”

“村长,要说错,我们这些小组长也有。”一位络腮胡小组长拍了一下桌子,大声嚷起来:“凭什么把我们合并过去,我第一个不服,如果不是夏建秋,我儿子不会到现在还打着光棍。”

络腮胡叫罗布山,三组组长,五十出头,家里一双儿女,女儿早已经出嫁,儿子罗东和风华村夏家的闺女夏芳芳相好了几年,已经到了谈婚论嫁。

因为两个村一次冲突,夏建秋让堂哥夏建城断了女儿夏芳芳和罗东的往来,后来夏芳芳远嫁,罗松却耽搁得年纪大了点,二十八,在农村已经是老光棍。

人又憨实,踏踏实实庄稼汉,媳妇基本没戏。

这让罗布山恨死了夏建秋。

“我也不答应。”另一位小组长花范也拍了一下桌子:“玛德,那年乔宇和黄皮皮还有那个二愣子,偷了我家的两只羊,我去讲理,还被打了一顿,这口气,我一辈子也咽不下。”

“二叔,我支持你。”

花二蹲在椅子上,对花范竖了个大拇指。

“那个乔宇可不好惹,不同意合并,他会打上门。”

有人还是理智一些,有点担心,闷声提醒。

“他敢乱来,我他么和他玩命。”

花二挽了挽衣袖,气狠狠瞪着眼,一副不死不休的样子。

和乔宇较量,虽然没少吃亏,但架子不能倒。

花二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就像电视里的梁山好汉。

“动武,不至于,以我对夏建秋那个老狐狸了解,这次他一定会抢乔宇的风头。”

马启书摆了摆手,手指轻轻敲着桌面:“合并,不是用武力解决的,只要村民都不同意,我们就联名到镇上,要求取消决定。”

“夏建秋肯定会用利益诱惑,他们的优势就是猪场蘑菇西瓜,我们同样可以有,大家马上向本组的村民透露,我们村李二歪李老板,已经和一个大老板谈好,我们村要建一个全县最大猪场,同时,明年春,还会引进大棚种植,西瓜,同样可以有我们自己的品牌。”

马启书有点意气风发:“再给我一年,明年年底,我一定带着大家翻身,超过风华村。”

先把牛吹出去,画个大饼,留住村民的心,只要大家齐心协力,不同意合并,把事情搅黄再说。

至于实施,暂时就是想想而已。

“我相信村长。”

“我也相信。”

……

大家纷纷表态,村里的小组长,本来就是马启书提拔的,自然顺着马启书的意思。

“好,就这样宣传下去,我要和风华村拉人心。”马启书咬了咬牙:“我就不信,都是自己人,还会输给夏建秋那个老狐狸。”

很快,大刘村沸腾起来,议论纷纷,都是关于合并的事情,风华村给了很大希望,而且是肉眼所见的成功,让很多人有点动心,觉得合并好。

但马启书的大饼也是很值得期待,毕竟和风华村针对很多年,合并给对方,心理还有点不适应。

一时间,人心摇摆起来。

傍晚时分,新安县城。

余家安保大院一片热闹,经过欧阳毅事件过后,名声大震,许多临县的人也过来报名。

很多年轻人不是为了保安这个工作,而是冲着传统武术。

无奈之下,余慧又恢复一点武馆特色,专门招收一批弟子。

陈鸿志的回春功,开始开班,尤梦瑶的健美操也按期进行,林小凤的钢管舞,也在教室内,每天挂着窗帘,搞得有声有色。

一切进入正轨,余慧等人忙得团团转。

“大家就按这样方法练习,不要嫌枯燥,武术,就是千锤百炼,才能出成绩。”

乔宇一身练功服,打完一个形意拳套路,停下动作,隔着衣服,都看出肌肉健壮,阳光下,显得英气勃勃。

“好。”

初晴在一旁用力拍着手,俏脸在夕阳下一片艳红。

“走吧。”

乔宇带着初晴,扭身走向院门,每天都要去一趟公安局,打听夏二愣的进展。

余家安保门口,大师兄陈鸿志一如既往,坐在一张桌子后面,替来去的人义诊,开方。

只是,身边多了个小姑娘袁媛。

“你这是很久以前摔伤,留下的后遗症。”

陈鸿志在给一位患者把脉,袁媛在一旁闭目感受一会,忽然开口。

“你怎么知道,神啦。”

那位患者一脸震惊,瞪着袁媛。

袁媛脸色微红,没有回答,陈鸿志在一旁解释:“这是中医的望诊,从你面相看出来的。”

“面相能看出来?”

患者有点疑惑,不过,只要说得准就行,不是害人的庸医,这比医院仪器都强,关键不用花钱。

乔宇恰好路过,心中一动,停下脚步。

陈鸿志的解释,只是糊弄一下患者,真相是袁媛练习回春功后,有种特别感应,可以感受到很多东西。

“袁媛,帮我看看这个人,他现在怎么样。”

乔宇拿出夏二愣的相片,放在袁媛面前,微微期待。

病急乱投医,找人急了,很多人还找街头算命的呢。

说不定袁媛的功夫真的行。

“我试试。”

袁媛有点羞涩,看了看夏二愣的照片,闭上眼,过了一会,缓缓说道:“他没事,好像还在什么地方行走,模模糊糊。”

“人活着就好。”乔宇松口气,没想到还真管用:“你再仔细看看,能看出具体在哪吗?”

乔宇不懂袁媛的功夫,但也知道费能量,不能太强求。

适可而止。

“看不出在哪。”袁媛缓缓说道:“但是,最近几天,他好像出现在你身边不远。”

“离我不远。”乔宇吃了一惊,瞪大眼:“有多远。”

“几米。”

几米!乔宇下意识看了看四周,忽然有点心中发毛。

这功夫,怎么有点邪门,自己一直在找夏二愣,袁媛感觉竟然擦肩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