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0章 火场之外(1 / 1)

在各个国家的神话故事里,“巨人”都是一个强大的种族,但往往种族的命运就因为这份强大而不太好,被坑,被骗,被驱逐,被流放,属于是种“倒霉蛋角色”。

但神话是神话,现实是现实,当几十米高的火焰巨人接连出现在海面上时,我们清楚的知道,只要他们想,光是在陆地上走走,就是一场无情的毁灭。

如果那些人已经成了这种形态,谈不谈判是真的毫无必要,他们都不做人了,还怎么指望他们做个人。

“不清楚,呜......因为他们说的会面地点是一个村落,所以应该还有可以沟通的人。”

“那它们,也先放着不管吗,还是说,有‘神光棒’之类的东西。”不过就算搁特摄片里,也不至于让主角一次对上这么多“红色形态”的怪兽。

“这个...上面已经有几个方案了,但暂时不需要我们去实施,我们还是先要从...即使没有解决方案,确认他们的初衷也很重要。”

虽然大致能猜到一点缘由,但整这么大的活,总会有些耐人寻味的心路历程。是复仇,是审判,还是单纯地要和净化一切,又或是......

结果算是都一样,但或许,还能避免一些更大的灾祸。

“如果现在我们是在地上,应该同样会感到绝望吧。”

我们行至高空,在安全的情况下审视局面,于我们而言,这只是任务的一部分,而底下数以千万计的人们,究竟有着怎样的心情,我们无从了解。

因为产油,卖油而富裕起来的滨海城市,现在物理意义上火了。以前可以称作“穷奢极欲”的宏伟建筑,和其它由金钱堆砌起来的“现代城市”一起,成了现代版的“阿人一炬,付之焦土。”

“所以比起完全无能为力的他们...又有消息了,和我们联系的人,和之前我们在金字塔前遇到的人,呜....算是师出同门。”

“也就是说,只要剥削与压迫一直存在,这种事就不会彻底结束。搞不好有一天,他们甚至会研究怎么把地球都炸了,一劳永逸嘛。”

我现在倒还能苦笑地出来,可下次呢?从漫天风沙到熔城烈火,感觉就算解决了这一次,还会有下一次,下下次.......

“小子,照你这么说,其实就这样结束也挺好,省的我们三天两头过来。”

“说是这么说,但队长,还有大家,都不会袖手旁观的呀。”

“还不知道我们能做什么呢。”

是呀,只靠这一些人的缝缝补补,这世界终究也还是破破烂烂的样子。

几乎算作“天火”的天灾都没能让战争稍微缓和一下,无止境的空袭,赶尽杀绝的地面行动仍旧在进行,难民营里的人们依旧在“囚笼”里过着暗无天日的生活。

我们所能做到的,真的只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

飞机飞过红红火火的大都市,逐渐进入灯火没那么繁盛的地区,再然后,是几乎分辨不出有人烟存在的地区。

说起来,这时候就能体现小地方的为数不多的好处了,发展的红利隔很久才能享受到,同样的,与人相关的灾祸,也能晚点被波及。夸张一点,就算未来核大战了,核弹也不会扔到这些穷乡僻壤,不值当。

“准备跳伞。”

小村庄周边肯定没有什么适合降落的跑道,所以为了赶时间,计算好风速风向后,我们就得从天上飘过去。

当然,他们是靠降落伞飘,而我大概率用不上降落伞。介于白团们得飞行有抵抗风力的作用,我得最后一个跳。而谈判,或者交谈的人选,取决于我们谁飘得更近,到得更早。

“话说我们下去之后,接应我们的人能在谈话后,在火烧过来之前,把我们都接走吗?”

我并不质疑后勤部门的效率,但对于脚下的道路情况表示质疑,更关键的是,谁也不知道烈焰推进的速度会不会加快。

“比起操心这个,你小子还是担心谈完之后有什么烂摊子要我们收拾吧。”

“附近站点已经调派直升机赶往这边了,所以不用担心撤离的事。但,呜......到那种时候......”1225神色复杂地看向正对机舱门的远方,那看似微弱的火光。

“先走了,待会见。”她向我摆摆手,紧随着055跃下飞机。

“啊,也没人能推我一下了。”

等待十来秒后,我摆了个姿势,继续cos“信仰之跃”。

白团们虽然着墨不多,但出场率是相当高,而且他们的本职工作也干得相当好,几乎在我估摸着要超速的同时,这些可可爱爱,没有烦恼的小家伙们就出现了。

人间事还是太复杂了,我还是适合和这些“头脑简单”的小家伙们相处。

——

虽然有语音实时导航,但微调白团们的行动方向实在有点费时间,我到达那个村落时,已经是在1225,056,050之后了。

小村子不大,从建筑样貌上看,算不上一贫如洗,但也和“小康生活”有不少差距。目的地也很好找,大概是提前疏散了村民,这时的村子只有一户人家还亮着灯,灯光颜色好像是拆下来的太阳能路灯。

“里面,什么情况?”

门口的056和050好似门神一般站在房间两边,显然在等1225的会谈结果。

“0307,刚好,一起进去,他们也想和你谈谈。”大概是听到了我的声音,1225掀开门帘,招呼我进去。

“我又不是管理,和我......”

刚一进去,我就看到了整齐躺在地面上的十来个人,旁边的桌子上,一个中年人在拿杯子给我倒茶。

地上的人中,有一个少年的面孔令我感到熟悉,思索了几秒后,我才想起来,那是亚辛的弟弟,哈曼德。

怎么,会以这样的形式再见啊,他的脖子上,挂着阿迪莱襁褓里同款的挂饰,上面的语句是,“真主庇佑你”。

该说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吗,还是说这就是“宿命”?前赴后继地完成前人未竟的事业,是否就是他们在这里的真正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