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虽是同样的回答,当年的皇上是皇子,效仿的是身为皇帝的皇阿玛,表露出的是自己亦想登基为帝的胆量、野心和理想。
同时也表现出了,对于皇阿玛帝王功绩的认可。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在康熙的心中,先帝在位时间虽短,却也为大清做出了诸多贡献,整顿吏治,发挥汉官的作用,鼓励垦荒,恢复被战乱破坏的农业经济。
加强皇权,废除了诸王贝勒管理各部事务的旧例,停止圈地,放宽逃人法,缓和民族矛盾,尽力削弱蒙古对满族的影响。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他遵先帝遗志登基,后仍不改父志,为将大清治理好而勤政亲贤。
弘晖只是亲王之子,效仿他阿玛,目标也不过是亲王之位,在胸襟上就逊色了一筹。
许是不知自己阿玛的野望,也或许是心中清楚,却不好宣之于口,具体如何,只有弘晖心中清楚。
至于皇上如何理解,也只有皇上自己知道,现在,皇上只是微微颔首道:“不错。”而后看向弘晖身侧的弘昭。
弘昭并未收到大哥的影响,拱手恭敬作答:“孙儿做为爱新觉罗家的子孙,至今无缘见识大清的万里河山,心中一直憧憬不已。
若是有朝一日,孙儿不仅想要览遍大清山川河海,还想去往域外,为我大清开疆拓土。”
这番话,是弘昭的肺腑之言,是额娘告诉他,大清不只有京城,世界也不只有大清,如果可以的话,他确实想要到处去看看。
封建王朝,寻常百姓是不能随随便便去外地的,可以全国各地到处走的,多是有正规手续的行商,再就是游学的学子,除此之外,就连官员都不可以。
清朝定都燕京后,对于满人也做出了限制,只要有八旗子弟的身份,有一个算一个,就算什么都不做也有朝廷供养。
但是同样的,朝廷也有规定,八旗子弟也不能随意的离开属地,就是京中的皇亲国戚也是一样。
在这种背景下,别说有机会游遍祖国的江山河流,很多人只对自己家乡附近,或者曾经去过的地方稍微有所了解,守家在地的过自己的日子,对与外面的世界了解十分有限。
不像现代,上学要学地理,即使小孩子也见过地图,出去旅游的话,网络上的攻略一搜一大把。
封建王朝,地图更是只有军队主帅一类的官员才能见到,游记倒是有,是偏重纪实向,还是杜撰居多,也是一个问题。
弘昭现在没事的就是,就会看看地球仪,不过地球仪上面的标注也不是很详细,他想自己亲眼去看看,亲自去走走这万里河山。
不要说弘昭一个孩子,就是康熙这个帝王,南巡、西巡甚至几乎年年都去塞外避暑,也做不到弘昭说的走遍山川河海。
身为皇帝,也有诸多限制,但是不能,不代表没有想过。
如果说弘昭前面的话,只是勾起了康熙曾经的想法的话,那他的最后一句,为大清开疆拓土,就是正中皇上的心思。
康熙年少登基,却能隐忍蛰伏,待到羽翼丰满后,完成诛杀鳌拜、平定三番、收复台湾、驱逐沙俄、北征塞外诸多大事,可见其帝王心性。
许是自从平定准噶尔以后,大清已基本平定下来,康熙收敛性格中的霸道和锋芒毕露,显示出了自己喜静、宽仁和圆融的一面,让朝臣逐渐忘记了这位帝王的手段。
康熙二十八年,雅克萨之战结束后,大清与沙俄缔结了《尼布楚条约》,规定以额尔古纳河-格尔必齐河-外兴安岭为中俄两国东段边界。
《尼布楚条约》,是大清和沙俄之间签订的第一份边界条约,也是中国与欧洲国家缔结的第一份国际条约。
在此之前,华夏大地几千年上,也经历过无数次的分分合合,多是以山川、河流或天险关隘为界,未曾正式签订过边界条约。
这份并未引起康熙的重视,与之相反的,康熙的心中,有一个更加远大的目标。
他想要将准噶尔彻底打败收复,建立一个国土庞大的大清,以山、川、大湖为自然疆界,疆界内以蒙古诸部为屏障,本朝不设边防,蒙古部落为屏藩尔。
康熙的目标从不是一个无功无过的守成之君,他的目标是文成武就、名垂青史的明君。
只可惜,他先后两度对准噶尔出兵,虽然击败了准噶尔部,却没能将之彻底歼灭,致使准噶尔部至今仍蠢蠢欲动,窥觎大清的江山。
他已是花甲之年,就算在不愿承认,他也确实是老了,能否在闭上眼完成自己心中的宏愿都尚未可知。
若是完不成的话,选一称心、志向相投的继承人,或许也算的上是一种圆满吧。
这次,康熙微笑颔首,道了一个:“好。”语气听起来,和对弘晖的夸奖没有任何区别,好与不错的差别也不大。
弘昭之后,弘晅和初六说的就比较简单了,弘晅受额娘和哥哥影响,长大后想要去航海,初六还记得日食的事情,想要学习和研究天文历法。
和妍清的教育有关,几个孩子天性更喜自由,所说的理想,或许算不上什么雄心壮志,却也不算是玩物丧志的纨绔子弟,心中羡慕四爷的人,又多了不少。
前朝宫宴持续了四个小时,直到傍晚六点才结束,宫宴结束后,朝臣可以出宫回府,皇上还要去参加后宫家宴。
家宴通常只有皇上、妃嫔、公主、年幼的皇子能够参加,年长的皇子都需要避讳。
家宴时间比宫宴稍短,酒宴后进完果茶,“中和韶乐”再次响起,后妃们离座,在乐声中恭送皇帝离开,万寿节当天的庆贺才算结束。
四爷回府后,第一件事就是去无虞院看妍清和孩子,彼时,生产完的妍清已经睡着,四爷没让人吵醒妍清,确定她无事后,才看向被放在床边的婴儿床上的小五。
“怎么不是妹妹呢,太可惜了。”羲羲摸摸五弟的小手,可惜的说道,虽然嘴上这样说,其实对这个刚出生的弟弟也是喜欢的,反正都是额娘生的,是亲弟弟。
四爷也觉得有些可惜,不过儿子也很好,只要母子平安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