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人情债,最难还(1 / 1)

夜深了,宾客们逐渐散去,仆人们也都打起了呼噜。

李奕和武松,却还在聊天。

武松挂在墙上的军刀,突然自己跳出刀鞘,发出清脆的金属声,在灯光下闪着寒光。

“怎么回事?”李奕猛地坐起身。

武松也站了起来,沉声道:“床下的是谁?”

李奕轻声道:“都是仆人。”

武松皱了皱眉:“其中必有异样之人。”

“为什么?”李奕觉得奇怪。

武松低声道:“这把刀,是我从国外带回来的,削铁如泥,杀人无痕,已经传了三代。它砍过上千颗头颅,依然锋利如初。

只要遇到恶人,它就会自动出鞘,这是不祥之兆。公子,你还是多留个心眼,亲近君子,远离小人吧。”

“好。”李奕点点头。

但武松还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

李奕安慰他,笑道:“人的祸福,都是命中注定的,别太担心。”

武松叹口气:“我不怕别的,只是担心我妈。”

李奕拍了拍他的肩膀:“怎么会到这一步呢?”

武松苦笑:“没事就好,没事就好。”

那三个仆人,一个叫林儿,是李奕家的老仆人,深得李奕的喜爱,总是被特别关照。

一个是十二三岁的小跟班,平日里被李奕呼来喝去,十分听话。

还有一个叫李应,性格倔强,经常因为鸡毛蒜皮的小事,与李奕对着干,瞪着眼睛吵架,让李奕头疼不已。

这天晚上,李奕心里犯嘀咕,觉得最近发生的那些不愉快的事情,八成是李应搞的鬼。

第二天一早,他就把李应叫到跟前,假装和气地说了一番话,然后就把李应打发走了。

李奕的堂哥李申,娶了个媳妇叫王氏。

有一天,李奕出差了,留下林儿看家。

别墅里的菊花开得正艳,王氏见李奕不在家,心想院子里应该没人,就悄悄去摘菊花。

没想到,林儿突然从屋里窜出来,对王氏动手动脚。

王氏吓得赶紧躲闪,却被林儿硬拽进屋里。

她拼命呼救,脸色苍白,声音都变了调儿。

李申听到动静,急忙跑进来,林儿才吓得撒腿就跑。

李奕出差回来,一听这事,火冒三丈,到处找林儿,却发现他已经逃得无影无踪。

过了三天,才打听到,林儿躲到了大官的家里。

这位大官把家里的事情,都交给自己弟弟打理。

李奕和大官家是邻居,有点交情,就写了封信去,想让他把林儿交出来。

没想到,大官家根本不理会。

李奕更加生气,就去告了官。

虽然下了逮捕令,但是官差迟迟不去抓人,县太爷也装聋作哑。

李奕正生气呢,武松过来了。

李奕叹气道:“你说的话,都应验了。”然后把事情经过告诉了武松。

武松一听,脸色大变,一句话也没说,转身就走了。

李奕让家里的人去盯梢,找林儿的下落。

这天晚上,林儿偷偷回家,被仆人逮个正着,带到李奕面前。

李奕一顿暴打,林儿却还不服气,嘴里骂骂咧咧的。

李奕的叔叔是个厚道人,怕侄子一怒之下惹出大祸,就劝他要走法律途径。

李奕听了叔叔的话,把林儿绑到了衙门。

但是,大官家一番操作,最后竟然把林儿放了,交给大官弟弟的手下带走。

这样一来,林儿更加嚣张,竟然到处散播谣言,说李申的媳妇和他有一腿。

李奕拿他没办法,气得差点吐血,一怒之下,跑到大官家的门口,大骂起来。

邻居们好言相劝,才把他劝回家。

………………

过了一晚,李奕的手机突然响起,是家里打来的电话,那头传来急促的声音:“林儿,林儿他……被人残忍地杀害了,尸体被丢弃在郊外!”

李奕一听,心里先是猛地一紧,随即又有一丝莫名的轻松,仿佛一块巨石,稍微挪动了位置。

但这份轻松,很快就被新的忧虑取代,因为紧接着传来消息,大官家把他们家和叔叔告上了法庭,指控他们杀人。

李奕和叔叔连忙赶到衙门,准备对质。

县太爷根本不给他们解释的机会,直接就要对李奕的叔叔动刑。

李奕急了,大声喊道:“说我们杀人,完全是造谣!我承认,我曾骂过那些权贵,但这与我叔叔无关!”

县太爷却像没听见一样,继续下令。

李奕怒火中烧,瞪圆了眼睛,想要冲上前,却被几个人按住。

他的叔叔因为年老体弱,没几下就昏死过去,最终变成残废。

县太爷见他的叔叔已残废,也就没再深究。

李奕一边痛哭,一边怒骂,而那些县太爷却仿佛置身事外。

此时,李奕心中悲愤交加,却束手无策。有好几次,他想使用外挂,但最后还是强行忍住。

他想找好友武松商量对策,可武松迟迟没有出现。

李奕心里犯嘀咕:“我对武松不薄啊,怎么现在却像陌生人一样?”

他开始怀疑,杀林儿的凶手,很可能是武松。

但转念一想,如果真是武松,他为什么不先和自己商量?

于是,李奕派人去武家看看情况。

到了武家,却发现大门紧锁,空无一人,邻居们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几天后,大官的弟弟,正在和县太爷私下沟通,想要摆平这件事。

就在这时,一个小哥突然闯进来,抽出一把锋利的匕首,直冲两人而来。

大官的弟弟惊慌失措,用手去挡,结果手腕被砍断,接着脑袋也搬家了。

县太爷吓得魂飞魄散,撒腿就跑。

小哥还在四处寻找目标,官差们急忙关上大门,拿起棍子,大喊大叫。

小哥见状,一刀刺向自己的心脏,当场毙命。

官差们围过来一看,认出这个小哥就是武松。

县太爷缓过神来,出来查看现场,只见武松倒在血泊中,手里还握着匕首。

正当他要仔细检查时,武松的尸体突然跃起,一刀砍下县太爷的头,然后才倒了下去。

县太爷的手下,连忙去追捕武松的母亲和儿子,却发现他们早已不知所踪。

李奕听说武松死了,急忙赶过去,痛哭流涕。

仇人们都说,是他指使武松杀人。

李奕只好变卖了家产,四处打点关系,才勉强保住自己。

武松的尸体,被丢弃在郊外一个多月,却有很多流浪猫和野狗守护着他。

李奕把武松的尸体收敛起来,为他举行一场隆重的葬礼。

这次,他没有完成这个支线任务,只得进入下一个剧情。

………………

某一天,李奕来到海边之后,不再置办田产,而是靠着在河边打鱼为生。

每天傍晚,他都会带着一瓶小酒,到河边一边享受美酒,一边撒网捕鱼。

而且,在喝酒前,他还有个特别的习惯,就是先倒上一小杯,对着河水道:“河里的朋友们,来一起喝点吧!”

这个习惯,他坚持了很长时间。

说来也怪,其他人往往收获寥寥,而他总是能满载而归。

有一天傍晚,李奕又像往常一样,独自坐在河边,一边喝酒,一边等鱼上钩。

这时,一个穿着时尚、看起来二十来岁的少年,走了过来,在他旁边转悠。

李奕抬头一看,乐了:“嘿,小伙子,一起喝两杯?”

少年也不客气,径直坐了下来,两人就这样边聊边喝。

结果这一晚,鱼篓里竟空空如也,李奕不禁有些失望。

少年见状,站了起来,拍了拍李奕的肩膀,笑道:“别急,我去下游,帮你把鱼赶过来。”

说完,他就朝下游走去,不一会儿,又跑了回来:“鱼群来了!”

果然,李奕撒下网,一拉上来,满满的都是大鱼,足有十几条,每条都有一尺多长。

李奕高兴坏了,连声感谢少年。

少年摆摆手:“别这么客气,你的好酒,我可没少喝,这点小事儿算啥?如果你不介意,我以后常来帮你。”

李奕一听,更是高兴:“那当然好,不过我还不知道你叫什么呢?”

少年笑了笑:“我叫武松。”说完,就挥手告辞了。